1、一只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3. 通过本课学习,感受贝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研读中理解贝的精神,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到海边,欣
2、赏美丽的海景、漂亮的贝壳,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漂亮的贝壳的同时,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2.交流反馈。 (1)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集体读。 (2)抽生反馈贝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可怜与可敬) 三. 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贝的可怜。2、反馈.找到描写这只贝与石子抗争的句子(幻灯出示)。 (1)读一读,说说感受。 (2)理解“折磨”,透过折磨来体会贝的可怜,并想象画面。 (3)读中感悟。 3.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漂亮贝壳的句子(幻灯出示)。(
3、1)边读边想象画面。 (2)齐读屏幕上的句子。 5.通过理解“磨制”体会贝的可敬。 6、完成练习 即使( ),他也在不停得磨制; 即使( ),他也在不停得磨制; 即使( ),他还在不停得磨制。 7.感悟贝坚强、奉献的精神。 8.有感情的朗读本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石子进入了贝的身体,折磨着一只贝,一只贝却用它的血和肉磨制出一颗稀罕的珍珠,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那大家从这只贝里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想对这只贝说点什么?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也像这只贝一样:坚强、勇敢,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 六、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的好词佳句。 2.把你想对贝说的话写下来。
4、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
5、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板书设计 10、一 只 贝 折 磨 磨 制 石 子 珍 珠 可 怜 可 敬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