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02168 上传时间:2024-06-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了文字的雏形。其中既有与汉字有承续关系的,也有与汉字无关的其他民族的文字雏形,这些文字雏形被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它们还不能逐词地记录语言,因此也不能被视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字。成熟的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童年时期的汉字。虽然甲骨文中还残留着一些早期文字不规范、不严密、不准确的地方,但已经属于可以严格记录语言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

2、了“六书”的造字理据,字形丰富多彩。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甲骨文总字数已有4000多个,可以自由记录语言。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美化倾向。很多甲骨文的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古人在构字时尽量

3、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其形体体现出对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的饱满匀称的追求,更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摘编自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材料二)1899年,甲骨文沉睡数千年后被发现。它记载了殷商王朝的信息,为中华文明史铸就了坚实的一环。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甲骨文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甲骨文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以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印证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4、,在贏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尊重的同时,也对推动甲骨学研究意义重大。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描绘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精神脉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由于年代久远,出土的甲骨完整的极少,绝大部分是破碎的,重新缀合难度极高。但经过几代学者的追求、守护和探索,一批甲骨文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先后问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版的甲骨著书约有280种,发表的论文有3万余篇。甲骨学者承前启后,倾力付出,孜孜以求,他们为甲骨文的收集整理、研究考释、保护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它独特的间架结构和形式之美,为今天的文化创造带来特别的启示。近年来,甲骨文书法、甲骨文实

5、物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逐渐走近大众、走向世界,在普及传播中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在历史上曾传播到东亚的许多国家,形成汉字文化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也在积极地把汉字介绍给世界。“数字化甲骨文”通过基础组合、设色、故事化添加等手段,创作出各种主题的甲骨文文字画,妙趣横生,吸引了无数人;表情包、文字库,鲜活的甲骨文文化产品,让“深藏闺中”的古老文字走近大众、走向世界。(摘编自让百世甲骨续写中华文明新辉煌)(材料三)文明很脆弱,又很有韧性,哪怕长期隐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只要一个偶然的机会,它就会重新回

6、到人们的视野中,甲骨文就是如此。一百多年前,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确认中药“龙骨”上的“划痕”是上古文字,一锤定音惊天下。从“甲骨四堂”到“甲骨五老”,一代代学者薪火相传,在这两甲子的时光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物之一,也是打开中华文明拼图的一串钥匙,象征意义与现实意义兼备。同时,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回首来时路,甲骨文的发现、研究之路充满坎坷,令人感慨。一百多年前,甲骨文发现之初,国家仍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当时出土的不少甲骨被外国人巧取豪夺,蒙尘异国他乡,给我们留下伤痛和遗憾。今日之中国,发展迅猛,国力强盛。党和国家

7、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甲骨文研究也迎来了新机遇。甲骨文的研究之路,需要一大批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学者加入其中,勇往直前、继续前进。(摘编自让镌在甲骨上的文化“活”起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字画作为早期萌生的文字雏形,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经出现。B甲骨文属于可以严格记录语言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但也残留着一些不规范、不严密和不准确的地方。C甲骨文与其他的古代文字一样,在文明的进程中,因为民众的传承一直绵延流传至今,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D甲骨文脆弱而又有韧性,虽然可能会长期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但是只要有机会,它就会重回世间,

8、引起人们的关注。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骨文中的常用字经过几千年演变,基本结构没变,只是在笔势笔意上有些变化。B“书画同源”指字的构成如美术作品,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多用简单的线条。C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形体不改的甲骨文,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D甲骨文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形式之美,成为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为我们带来启示。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说明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原因的一项是( )(3分)A它记载了殷商王朝的信息,为中华文明史铸就了坚实的一环。B可以赢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尊重,也对推动甲骨学研究意义重大。C经过几代学者的追求、守护和探索,一批

9、甲骨文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先后问世。D甲骨学者承前启后,他们为甲骨文的收集整理、研究考释、保护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4“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除夕的夜阿成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

10、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

11、爱上这个家。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

12、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

13、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

14、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老伴儿说,好好活着。我说,什么?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5.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B.文中

15、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

16、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7.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8.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9分)。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

17、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不纳。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宫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顷之,征为尚书仆射。八年,代杨秉为太尉。蕃让曰:“齐七政,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畅。聪

18、明亮达,文武兼姿,臣不如弛刑徒李膺。”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复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言及反复,诚辞恳切。帝不听,因流涕而起。窦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遂令收蕃,即日害之。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惛俗。而驱驰崄厄之中

19、,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也。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也。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9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B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C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D遭母忧/弃官行丧/服

20、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后被举荐的人亦称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B刺史,官名,汉始设,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宋元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C七政,是中国古代天文术语,说法不一,可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D论,也称评、赞、诠、叙、议、述,名称不一;总称论赞,指附在史传后的评语。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蕃为官清峻,士民敬畏。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留;陈蕃不接待宾

21、客,为人清高,故其升迁后送行者不敢出外城以相送。B陈蕃直陈时政,忠君为国。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认为现在非太平之时,且令百姓为打猎驱禽除路,有违圣明君主体恤百姓之意,上疏表示反对。C陈蕃敬才礼贤,正直低调。对高洁之士周璆敬重有加,专门为他准备一床榻;皇上让他担任太尉之职时,陈蕃认为自己才能不如王畅、李膺,予以推辞。D陈蕃不避强权,刚正不阿。拒绝大将军请托,主持人才选拔,不偏袒权富;面对宦官掌权、陷害忠良的局面,陈蕃犯颜直谏、以身试险,直至最后遇害。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二)阅

22、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9分)寓驿舍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注)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

23、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14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情景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 ,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但仍然经常遭到贬黜的句子是“ , ”。(3)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光的倒影

24、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4)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 , ”。(5)杜甫望岳中,写细望所见,表现诗人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9分)(A)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之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书简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样突出,一批批传世书简已成为重要典籍,记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与人之间,每当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了或长或短的分离,书简总能及时派上用场。古时,书简是重要通信方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及至时下,通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便捷,音频

25、视频瞬间抵达,书简似不再有_。然而,疫情_,“隔离”骤然闯入我们的生活。“隔离”状态下的亲情、友情、爱情、乡土情、家国情,来得浓烈、来得澎湃。(B)除了手机上的音频 、视频,书简又一度登场,共同表达情感的浓烈与澎湃。战“疫”书简共5辑。所列各篇,并非_,而是你中有我,相互包涵。亲情中含家国之思,成长中有笃志之愿。不论信出何人,谁在阅信,都是_。每一封书简,都是一次深情的目送。每一次捧信阅读,都会感觉到身后站着很多很多的人:(C)你为这身后许许多多人的岁月静好奔赴前线,逆行战疫。他为身后许许多多人的平安健康坚守后方,深情守望。(D)一封书信,串连起前方和后方,凸显出满满的家国情怀、家国祈愿。16

26、.依据上下文内容及标点符号,选出文段中ABCD四处划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A B.B C.C D.D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类通过书简传递情感,表达信息。B.书简是人类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C.书简是人类传递情感、表达信息的重要载体。D.人类通过书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立锥之地 突如其来 泾渭分明 如沐春风B.一席之地 不期而至 自成一格 如沐春风C.立锥之地 不期而至 自成一格 见字如面D.一席之地 突如其来 泾渭分明 见字如面19.有人说,人类的发展

27、史,是一部与疫病做斗争的历史。阅读下面红楼梦中关于巧姐生天花的文字,简要概括王熙凤的处理方法中那些恰好符合了现代防疫标准的科学知识。(5分)谁知凤姐之女大姐儿病了,正乱着请大夫诊脉。大夫说:“替太太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症。”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大夫回道:“症虽险,却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给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裳。外面打扫净室,款留两位大夫,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贾琏只得搬出外书房来安歇,凤姐与平儿都跟王夫

28、人日日供奉“娘娘”。一日大姐儿毒尽癍回,十二日后送了“娘娘”,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庆贺放赏已毕,贾琏仍复搬进卧室。(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一回)2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5分)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而且云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不仔细分辩,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时已把他的羊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也就隐向一片暮霭中去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简化为:“牧羊的孩子已赶着他的羊回家去了。”但不如原文更有表现力,为什么?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相传扁鹊兄弟三人都从医,大哥善于

29、在病情尚未发作时施展医术,把病消灭在萌芽之前,结果病人老是怀疑自己没病,大哥的名字天下不闻;二哥善于在疾病初起病症较浅时施治,把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结果闻名乡里;扁鹊善于在人病入膏肓时动手术、下猛药让人起死回生,结果闻名天下。以上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要求:结合现实生活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文体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1C 2D 3A4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组成。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系统,它承担着记载民族历史的任务,并且在时代

30、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被人们使用,并影响着邻国,形成汉字文化圈。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字感兴趣,中国也利用众多方式把汉字介绍给世界,古老的文字获得了世界的关注。【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甲骨文与其他的古代文字一样”错误,根据材料二“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甲骨文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可知,甲骨文与其他的古代文字不同,只有甲骨文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扩大范围,“成为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错误

31、,根据材料二第4段“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可知,甲骨文只是中华民族传承“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较为全面地阐明了甲骨文的价值,即记载了殷商王朝的信息,可以作为论据。B项,说明的是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C项,侧重说明学者的研究成果,但甲骨文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先后问世并不是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主要原因。D项,侧重的是学者在保护传承甲骨文文化中的作用。故选A。4答案(1)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系统,它中国文化特有的载体形式,承担着记载民族历史的任务,并且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被人们使用,但

32、同时影响着邻国,形成汉字文化圈。因(2)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字感兴趣,中国也利用众多方式把汉字介绍给世界,古老的文字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只要学生意思契合就可给分)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找到“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材料中的位置,然后结合这个句子含义本身,联系该句所在的上下文进行分析解读。“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仿用了贝聿铭先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组成。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文“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在历史上曾传播到东亚的许多国家,形成汉字文化圈

33、”可知,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系统,它承担着记载民族历史的任务,并且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被人们使用,并影响着邻国,形成汉字文化圈。由原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也在积极地把汉字介绍给世界”可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字感兴趣,中国也利用众多方式把汉字介绍给世界,古老的文字获得了世界的关注。二.答案:5.D; 6.A; 7.渲染寒冷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心情。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内心哀伤。用寒冷的气候突出反衬出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

34、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8.“我”为老伴的病情担忧,为了安慰老伴,寻找老伴喜欢吃的菜,而老伴最后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等,体现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为对方着想的深情。老伴生重病,“我”没告诉别人,敢于面对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流浪汉在大街上用小铁桶涮“火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我”陌不相识,叫“我”一起过年,告诉我小饭馆的位置,还祝“我”老伴早日康复。体现了以苦为乐、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精神。小饭馆老板娘及厨师给流浪汉佐料,对待“我”很热情,价格与平时一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体现了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出租车司机开导大娘,还不收其车费,送大娘进车站口后

35、才走,体现了为人热心,救助危难的道德品质。解析:5.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D项,“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分析错误。司机只知“我”老伴住院,而不知其病重危及到生命,因此“对人生无常的哀痛”语意过重。故选D。6.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A项,“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分析有

36、误。从文章来看,“我”与文中所写人物及大多数的事件都有联系;而在叙述时,“我”同时也在参与其中,和其它人物共同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因此,并没有隐身其后,也不是处于次要地位。故选A。7.此题考查学生把握环境描写作用和句段作用的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选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渲染寒冷的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心情。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大雪甫落之后

37、,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 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内心哀伤。关于雪景的描写还有:“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 用寒冷的气候突出反衬出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本社会内涵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有关情节的探究性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否真实,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小说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言

38、之有理即可。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有“我”,除夕夜为安慰妻子,冒着大雪,去寻找老伴喜欢吃的菜;有“流浪汉”,在大街上用小铁桶涮火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请“我”喝酒,帮“我”指路,祝“我”老伴早日康复等;有“小饭馆老板娘及厨师”,给流浪汉佐料,帮“我”烧菜,价格与平时一样;有“出租车司机”,开导大娘,不收其车费,送大娘进车站;还有“我”病重的妻子,自己已经病危,还劝“我”“你一定要好好活着”。这些人有的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有的为人热心,救助危难,有的待人细心,体贴入微。这些描写表现了浓浓的人性美,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答案】9D 10B 11A12陈蕃利用朝会的时机,坚持为李膺

39、等人申辩,请求加以宽恕,提升他们的官爵。陈蕃一直痛恨这帮人,决心诛杀宦官,恰逢(或:正好)窦武也有这个打算,陈蕃于是与窦武一起谋划这件事。【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服阕”的主语是陈蕃,“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的主语是“刺史周景”,故“服阕”后要断开,所以排除A、C两项。“太尉李固表荐”的主语是“太尉李固”,“征拜议郎”的主语是朝廷,所以“征拜议郎”前要断开,故排除B项。故选D。句意: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剌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太尉李固上表荐

40、举他,授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10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错,刺史,汉设立为监察郡县的官员。故选B。11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留”错

41、,原文是“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文中无得到李膺赏识和挽留的信息。故选A 。1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因:趁着;固:坚持;原宥:谅情赦罪;之:他们。疾:痛恨;志:决心;会:恰逢;谋:打算;因:于是,就。参考译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

42、,授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这时,李膺任青州刺史,治政严有威名。属城听了消息的都自己要求离去 陈蕃因为政绩清廉 ,一个人留下来。郡人周璆,洁身自爱,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非常尊敬他。特别为他安一张床,周璆走了,就把床悬起来。大将军梁冀派人送信给陈蕃,托他办事,没有得到通传。使者用欺诈的方法求得拜见,陈蕃很生气,用竹板打死了使者,因此获罪被贬为修武县令。稍得升迁,被任为尚书。陈蕃性情严肃方正,不接待宾客,士民也敬畏他的清高。征召他任尚书令,送行的人都没走出外城门。 延熹六年(163),桓帝驾临广成苑围猎,陈蕃上疏劝谏说:“天下太平的时候,还要有节制,何况

43、现在用兵不止,四方百姓流离失散,这正是您伤心憔悴,夜不能入睡的时候,又恰逢初秋多雨,是百姓开始播种的时机,反而要他们驱禽赶兽,从事开辟道路的劳役,这不是贤明圣君体恤百姓的心啊。”奏书送上,桓帝没有采纳。自从陈蕃作了光禄勋,他同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同掌管官吏的选举,不偏袒权贵,因而被豪门子弟诬陷控告,获罪罢官回家。不久,征召为尚书仆射,延熹八年代替杨秉为太尉。陈蕃辞让说“:辨别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政,解说五典,我不如议郎王畅。聪明豁达,文武全才,我不如弛刑徒李膺。”桓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人再次被起用,他们排挤诬陷忠良大臣,彼此阿谀勾结。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都因违背皇上的意旨而受到惩

44、处。陈蕃借朝会之机,坚决为李膺等人申诉,请求皇上宽免他们,提升他们的官爵。反复申诉,词意恳切。桓帝不理,陈蕃因此流泪起身而出。窦太后执掌朝政后,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天下之士无不伸长脖子盼望天下太平。然而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正好窦武也有谋划。事情泄露时,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天就杀害了他。史官评论说: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名声

45、,直言评论沉闷的现实,奔走于艰难险阻之中,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结果招来杀身大祸。他们并不是不能洁身自守,避世隐居,而是可怜一般世士以远离尘俗为高尚,对于人伦道德却不关心。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现实;以倡导仁德之心为己任,尽管知道这条道路是漫长的,却更加坚定。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信义,足以扶持民心。【答案】13B14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表现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动作细节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时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通过曾

46、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迹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解析】1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项,“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错误。颔联运用两个典故,“鲲自化”用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的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他们扶摇直上与“我”不相干;“鹤仍归”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事,一方面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并未体现归隐之志。故选B。14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意在考查抒情手法。整体阅读诗歌可知,诗歌写诗人旧地重游,睹物兴怀,有感于人事的变化和身世的浮沉,遂作此诗

47、以释胸中郁结。通过分析诗句可知,首联写景叙事,“闲坊”“古驿”的荒僻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冷的感情。颔联运用鯤化为鹏和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典故感慨人事浮沉,物是人非。颈联紧承“仍归”,“绕”“数”“解”“量”运用动作描写,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动。故地重游,驿中庭院已经起了变化。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更粗大了。诗人在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亦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在这数竹量松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无穷感慨。“数竹”“量松”寄寓了诗人岁月如流的无穷感慨。尾联今昔对比,壁上的诗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鸿爪,也记下了当时的激烈壮怀,抚今追昔,诗人怎能不心事万千?结联感慨今昔,情感沉痛。

48、15. (1)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2)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3)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16. C; 解析:C项冒号后两个并列大句子之间应该用分号隔开。应把“逆行战疫”后的逗号改为分号。17.B;考虑搭配问题,应为“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依据上下文话题一致的原则,“书简”做主语比“人类”做主语更适合与下文衔接。18.D一席之地:比喻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立锥之地:强调极小的地方。文中并不强调其小,而是着重说其位置的不可保。突如其来:突然发生。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突然”性的强调更合适。泾渭

49、分明: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与下文“你中有我,相互包含”形成对照。自成一格,意思是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下文内容可知,文意并不强调风格,而是内容。如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见字如面:见到字就如同见到本人。看到这些字的内容,就像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见字如面更符合“阅信”的内容。 19.这是一个压缩语段筛选信息的题目。答案:“正乱着请大夫诊脉”,及时就医。“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提倡饮食清淡。“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避免交叉感染。“外面打扫净室”,保持公共卫生。“

50、十二日不放家去”,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20.原文将人物行为置于自然景物中加以描绘,富有诗情画意,更有意境和艺术感染力。原文通过“聚拢”“袅升”“隐向”等词语,让画面富有美妙的动态过程。原文在内容和风格上与前文更为协调统一,其中“不知何时”照应了“正在痴想之间”。(一点2分,答出不同两点得满分。注意要从正面分析原文的优点,不能通过批驳改句的缺点来证明原文的优点。)首先,比较不同,看句式、语序、用词等的变化。原句中“不知何时”与前文“正在痴想之间”互相照应。原句中“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隐向一片暮霭中”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牧羊的孩子回家的场景。原句使用“聚拢”“袅升”“隐向”这样富有

51、动态感的词语,让画面富有美妙的动态过程。其次,注意语境,句子应和上下文协调一致。前文对云的形状、颜色的描写,对晚霞的描写等都非常生动形象,原句对村落炊烟、牧羊的孩子回家的描写,与前文意境风格一致。21材料的主要内容:大哥防患于未然天下不闻,二哥消灭于萌芽闻名乡里,扁鹊起死回生闻名天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从大哥、二哥的角度:故事启示,事中防范好于事后防范,事前防范好于事中防范。北宋欧阳修有言: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节不拘,蚁穴不堵,往往是酿成大祸的前兆由此看来,防病治病于未发、始发之时,待苗头尚在萌芽或刚刚显露,便毫不留情斩草除根,效果最佳,否则,及至东窗事发后方动手术、下

52、猛药惩戒、挽救,尽管对他人是一种最好的警戒,但对一些滑到深渊的个人来说,追悔方已迟矣。这同时也提示我们,在制度上必须强化对有可能发生行为的领域的预防与监督。可以由此立意:做事也应该学习扁鹊的大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起死回生,妙手回春固然高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是真正的高手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预防重于救治成名不是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默默无闻的事前英雄同样值得推崇。/赞颂技艺高超、品德高尚、不求名利的大师风范。(2)从扁鹊的角度:社会不仅需要防患,当危机出现时,还需要能够砥柱中流的人,敢当要任敢做大事。(3)综合的角度:比之现实,工作中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二哥那样,及时采取措施,治病于初起之时;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就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