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991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发布》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22高考历史12个微专题 WORD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专题3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专题剖析】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赋税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 。(1)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取泰半之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 ,直至降到三十税一。(2)秦朝口赋极重。汉朝人头税分田赋、算赋,还征收 税。(3)秦汉徭役有 、正卒与戍卒3种。2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唐朝继承了隋朝的这一制度,并将其发展成 (1)内涵:租,指地租。调,指绢、布等。庸,指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2)基础(前提): 的推行。3780年,唐朝推行 法。4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多且重。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 法。5元朝基本上沿袭了唐朝的租庸调

2、与两税法,分别在北方与南方实行;另外还有科差。6明初赋税分夏税、 两次征收,主要征收米麦实物。7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1)内容:实行赋役合并、部分丁役摊入田亩;折 缴纳。(2)背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流通量的增加。81712年,康熙帝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开始征收固定 。9雍正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1)内涵:即把丁银分摊到 中,统一征收。(2)影响:彻底废除了 税,进一步减弱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10中国古代赋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特点:结构上,以 税为主,商业税比重较轻。依据上,历代王朝都编订户籍,作为依据。(2)发展趋势: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 为主,方式由以实物

3、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时间上由不定时逐渐到基本定时。二、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1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开始于 时期。公元前375年,秦国“为户籍相伍”,编排户口。2秦朝户籍,实行 登记制度。有一般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东汉末年,战事频繁,户籍散乱。4西晋统一后,重定户籍,称为“黄籍”。东晋除“黄籍”外,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变化原因:北方人口大量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5隋统一后,重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政府还会“ ”。6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分类原因:实行“ ”的土地政策,土地兼

4、并严重。7元朝与明朝,都以职业定户籍。明朝户籍称“ ”。8清朝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后,户籍停止编审,名存实亡。户籍的作用:是历代封建王朝赋役征发的依据,是为 征发服务的。三、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1)内容:从秦汉到明清, 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基层组织。(2)表现: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唐朝农村设里和乡,城市设坊和 ;明朝实行里甲制。2基层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秦汉实行什伍组织,唐朝实行邻保制度,北宋王安石实行 法,明朝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清初实行里甲制。四、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历史背景: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表现(1

5、)政府为主体,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汉代建立常平仓制度;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置“ ”。(2)有尊老养老的传统。唐朝开始,设有救济的专门机构。(3)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如北宋 创设义田,赈济族人。(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 等机构。3特点(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 ,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疏导和安置流民。(2)社会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 。【高考真题】1(2020.7天津高考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

6、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2(2021湖北高考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3(2021湖南高考5)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

7、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高考模拟】1(2022湖北省十一校高三联考3) 中唐实行两税法后,先由中央确定各州的两税征收总额,再划分为三个份额进行分配:首先是留州,用于州一级的官员俸禄、州军衣资等开支;其次是送使,留作诸道节度、观察等使的俸禄、供军等开支,并对军费作出严格限定;最后将余额上供中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唐朝中央失去了两税征收的控制权 B地方各州都必须给予中央赋税支持C中央财政从两税中的收益有所保证 D送使会使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发展2(2022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山东卷2)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的地方基层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

8、“乡有三老、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盗贼。”这表明秦朝地方基层组织()A实行地方区域自治 B承担社会治理的职能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3(2022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4) 表1(1)户主名字所在地县出生地、里、爵、姓名、年龄(2)家内所有成员名单与户主关系、姓名、年龄(3)家庭财产及估价奴婢、田宅、牲畜、生产工具(4)其他原配妻子的籍贯、一些重点掌握的人物的身高与肤色表 1是西汉政府编写的编户齐民内容。这反映了西汉()A政府重视对人口的管控 B关心民众居住的稳定性C发挥了劳动者的创造力 D赋税收支状况得到改善4(2022四川省绵阳市高三诊断性考试

9、27)下面是某学者统计的唐宋税收和货币情况比较表。据此可知,宋代()户数万户)平均亩数(亿亩)岁入粟岁入布帛棉税钱(万贯)间接税(万贯)估算总计(万贯)实物(万石)折算额(万贯)实物(万匹)折算额(万贯)天宝年间8906142500800270013502002170熙宁十年(1077年)142454626661788712521267133656464248461987(注:间接税指消费税、关税等)A农民的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 B商业税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C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强国目标 D赋税征收市场化的倾向明显5(2021湖南湘潭一模4)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

10、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A加强重了农民的租役负担 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6(2021山东潍坊高三4月高考模拟5)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A消除了民族差异 B推动了当地社会进步C改变了夷夏观念 D实现了各民

11、族的平等7(2021山东临沂二模4)王安石变法,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对于京都库藏支存定数,以及需要供办的物品,发运使有权了解核实,使能“从便变易蓄买”,存储备用。这一做法旨在()A打击商人的远程贸易行为 B减轻农民运输负担,增加收入C解决南北经济不平衡问题 D调剂物资供应关系,平抑物价8(2022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秦汉时期,户籍、田籍等基础帐簿在乡编制,一式仅两份,正本留乡,副本最高仅上呈县。魏晋时期,基础帐簿则由县负责制作,一式多份,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

12、官制的改革 B南北交通的畅通C书写材料的进步 D行政效率的提高9(2022湖北省九师联盟新高考模拟卷3) 现存有一份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户主名为郑恩的户籍资料。资料中列出了郑家老小每一口人的自然信息,并详细地标出了各人所受的田地面积、位置、东西南北界线所在;同时规定“户籍三年一造,正月上旬开始造籍,县司收集前簿之后三年内的土地情况报告,到州按规定格式编造”。这说明唐代()A有效地遏制了土地兼并 B均田制巩固了封建统治C政府注重对土地的管理 D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10(2022四川省泸州市一模文综26) 南北朝时期,北方人保持家族成员间的密切联系并共享财产,登记户籍时经常会十几户人家都注册

13、在同一个家族之下,而南方的家族则倾向于分财产,所以宅子也都会各自分出来。这反映南方()A政局相对稳定 B儒学正统地位动摇C门阀士族兴盛 D均田制的广泛推行11(2021江苏南京高三9月学情调研3)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 B藩镇割据经济混乱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D均田制遭到了冲击12(2021云南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27)相比于明朝,清朝很少有逃户,大家想方设法挤进政府户籍系统,以保护田产

14、科考。而“入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进“族谱”,成为宗族的成员。这段材料可用来证明()A儒家思想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B民间方式推动制度有效运行C户籍与宗族的界限逐渐淡化 D赋役变革推动宗法制的复兴13(2022四川省成都市一模28)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四川各州府官员统计上报辖地人口时,大都认为“户口虚实无关政要”。1820年与1812年相比,各州府上报人口除泸州只增加25%之外,其余州府增幅在20%30%以上,最高达551%。这折射出清朝中期()A州府虚增人口敛财成风 B政府对民众人身控制有所放松C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D原有的基层治理体系逐渐瓦解14(2021河南开封三模26)宋代

15、存在大量改易乡名的现象,下表为部分地方改名情况,据此可知()原地名改后地名太平乡孝感乡安亭乡服礼乡春申乡守信乡光宅乡宅仁乡醋塘乡乐智乡A重文轻武政策直接影响地方治理 B商品经济推动改易乡名C强化中央集权导致官僚机构膨胀 D理学影响社会基层治理15(2021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2月四校联考5)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16(2021山

16、东泰安肥城高三高考适应性训练一3)社会救济是历代王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与社会救济主张无关的是()A孔子“富而后教” B孟子“民贵君轻”C墨子“兼爱交利” D韩非“以法为教”17(2021陕西二模27)据史载,明朝嘉靖时徽州佥事林希元总结救灾有六急:“垂死贫民急鱣粥,疾病贫民急医药,病起贫民急汤米,既死贫民急募瘗,遗弃小儿急收养,轻重系囚急宽恤。”该总结说明当时的救灾()A效果显著 B针对性强 C管理规范 D覆盖面广18(2022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

17、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乡绅之治是指乡绅作为主体对乡村的治理。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主要来自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官僚和尚未入仕的士人。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贩、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还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

18、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1835年,英国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摘编自部编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乡绅之治出现的背景及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乡绅之治与近代西方基层自治的不同之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从中国和西方基层治理中得到的启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