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综合测试(十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我国最早的铁器的人工制品是( )A、商朝刻划甲骨文的用具 B、西周晚期的兵器C、春秋时出现的铁农具 D、战国时期的铁口犁2、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可以从哪一现象中集中体现出来(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公田转化为私田C、周天子势力衰微 D、诸候争霸3、下列关于黄帝内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B、记载了中华民族早期形成的过程C、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D、是我国道教的主要经典4、顾恺之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其作品洛神赋图属于A
2、、山水画 B、人物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5、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下列施政措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令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 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实行“量才受职”A、 B、 C、 D、6、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与南宋对峙并接壤的是A、辽 B、西夏 C、金 D、西辽7、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属于唯心主义 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都成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思想A、 B、 C、 D、8、我国资本主义萌芽自产生后发展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从市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农民遭受
3、残酷的封建剥削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 封建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A、 B、 C、 D、9、下列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并最早付诸实践的是A、魏源 B、洪仁玕 C、曾国藩 D、郑观应10、中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相比,突出的特点是A、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 B、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C、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D、集中程度高11、与南京条约相比较,马关条约的最大特点是A、割占更多土地 B、勒索更多赔款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D、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12、“百日维新”的内容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是A、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B、开办京师大学堂C、废除
4、旗人寄生的特权 D、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1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发生在中国的A、清朝统治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过渡时期14、“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美蒋大举进攻中原等解放区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5、1945年9月3日发表的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中说到:“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这段话主要针对的事件是A、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双十协定 B、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C、蒋介石召开“制宪国大” D、政治协
5、商会议在重庆召开16、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这里的革命是指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农村土地革命17、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其直接目的是A、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B、发展国营企业C、恢复和发展私营工商业 D、促使国家财政根本好转18、下列选项中,与八大所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相违背的是A、大跃进运动 B、整风运动 C、反右倾斗争 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文化大革命性质的界定是 A、反革命集团阴谋发动的一场浩劫 B、领导者错误发动的一
6、场内乱C、过于激化的文化界整风运动 D、全国性无产阶级思想教育运动20、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提出了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实行“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2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其含义是指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B、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C、西欧的封建制度衰落D、西欧的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22、英国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却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7、导致这一矛盾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两个王朝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C、清教徒在英国的地位不同 D、启蒙思想影响的范围不同23、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度违反了人权宣言的精神。这主要是指选举制度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揭示的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B、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原则C、取消教会和贵族特权的原则 D、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24、下列战役中,不具有民族战争性质的是A、马斯顿荒原战役 B、瓦尔密战役 C、莱比锡战役 D、约克镇战役25、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法国历史上的A、第一共和国时期 B、第二共和国时期C、第二帝国时期 D、第三共和国时期26、第二次工业革
8、命的后果不包括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亚非拉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7、纵观整个苏联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A、斯大林模式形成、发展和失败的历史 B、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C、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历史 D、推动世界和平事业发展的历史28、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意味着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开始动摇 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美国开始和英国共同分享海上霸权A、 B、 C、 D、29、罗斯福新政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力图解决经济政治危机 B、调整生产关系C、变革社会制度
9、D、扩大国家职能30、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是因为它增长的主要动力是A、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B、获取资金和原材料的能力C、占有土地和劳动力的能力 D、拥有资源尤其是能源的能力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0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吕留良是清初有名的思想家,他主张君臣的关系应如朋友,又主张严“华夷”之别,认为孔子赞扬管仲的“攘夷狄”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据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雍正多次发布谕旨,并把这些谕旨刊刻公布,称大义觉迷录。其中极力驳斥传统的
10、华夷之辨,认为华夷都是一家人,“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满汉是一体的。对人的看法、评价应以五伦为准则,而不应该以民族来区分。“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我朝肇基东土,德教宏敷,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为臣民者不得以华夏而有异心。”据戴逸主编简明清史材料三 案发,吕(留良)被戮尸示众。族人、门生被斩首、流放,或为奴婢。据李洵等主编明清史回答:分析材料一,说明吕留良的主张所包含的基本思想。(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雍正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4分)其主张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是哪一点?为什么?(3
11、分)上述材料反映了清初社会存在着什么突出问题?清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稿(1921年7月)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
12、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家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回答:评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7分)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分别说明中共“二大”对于“一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分析其原因。(7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上帝是人和宇宙的造物主,全知全能,至高无上;而人生来有罪,卑微渺小,无足轻重,只有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神和教
13、会,才能求得来世“天国”永生,享受自由和幸福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他们颂场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但丁说,就人所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莎士比亚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材料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飘渺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
14、。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和瓦拉等人认为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上述材料均据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回答: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述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观点(8分),并说明其对立的背景和性质。(2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2分,第35题12分,第36题15分,共计39分)34、战国时期尽管有许多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商业仍较前代发达。试指出这些不利因素(6分),同时分析此时商业较前代发达的主要原因和积极意义(6分)。35、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突出变化?(2分)概述这一变化的表现,(8分)并说明你对这一
15、变化过程的主要认识。(2分)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80年代末至今。概述上述三个阶段经济格局演变的情况并分析演变的原因。(15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B 2、B 3、C 4、B 5、B 6、C 7、D 8、A 9、C 10、B11、D 12、A 13、C 14、D 15、B 16、B 17、C 18、A 19、B 20、C21、D 22、B 23、D 24、A 25、D 26、C 27、A 28、A 29、C 30、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
16、题,36分)31、基本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反清(2分)主要观点:华夷一家、满汉一体;评价人的标准是五伦而非民族;满 人应为天下君。(3分)实质:维护清朝统治。(1分)积极意义的主张:华夷一家。(1分)原因:清朝时期我国国内各民族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满族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2分)突出问题:民族矛盾尖锐,反清思想流行。(1分)解决:刊布谕旨,强化思想控制;制造大狱,血腥镇压异己。(2分)32、评述: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劳动阶级国家,实现共产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17、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它也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对中国国情还缺乏了解,制定的纲领不符合中国国情。(7分)继承性:仍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1分)原因:由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本质所决定。(1分)发展性:a、明确了当前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1分)b、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1分)C、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分)原因:中国共产党得到共产国际和列宁的指导,初步掌握了中国国情,并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2分)33、评述观点: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宣扬神性和神的权威,其实质是通过宣扬人对神的从属关系,继续维护封建依附关系;基
18、督教会要人们追求所谓来世的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中实行禁欲主义,其实质是要人们忍受现世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从而维护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4分)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制度下人对人的从属关系,斩断形形色色的封建束缚,使资产阶级能够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其实质是追求现世的政治经济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4分)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的束缚。(1分)性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1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39分)34、不利
19、因素: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度量衡、货币、车轨等不统一;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6分)发达原因:封建制度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分)积极意义:商业发展,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商业发展中力量壮大的商人通过买田置地成为地主,增强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4分)35、变化: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2分)表现: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被推翻。(2分)土地改革胜利完成,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废除;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被没收;(2
20、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中国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调的政治制度初步形成;一届人大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2分)注:认识部分不拘泥于此答案,只要扣紧题意、言之成理,可同样得分36、第一阶段: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它又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国际金融。而欧洲和日本在大战中遭受重创,经济普遍衰落,依赖美国的援助和扶植。(6分)第二阶段: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国家和日本经济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5分)第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