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读人:刘德顺 QQ:892925042 Tel:13566152436省教学指导意见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课标内容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
2、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基本要求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知道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 发展要求 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注意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第二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基本要求 知道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了解欧元的诞生。知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体会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
3、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发展要求 分析欧洲联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 说明 教学本课时要注意搜集相关资料,如中国参加APEC会议等资料,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第三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基本要求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的概况,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 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或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3课时教学。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
4、性和互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世界经济从战后至今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以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为特征,正确评价经济全球化。 2.在学生了解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关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尤其要与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相联系。如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资料,特别是与中国有关的亚太经济合柞组织发展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与影响,谈谈中国在经济区域集团化中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
5、动参与课堂教学。如可以指导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发展的利与弊”、“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等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营造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形成的原因、形成的过程、区域范围、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列表归纳整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有关史实;同时,还可以采用范例教学法,并用好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能。此外,教学本专题时,还需联系必修专题九中“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内容,
6、指导学生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关系。 5.可指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方法来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可以让学生以“麦当劳”、“肯德基”或其他活跃在当地的跨国公司为调查对象,对其全球性的生产活动作一次调查,使他们获得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体验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生活的影响。 第一课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金融体系 1、背景:(1)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随着二战胜利的临近,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秩序。(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二战以前所未有的力量
7、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意、日战败,英、法等国实力大为削弱;惟独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并成为最大世界最大的债权国。)(3)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4)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使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5)美苏英中等国的合作仍存在。2、过程:时间:1944年; 地点:美国布雷顿森林; 文件: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国和英国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发表了各自的方案,即怀特计划,凯恩斯计划。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反映了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反
8、应美国政治、经济实力强)】 3、内容:(1)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 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945年成立,1947年运作)和世界银行(IB 1945年成立,1946年运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作用: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世界银行(国际服刑开发银行)。(宗旨: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恢复,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作用: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资金来源:根据会员国的
9、相对经济实力来确定股金份额。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股金份额较多,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力。4、结果:美元获得 “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5、性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1、时 间:1947年成立。 2、性 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3、宗 旨: 削减关税和消除
10、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4、影 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包 括: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 2、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 响:一方面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另一方面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
11、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趋势。第二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一、 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背景原因:随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断深入,欧共体在诸多方面,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不断推行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2、欧盟的形成和扩大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影响:使该组织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一步。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意义: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欧洲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合作的组织欧盟的东扩(出示地图,形成直观印象)从1993年2004年,欧盟成员国从12个发展到25个,各国
12、之间大大加强了合作。评说:从欧共体到欧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盟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在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的今天,欧洲联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3、欧元的诞生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正式启用)。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欧元问世的影响经济上: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欧洲内部市场的经济更加自由化、合理化,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心理上: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加强了欧盟人民对欧洲联合的认同感。政治上:有利于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
13、洲政治一体化。还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它将改变世界货币力量的对比关系,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形成原因: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2、形成标志: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影 响: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4、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1)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2)欧盟主要
14、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亚太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途径和方式1、形成原因: 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2、形成扩大: 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宣告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性 质: 论坛性经济组织 特 点: 既包括发达国家,又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3、组织原则: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4、
15、影 响: 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创造出一个新的合作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的性质(特点)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是仅限于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的无超越国家权力机构的区域集团。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2、欧盟:成员国都是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有一个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全面合作的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3、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的联盟,没有形成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第三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
16、加入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本质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2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二、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1)由来:关贸总协定(19481994)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2)过程: 乌拉圭回合谈判决定改名为世贸组织 1994年,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3)宗旨: 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
17、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4)意义:世贸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5)世贸组织的主要作用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它的成立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及其影响和作用。 1、过程: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后来,中断。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机遇: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
18、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挑战: 使中国的一些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4、态度: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入世,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四、经济全球化中的严重问题促使我们我们树立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1.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它们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孕育着更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动荡。
19、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经济接近崩溃边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2.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1)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3)求同存异,加强合作。 (4)制定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科学措施。(5)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珠海宣言。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中国珠海召开,发表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又称珠海宣言),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世界经济新秩序,并指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是人们共同的责任。第四课 单元整理
20、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以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为特征2、从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区域范围、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归纳整理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的有关事实附:世界工业文明(一)14世纪至18世纪:工业文明的萌发1主要推动力: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技术的进步,四大发明的传入;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统治的部分确立;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人们思想的解放2主要表现: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嬗变: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大批工商业中心的出现。理性、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近代民主政治基本原则的创建:主要有:以议会和政党为核心的代议
21、制、以法制为保障的自由民主、以三权分立为主体的分权制衡,等等。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初步交汇(1)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欧洲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不断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以欧洲为中心,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2)在中国,原产与美洲的玉米、番薯、花生、烟草等在明朝引进并迅速被推广;欧洲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水利等方面的著作和技术介绍给中国;同时,中国的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欧文明,在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中甚至还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化热”。(二)18世
22、纪末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文明的出现1主要推动力: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促进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的大规模进行,攫取了巨额资金,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2主要表现: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劳作的工场;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兴起;交通、通讯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铁路、公路、远洋航行、电讯事业;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三股进步历史潮流的出现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政治剧变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西方列强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瓦解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的经济体制和农耕文明
23、,殖民地、半殖民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本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业文明开始兴起。(三)19世纪七十年代至1929年:工业文明的扩张、动荡与初步调整1主要推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列强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特别是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2主要表现:(1)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工业文明在西欧和北美取得巨大成就并席卷世界,把世界纳入工业文明发展的轨道,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世界体系(整体世界)最终形成。以垄断组织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取代单一的工厂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新兴工业
24、部门广泛兴起如机械制造、电力、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一些发达国家实现了城市化;交通、通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三股进步历史潮流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世界体系(整体世界)最终形成(2)19141918年,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各国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矛盾尖锐,一方面,缺乏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全面的社会变革和有效的国际机制,导致世界局势剧烈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3)一战后,为走出现代文明转型期的动荡局面,人类社会进行了初步地适应性调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新构建,国际关系呈现民主化趋势现代化道路的不同选择: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25、(四)19291955年:现代化转型期的动荡与再次调整1主要推动力: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法西斯主义对现代文明的反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改革;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自主;2主要表现:(1)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来临之后欧美国家一方面不顾整体世界的存在,延续传统的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做法,加剧了危机的严重性;部分国家对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进行调整,现代化得以进一步发展。如:对现代化调整与发展的罗斯福新政;对现代化反动的法西斯专政;现代化新思路的苏联模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一些殖
26、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交通面貌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2)19391945年,一方面由于经济政治不平衡和整体世界国际机制的欠缺,世界局势再度剧烈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方面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为制止世界大战而走向联合,客观上顺应了整体世界发展的需要。(3)二战后,一方面为走出现代文明转型期的动荡局面,人类社会进行了进一步适应性调整;一方面在相当长时间内整体世界的发展被冷战和两极格局所掩盖,与整体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雅尔塔体系;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整体世界发展中的曲折:两极格局的形成现代化道路的不同选择
2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度工业化;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世界工业化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原子能、计算机、航天、分子生物工程、人工合成材料等;各地经济文化互相渗透、影响。(五)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工业文明的深入发展及转型1主要推动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广泛兴起;世界贸易组织和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市场经济原则的普遍认可;世界局势由紧张到相对缓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大力进行改革和经济政策调整2主要表现:(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末,美苏争霸威胁着世界和平,与整体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但到60年代末期,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以两极格局为基础的美苏争霸难以为继,显示出整体世界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方面使以苏联模式推进这些地区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断,一方面冷战结束也使因美苏的对峙而分裂的世界重又合为一体。此后,在众多因素作用下,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不断加强。(3)发达国家经济高度繁荣;产业结构重大变化如第三产业日益扩大、知识经济兴起;出现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生产、资金、贸易日益国际化;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