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侯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西汉)刘向说苑政理材料二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充分利用土地的教令)。以为地方百里,提封(国内)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籴者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
2、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李悝提出的对策及该对策所针对的制度。并概括该对策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李悝提出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7分)【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李悝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要赏罚分明,选贤予能,这些措施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促进社会发展。第(2)问,结合材料“尽地力”等关键词概括基本思想,结合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得出目的。【答案】(1)对策:赏罚分明,选贤任能。 制度:世卿世禄制度。积极影响:打破了旧势力的特权,选贤任能,改善吏治,促进了国力强盛、社会发展。(2)基本思
3、想: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主要目的:使魏国富强,称霸诸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吴起变法(前386年前381年)商鞅变法关系蔡泽曰:“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BC材料二 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4、。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1)结合所学知识,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8分)(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得出实行军功授爵制,打击旧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塞私门之请”得出杜绝私人的请托,“一楚国之俗”得出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得出奖励耕战或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得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有一脉相承之处。第(2)问,第一小问,根
5、据材料二信息可知,蔡泽认为商君、吴起是有功绩的,世人都希望建功立业,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从而概括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但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答案】(1)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观点可分两层次回答:层次一: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
6、符合历史事实。不同意。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只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层次二:不完全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商鞅十分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改“法”为“律”的做法,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变法过程中,商鞅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思想,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备注:说文对“法”的解释是“平之如水”,即强调法的公平;对“律”的解释是“均布”,即强调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必行性,强调法律的实施。(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7、说明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是怎样贯彻“以法治国”思想的。(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法治思想与实践。(8分)【解析】第(1)问,可结合商鞅变法中有关政治方面军功爵制的制定、连坐法的实施进行回答;另外,材料中提到“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也是其以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第(2)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从材料“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可以看出其利弊,另外可以结合商鞅变法影响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答案】(1)说明:制定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制定连坐法,强化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固定各项改革制度。(
8、2)积极:体现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进步;有利于打击旧势力,稳定改革成果。局限:法律严苛细密,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商君书说民材料二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
9、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卷一食货(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结局。这种结局说明了什么?(7分)【解析】第(1)问,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威”“刑”等。第(2)问,通过材料二总结变法的具体内容。第(3)问,商鞅变法的“结局”从材料三的最后一句提炼即可;“说明”可从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中提炼。【答案】(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实行法治。(2)实践:严格户籍制度(什伍);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说明:
10、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来做保证。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8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要注意题干材料标点符号的断
11、句作用及评判要点的方法与依据:第一个句号意即商鞅有国君的支持;第二个句号介绍三晋地区现状“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第三个句号介绍了“诱”三晋之人的目的“利其田宅”;第四个句号介绍“诱”具体措施;第五个句号介绍“诱”的结果“国富兵强,天下无敌”,这样层层递进。第(2)问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
12、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摘编自中国通史(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9分)【解析】第(1)问,可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影响进行比较。第(2)问,可从人物性格、阶级立场、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众的支持等方面思考。【答案】(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