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练34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2022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模拟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据此完成12题。1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吻合的是()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2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摩洛哥(图1)位于非洲北部,其能源的97
2、%依赖石油进口,目前中部城市瓦尔扎扎特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项目。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图2)用热能收集塔储存太阳能,并通过塔内熔盐加热水体带动发电机工作。在太阳落山后,收集塔储存的热能可继续提供三个小时的电力。据此完成35题。图1图23瓦尔扎扎特建设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优势是()A降水少,光照充足B科技发达,电力需求巨大C气候湿热,水资源丰富D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完善4太阳能聚热电站热能收集塔的作用是()A提高发电效率 B减小占地面积C稳定电力供应 D缩减建设成本5太阳能聚热电站的建设将使该国()A大气污染加重B石油进口量增加C水资源需求量减少D碳排放量降低下表示意黄土丘陵沟
3、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68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6.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坡耕地、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7相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地覆被的径流
4、量不同,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8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下图为局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索取自然资源过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太低自然环境本身演变太快人类排放废弃物过多A. B C D10图中a、b、c分别代
5、表()A.环境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B.文明消费、环境污染、清洁生产C.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污染D.环境污染、文明消费、清洁生产1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A. B C D浙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完成了对浙江省不同地形类型区能源利用状况的统计(下表)。据此完成1213题。浙江省不同地形类型区能源利用状况统计表
6、分组能源类型电力瓶装液化气管道天然气薪柴太阳能管道煤气太阳能电加热煤炭总占比内陆平原60.759.7718.467.260.311.461.440.55100山区52.7211.3816.4810.691.010.970.266.49100沿海54.0313.7821.972.773.120.690.210.43100海岛61.4414.1812.2110.010.740.530.820.0710012.由表中数据可知()A.煤炭比重最大B.沿海能源结构更合理C.海岛用电最多D.山区能源以薪柴为主13为直观反映各地形类型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兴趣小组成员分别绘制了下列地理图表,其中最准确合理的是(
7、)如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读图,完成1416题。14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C.土壤盐碱化 D土地石漠化15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过度放牧 B大水漫灌C.大量施肥 D围湖造田16该环境问题可导致当地()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土流失C.土壤肥力下降 D地下水位下降读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1718题。17关于图中序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生产规模过大B.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C.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D.为破坏生态环境18下列关于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
8、,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B.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D.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及郊区地形图。据此完成1920题。19该城市冬季最有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沙尘暴 B水污染C.酸雨 D雾霾20该城市冬季上述环境问题比周边城市较严重,其原因可能是()A.降水丰富,水汽充足B.风力较小,大气稳定C.城市绿地面积大D.废水排放量大二、综合题21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
9、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图)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 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
10、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其发电能力达3 350兆瓦,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了牧羊业(图),并形成了良性循环。(1)评价塔拉滩建设光伏产业园的区位条件。(10分)(2)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6分)(3)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6分)第四版块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练34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2
11、.答案:1.B2.D解析:第1题,甲区域既是供给区域,又是消费区域,所以是自给农业;乙区域贡献区在中央,受惠区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图中,资源由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图中,贡献区位于消费区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所以选B。第2题,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所以选D。35.答案:3.A4.C5.D解析:第3题,利用太阳能,需要在太阳能丰富地区。瓦尔扎扎特建设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优势是降水少,光照充足,A对。摩洛哥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B错。气候干燥,水资源较少,C错。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
12、,D错。故选A。第4题,能源的97%依赖石油进口,太阳落山后,收集塔储存的热能可继续提供三个小时的电力。说明太阳能聚热电站热能收集塔的作用是稳定电力供应,C对。不能提高发电效率,A错。增加了占地面积,B错。增加了建设成本,D错。故选C。第5题,太阳能聚热电站的建设,清洁能源增加,将使该国碳排放量降低,D对。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发电可以减轻大气污染,A错。石油进口量减少,B错。需要加热水体带动发电机工作,所以水资源需求量增加,C错。故选D。68.答案:6.B7.B8.A解析:第6题,据表可知,在降雨强度弱的时候,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对应的泥沙量依次为0.1 kg、41.3 kg、4
13、.7 kg、18 kg,可以判读出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验证表中其他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亦是如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7题,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属于森林的支撑服务功能;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属于供给服务功能;让人类获得精神享受属于文化服务功能;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属于调节服务功能。相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地覆被的径流量不同,说明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体现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8题,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混交林地的泥沙量小于油松幼林地,说明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种植的单一树种,森林树种越
14、丰富,生态效益越优,正确。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泥沙量最大,开垦坡地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错误。相同降雨强度下,油松幼林地对应泥沙量大于荒草地,说明油松幼林地保持水土的作用小于荒草地,故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不一定优于退耕还草,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911.答案:9.D10.A11.C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正确;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关系不大,错误;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
15、主要是人为因素,自然环境本身演变较慢,错误。故选D。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乡村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a为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循环经济和文明消费,c为文明消费。循环经济体现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工业清洁生产,b为清洁生产。故选A。第11题,后工业化时期,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错。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高,产品多轻薄短小,工业布局趋于分散,错。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较高,环境质量越来越被重视,正确。故选C。1213.答案:12.B13.D解析:第1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煤炭所占比重很低,A错;海岛电力所占比
16、重更高,并不意味着用电量大,C错;山区能源以电力为主,D错;沿海地区新能源所占比重高于其他区域,薪柴、煤炭所占比重低于其他区域,能源结构更加合理,故答案选B。第13题,表格数据为不同能源类型所占比重,而不是具体的能源数量,故A、C错;B项折线图横坐标缺少能源类型,错误;而D项柱状图较为完整,很好地体现了海岛地区的能源结构,故答案选D。1416.答案:14.C15.B16.C解析:第14题,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自然环境向环境中排放盐分,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的土壤盐碱化问题,C正确。土地沙化、土壤酸化、土地石漠化和盐分运动无关,A、B、D错误。故选C。第15题,引起盐分向地
17、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向上运动,B正确。过度放牧只是破坏植被,A错误。大量施肥会导致土壤板结,C错误。围湖造田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盐分向上运动,D错误。故选B。第16题,土壤盐碱化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大,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养分有效性降低,造成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导致当地土壤肥力下降,C正确。土壤盐碱化不一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土壤盐碱化不会导致水土流失,B错误。土壤盐碱化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D错误。故选C。1718.答案:17.C18.A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人口过多会导致生产规模过大,从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18、人口素质过低,生产活动会违背自然规律,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来获取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第18题,该图说明人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如果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会使环境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故我们必须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是不合理的。1920.答案:19.D20.B解析:第19题,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该城市西北部为山地,阻挡西北风,背风坡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冬季易形成雾霾,D正确。背风坡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暴,A错误;水污染和季节无关,B错误;该地冬季降水少,不易形成酸雨,C错误。故选D。第20题,从上题分析
19、可知,该地西北部为山地,阻挡冬季风,使得该地风力较小,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冬季雾霾问题比周边城市严重,B正确。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A错误;城市绿地面积大会导致雾霾减轻,C错误;废水排放量与雾霾形成无关,D错误。故选B。21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解析:第(1)题,关键是将“湿地的价值”内化,构建芦
20、苇作用与白洋淀生态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链,如下所示:第(2)题,关键是建立合理的人类活动(管护、收割芦苇)与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22答案:(1)优势条件: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戈壁广布,地价低。不利条件: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2)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有助于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3)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能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
21、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解析:第(1)题,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优势条件主要从能源、地形、地价分析。从能源分析,塔拉滩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地形分析,塔拉滩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从地价分析,该地戈壁广布,地价低。不利条件主要从风沙、基础设施、高寒气候分析。该地风沙大,沙尘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施工条件差。第(2)题,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主要从风沙、土壤、能源角度分析。从风沙影响分析,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从土壤条件分析,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从能源角度分析,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第(3)题,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主要从发电、土地利用、成本、安全角度分析。从发电角度分析,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从土地利用角度分析,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从生产成本、安全角度分析,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