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9380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质量检测(一)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之以刑齐:整治,整顿B必不得已而去 必:一定C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赞许D涅而不缁 涅:染黑解析:选BB项,“必”表假设,如果。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有若对曰:盍彻乎B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C公山弗扰以费畔D宁武子,邦有道,则知解析:选AB项,“错”通“措”,放置;C项,“畔”通“叛”,叛乱;D项,“知”通“智”,聪明。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之德风 B明日,子路行,以告天将以夫子为木铎C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好从事

2、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D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解析:选B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结构助词,的;B项,均为介词,把;C项,连词,表目的关系,来/连词,表转折关系,却;D项,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4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译文:拿出自己的力量去就任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B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译文:冉求不是我们自己人了,后生们尽可以敲起鼓来攻打他。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我虽然愚钝,也愿意照这些话去做。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译文:日月流逝,年岁不等我们啊。解析:选BB项,“攻”是“批判

3、,指责”的意思,译成“攻打”错误。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女 安 则 为 之 夫 君 子 之 居 丧 食 旨 不 甘 闻 乐 不 乐 居 处 不 安 故 不 为 也 今 女 安 则 为 之答案: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_。(3)君子务本,_。(4)_,无道则隐。(5)道不同,_。(6)_,来者犹可追。答案:(1)有耻且格(2)虽令不从(3)本立而道生(4)天下有道则见(5)不相为谋(6)往者不可谏二、文言文阅读(39分)(一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5分)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 7文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中的“若人”指的是_。(1分)答案:南宫适8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析。(4分)答:_答案:政治主张:崇尚以德服人(答“为政以德”“德治”等亦可),反对以武力得天下(答“以力服人”“武力侵暴”等亦可)。(1分)评析略(要求言之有理)。(3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5分)(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5、:“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2)季氏富于周公,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9由材料(1)可知_正是为政者必须遵循的规律,未富先教,实为本末倒置。(2分)答案:先富后教10同样是冉有:在材料(1)中,孔子告诉他要让百姓富起来,而在材料(2)中,冉有在增加季氏的财富时,孔子却让“小子鸣鼓而攻之”。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3分)答:_答案:不矛盾。材料(1)是说要增加百姓的财富,材料(2)是说冉有通过搜刮民财来增加季氏的财富,这实际上是在损害百姓的财富,所以孔子让“小子鸣鼓而攻之”。(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题。(

6、5分)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11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答:_答案:“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阿世求荣。12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加以探究。(3分)答:_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儒道两家的异同。 儒道两家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

7、长、融会贯通。然后再结合当今的竞争社会,作个性化的解读。答案: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儒道互补”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参考译文: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这件事。 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仕,政治昏乱就隐居。(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14题。(5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子游问孝。

8、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1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同样是“问孝”,孔子给四个弟子的回答却是不同的,可以概括出孔子教育特色的一个成语是_。(1分)解析:文段内容是孔子的四个弟子“问孝”,对于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联系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即因材施教。答案:因材施教1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的“孝”的内涵的理解。(4分)答:_解析

9、:解答本题,可以根据孔子回答的内容,归纳出“孝”的内涵的几个方面。所谓“孝”就是强调子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色难”句表明要对父母和颜悦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句强调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更要尊重他们;“生死”句强调父母在世时要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父母去世了要时常缅怀;“父母唯其疾之忧”句强调要善待自己,免父母之忧。答案:与父母相处要和颜悦色,要从心灵深处敬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应时常缅怀他们。要有感恩之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每点1分)参考译文:子游问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

10、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子,)父母只担心他生病。”(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19分)海上平寇记明王慎中守备汀漳俞君志辅,被服进趋,退然儒生也。瞻视鞞芾之间,言若不能出口,温慈款悫,望之知其有仁义之容。然而桴鼓鸣于侧,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迅急而倏忽,大之有胜败之数,而小之有死生之形,士皆掉魂

11、摇魄,前却而沮丧;君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重英之矛,七注之甲,鸷鸟举而虓虎怒,杀人如麻,目睫曾不为之一瞬,是何其猛厉孔武也!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君提兵不数百,航海索贼,旬日遇焉。与战海上,败之;获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称是。贼行海上,数十年无此衄矣。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亦可谓难矣!予观昔之善为将,而能多取胜者,皆用素治之兵,训练齐而约束明,非徒其志意信而已;其耳目亦且习于旗旐之色,而挥之使进退则不乱,熟于钟鼓之节,而奏之使作止则不惑;又当有以丰给而厚享之,椎牛击豕,酾酒成池,餍其口腹

12、之所取;欲遂气闲,而思自决于一斗以为效,如马饱于枥,嘶鸣腾踏而欲奋,然后可用。君所提数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识;宁独训练不夙,约束不豫而已,其于服属之分,犹未明也。君又穷空,家无余财,所为市牛酒,买粱粟,以恣士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糒,触犯炎风,冲冒巨浪,日或不再食,以与贼格,而竟以取胜。君诚何术,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予方欲以是问君,而玄钟所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辄书此以与之。君其毋以予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君之功在濒海数郡;而玄钟所独欲书之者,君所获贼在玄钟所

13、境内,其调发舟兵诸费,多出其境,而君靖廉不扰,以故其人尤德之尔。君名大猷,志辅其字,以武举推用为今官。注鞞(b)芾:古代的一种皮做的裙状物,佩于襟带之下,可以蔽膝。衄(n):失败,挫折。玄钟所:在福建省诏安县东南,明初在这里设置千户所,属镇海卫。几个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千户所的军官叫千户。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之有胜败之数数:命运,天命B君顾意喜色壮 顾:反而,却C约束不豫而已 豫:参与,参加D而玄钟所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 勒:刻石记功解析:选C豫:预先,事先有了准备。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14、)A言若不能出口 若九牛亡一毛B其自投于水者称是 燕王欲结于君C徒以一身率先士卒 斧斤以时入山林D君其毋以予为儒者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AA项,好像;B项,介词,到/介词,跟,同;C项,凭借/按照;D项,加强祈使语气,希望/加强揣测语气,大概。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表彰了俞大猷任汀漳守备时平定海上盗贼一事,开头着力刻画了俞大猷平日温文尔雅、谦恭礼让,而战时勇猛威武、昂扬奋发的儒将形象。B本文名为记,但是作者没有将过多的笔墨用于记述平寇的战事情况,而是侧重评述和议论俞大猷的用兵之术、治军之道。C文中深入分析了俞大猷能够取胜的原因和特点

15、,并强调了他具备做将帅的优良素质,从而率领训练有素的士兵取得了几十年来未有过的胜利。D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给玄钟所以记录俞大猷的战功,指出俞君主要在玄钟境内调发船只和补给费用,并且在此捕获了海盗,当地人感念俞君的仁义廉洁。解析:选C“率领训练有素的士兵”错,原文中俞大猷率领的几百个士兵都是临时招募的,平素缺乏训练。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3分)译文:_(2)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4分)译文:_答案:(1)这时漳州海盗声势很大,官吏把这当作忧患,都督府发公文命令俞

16、大猷缉拿他们。(“以为”“檄”各1分,句意1分)(2)用那些平素缺乏训练的士兵,却能让他们尽力杀敌的原因,是(俞大猷)用义气振奋他们罢了。用那些供养不丰厚的士兵,却能鼓起他们的勇气的原因,是(俞大猷)用诚心结交他们罢了。(“者”“作”“而已”各1分,句意1分)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由 有 此 海 所 为 开 寨 置 帅 以 弹 制 非 常 者 费 巨 而 员 多 然 提 兵 逐 贼 成 数 十 年 未 有 之 捷 乃 独 在 君 而 君 又 非 有 责 于 海 上 者解析:“由有此海所”是时间状语,断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是事件,后面应断开;“费巨而员多”中

17、“多”是副词,后面断开;“然提兵逐贼”是一个完整句式,后面断开;“成数十年未有之捷”是事件,后面断开;“乃独在君”是省略句,在名词后面断开。答案: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参考译文:防守汀州府、漳州府的俞大猷,(平时的)衣着行动,谦逊得像个儒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他)好像连话都不能说出来,温和仁慈而又诚恳,一看就知道他有仁义的气度。可是当战鼓在身边擂响,箭石在眼前交坠,如迅雷旋风,急速而突然,(此情境)往大里说关乎战争胜败的命运,往小里说关乎自身死生的情形,将士们都吓得魂飞魄散,本该前进却神情沮丧的往后

18、退却;俞大猷却脸色欣喜神情豪壮,意气昂扬奋发,操起重英之矛,穿着七注之甲,像鸷鸟那样地飞起,像猛虎一样怒吼(着扑向敌人),杀人如麻,(他面对如此惨烈的景象)竟然连眼睛也不眨一下,这是多么的勇猛威武啊!这时漳州海盗声势很大,官吏把这当作忧患,都督府发公文命令俞大猷缉拿他们。俞大猷率兵不到几百人,在海上航行搜寻海盗,十天后在海上遇上了(海盗)。与(他们)在海上交战,击败了他们;缴获六十艘船,俘虏海盗八十多人,那些自己跳到海水中的海盗人数与此相当。这些海盗横行海上,几十年来没有遭遇如此大的挫败。自从有了这平定海盗的治所,(官府)为之开设水寨,设置统帅,用来镇压异常的(海盗抢劫事件),花费巨大且动用人

19、员极多;可是率兵驱逐海盗,成就几十年来没有的胜利,却只在俞大猷(身上实现),而俞大猷又并没有在海上有(捕杀海盗的)责任。这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了!我观察过去善于做将帅的人,能够多次取胜的原因,是(他们)都用(自己)平时训练的士兵,训练齐整而纪律严明,不只是那些士兵们意志坚强可靠而已;(经过有素的训练,)那些士兵们的眼睛已经熟悉了各种旗帜的颜色,所以指挥他们前进或后退就不会混乱,熟悉了各种钟鼓的节奏,所以击鼓鸣金命令他们进攻或停止就不会迷惑;又用丰厚的物质犒赏他们,杀牛宰猪,让他们痛饮成池的美酒,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士兵的欲望满足了,精神上安闲了,就想在战场上勇猛杀敌来效力主帅,就像在马槽中吃饱

20、了的马,嘶鸣腾踢想奋力奔跑,这样之后才可任用(这些士兵杀敌)。(俞大猷)所统率的几百个士兵,都是临时招募新近集结的,俞大猷连他们的相貌都不认识;岂止缺乏平时的训练、预先的纪律而已,他们对于领导和被领导的区分,还没明白。俞大猷又贫穷,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为士兵们买牛肉,买美酒,买粮食,来满足士兵们的口腹之欲,他都不能办到。只是靠自己身先士卒,与士兵们一起吃干粮,顶热风,冒巨浪,有时一天吃不上两顿饭,凭此和海贼格斗,却最终能获胜。先生果真有什么办法,能像这样轻易地得到士兵的拥戴,快速地获得成效吗?我知道原因了!用那些平素缺乏训练的士兵,却能让他们尽力杀敌的原因,是(俞大猷)用义气振奋他们罢了。用那

21、些供养不丰厚的士兵,却能鼓起他们的勇气的原因,是(俞大猷)用诚心结交他们罢了。我正想着拿这个问题问俞君,可是玄钟所的某千户等人来求我写一篇文章刻在石头上记下俞大猷的战功,就写下了此文来给他们。希望俞大猷不要认为我是个读书人,却喜好揣测谈论军事上的事。俞大猷的战功在临海的几个郡;可是只有玄钟所这个地方想记下他的事迹,是因为俞大猷在玄钟境内俘获海盗,他调发船只、士兵的许多费用,大多出于该境,可是俞大猷对人恭敬,为人廉洁,不扰害百姓,因此当地人尤其感激他。俞君名大猷,志辅是他的字,(他)由武举被任用为现在的官员。三、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16年10月,辽宁本溪

22、桓仁满族自治县农民王龙德,因酒后驾驶三轮摩托车回家,被当地交警查到,受到罚款1 500元、记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处罚。当了解到他家境特别困难,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的情况后,执法交警凑钱帮他交了罚款。交警大队获知这一消息,与王龙德结成帮扶对子,2017年春节前还组织大家捐款,为他送去5 700元慰问金。这一新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材料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交代了违法者农民王龙德酒驾被交警查到,受到罚款、记分和暂扣驾驶证的处罚。执法者交警大队获知王龙德家境特别困难凑钱帮他交了

23、罚款,并结成帮扶对子,为他进行了募捐。注意写作时要体现对此事件的看法和认识,文体要写成议论文。立意提示:执法者既要有法又要有情;公民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参考素材:(1)理论素材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淮南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2)事实素材三国时诸葛亮为了防止被魏军截断后路而急需大将守住街亭,以堵住魏军的袭击路线。马谡请缨前往。由于轻敌,街亭失守,马谡也狼狈地逃回了汉营。尽管不舍得,诸葛亮还是含泪斩了马谡。如若诸葛亮不斩马谡,就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军令状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又因为诸葛亮比较喜欢马谡,大将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实人情是大于军法的。由此以后,大将们想必会纷纷通过违反军纪来获得利益,蜀国也就离灭亡不远了。所以,诸葛亮在规则与人情中,只能选择尊重规则、稳定军心,即使“挥泪”也要狠下心肠斩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