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性测试 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2诗经甫田中曾这样描述齐国当时的农业状况:“无田(din,佃,治理)甫田(tin)(大田),维莠(yu,杂草)骄骄。”据此可以推知()A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B春秋时期出现了私田C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D诸子百家有轻农思想3董仲舒
2、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4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 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C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 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5“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6下列图片中,能
3、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 )A、 B、 C、 D、7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中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是Z-X-X-KA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传统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Z-x-x-k.ComC苏州丝织业中采用“计日受值” D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的产品超过官营手工业8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9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土地所有制
4、发生根本变化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 B C D10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烟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何时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11某同学暑期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夏朝的瓷器 商朝的青铜农具 唐朝的秘色瓷 北朝的青花瓷A B C D12“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诗句中这些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是()A对外出售B自我消费 C交纳赋税D捐赠礼品13198
5、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14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C强化了海禁政策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15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
6、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16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17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 )A手工业与
7、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 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18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19宋代大中祥符九年采纳广州知州的建议,“海外蕃国贡方物至广州者,自今犀象、珠贝、搡香、异宝听赍赴阙。其余辇载重物,望令悉纳州帑,估值闻奏。非贡奉物,悉收其税算。”并
8、且限制外国使团人数。这一政策的目的是A限制对外政治交往 B鼓励民间贸易C减少朝贡贸易损耗 D实行海禁政策20汉文帝五年(175年)贾谊指出,国家掌握货币“钱轻(购买力低)则以术敛之,重(购买力高)则以术散之”,“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有余)”, “官富实而末民(工商业经营者)困。”贾谊的论述,说明( )A政府既抑商又利用商业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政府通过重农抑商政策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C政府鼓励商业流通收取商业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1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
9、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A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 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22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
10、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保护商业贸易 B拓展殖民地 C传播天主教 D掠夺工业原料24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2515 世纪,在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亨利王子创办了专门的水手航海学校,从1418 年开始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1487 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10 年后达伽马继续向东航行抵达印度。葡萄牙的航海活动:是国家
11、支持的航海殖民活动为葡萄牙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推动了葡萄牙工业的迅速发展 体现了人类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A. B. C. D. 26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Z-x-x-k.Com()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A. B. C. D.2715世纪末,下图中卡里库特的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这位航海家是( )A
12、达伽玛B迪亚士 C麦哲伦 D哥伦布28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29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Z-x-x-k.Com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C
13、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30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31“面对海上航行的竞争者,荷兰联省共和国政府、阿姆斯特丹市及私人贸易公司于1602年创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图垄断印度与荷兰之间的贸易。”这家公司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有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C.英国与葡萄牙 D.英国与法国32“这一场的崛起分享着
14、昙花一现的荣耀,里斯本取代了威尼斯成为香料交易的贸易中心,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在美洲源源不断的金银资助下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君主。”这则材料描绘的景象大致出现于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二材料解析题(共三大题 33题16分 34题17分 35题19分 共5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西奥多舒尔茨传
15、统农业的改造材料二 根据口述资料证明,十六世纪90年代,山东一些地区有相当数量的“经营地主”,用雇佣劳动力经营农场。随后,十七、八世纪中,伴随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许多小农因“力农致富”而成为“庶民地主”。最近,一些学者更用明清档案馆所收藏的清代刑科题本中的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农业中雇佣关系发展的证据。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材料三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房舍”。(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形态?(2分)什
16、么时候出现的?(2分) “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指的是这一经济形态的哪一特点?(2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出现了怎样的生产现象?(2分)导致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二中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原因。(6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主与法制的发展。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
17、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陈志武金融的逻辑(1)请从材料一的三幅图中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威尼斯的原因。(4分)并以英国为例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5分)(3)结合上述历史材料
18、,概括货币(政策)变化与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2)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二 “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
19、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材料三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连同其全部船具、枪炮和附属物件)亦应一并没收。航海条例(1651年10月)材料四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
20、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请回答:(1)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除哥伦布外,还有哪些人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过重要贡献。(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3分)(4)概括材料四中关于“世
21、界历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的依据。(2分)2015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性测试 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面对土地的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因此选择C。B、D选项和题意无关,因此排除。地
22、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形式。因为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私有土地,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排除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土地私有制2B【解析】试题分析:“无田甫田,维莠骄骄”反映了无人治公田,公田里杂草丛生,与战争频繁无关,故A项错误;“无田甫田,维莠骄骄”主要是大家治私田不治公田的缘故,故B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各国变法有关,故C项错误;诸子百家有轻农思想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
23、存在。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可以自由买卖。所以导致“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象。A项指的是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与材料无关;C、D不是主要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4C【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灌溉工具是翻车,故A项错误;翻车主要应用于中原地区,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坎儿井,故B项错误;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但并非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D项错误。翻车是三国时期发明家马钧发明的,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24、其所盛种粒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其描述的是一种播种的工具,B项是耧车,是西汉时发明的一种播种工具。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掌握情况。依据所学可知,骨耜主要是商周以前的生产工具;耦犁出现在西汉;唐朝的时候,为便于水田的耕作,江南地区出现了曲辕犁;为提高灌溉效率,出现了筒车。所以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唐代农业发展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时间限定词“明清时期“应指的是17世纪初,这个时期,欧美各国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同时期的
25、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最初在丝织业中心的苏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选项符合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资本主义萌芽8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关键信息“妇织、儿锄”可知,诗中反映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A、C、D项都是小农经济的特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在明中后期出现的。所以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小农经济9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工具和牛耕使用,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自耕农出现;商业发展方面,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一些
26、经商致富的大商人。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排除,项正确,所以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表现1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大额交易使用银两”的信息说明最晚应该出现在明朝,白银在明朝才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业的发展11A【解析】试题分析:瓷器发明于汉代,所以在夏朝是不可能出现瓷器的,因此为赝品。青花瓷雏形出现于唐宋时期,元代发展成熟,所以北朝也不可能出现青花瓷,因此为赝品,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12
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意可知,“绢帛绫绸叠满箱”,但主要用途是“裁剪做衣裳”,做给公婆和丈夫穿用。所以满箱的绢帛绫绸的用途是自我消费,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中国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13C【解析】试题分析:荷兰商业殖民帝国的侵略扩张是在17世纪,对应中国史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此时景德镇青花瓷已成熟并外销。故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Z-x-x-k.Com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1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28、A、B、C只是直接影响。而D是深远影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故本题选D。考点:商业的发展15C【解析】试题分析:商人实际上的经济地位远比一般农民优越,与“有效提高”不符,故A项错误;“抑商人而存商业”,重农抑商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但古代中国商业一直在发展,与“成功地抑制了”不符,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与“退私商而进官商”相符,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并不能“支持这一观点”,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
29、的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表述在明朝时期出现富商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的现象,这表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显现出近代化的端倪,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题干中虽有“吾衣食于主人”,但是依附性强不能体现,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政府压制商业的描述,排除D项。Z-X-X-K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17B【解析】试题分析:“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以织助耕”体现自然经济中的“男耕女织”的特点。妇女在农闲之际,纺织棉布,投入市场,反映出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B项正确;A、D材料没有体现;C项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
30、出现雇佣劳动关系,材料也没有涉及。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18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可知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B符合史实和题意。材料没有提及“饥民流离失所、动荡不安、“官商勾结”,排除A、C。中国大量使用机器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1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没有显示出限制对外政治交往,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对待民间贸易的态度
31、,故B项错误;对蕃国所贡物品予以估值而后进行上奏,以备进行赏赐参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朝贡贸易的损耗,故C项正确;海禁政策是在明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朝贡贸易Z-X-X-K20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钱轻(购买力低)则以术敛之,重(购买力高)则以术散之”是主张国家调节货币流通数量以平衡物价,“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有余)”,“官富实而末民(工商业经营者)困。”则是主张用来监视市场,用来调节盈亏,用来收取盈余,那么官府富足而工商业者贫乏。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商业税与材料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
32、没有松动,故D项错误。21B【解析】试题分析:钱穆认为导致对外战争常无所利的根源是国内贸易可自给,国外通商非必需,说明我国的封建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B。其它选项与题意无关,均排除。故选B。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小农经济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兼并,政治动乱,水旱灾荒),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项正确。“稳定性”与材料无关;C项与题意不符;D项片面。故选B
33、。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从材料信息“欧洲商人”“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中可以得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商业贸易;拓展殖民地也是为了经济利益;传播天主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推动西方国家掠夺工业原料,与材料中“16世纪”不符。所以答案选A。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24D【解析】试题分析:全球商品流通与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故A项错误;区域资源优势互补与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与该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
34、关,故C项错误;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亚非拉美许多地区成为其原料产地,因而生产单一经济作物,形成单一经济,故D项正确。25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航海活动与工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所有带的选项都不正确,即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2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新航路开辟之后大量白银涌入中国市场,是因为其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的手工业产品,还有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购买能力低,也会导致资金的流入而不流出,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晚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排除项,古代冶金技术先进
35、,排除项,正确的选项是C项。2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达伽玛是葡萄牙探险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人,他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印度的卡里库特,所以题目中的航海家正好是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达伽玛 28 D【解析】试题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抓住时间1618世纪。结合所学我们知道17世纪的荷兰是最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海上马车夫”,到18世纪,因为英国航海条例的颁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国海上航运业迅猛发展,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殖民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葡萄牙是16世纪的海上强国,故排
36、除A、B项。C项错在顺序颠倒,不符合材料本意。故选择D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2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事黑人奴隶贸易”,“赚了76万英镑”,体现了殖民掠夺,“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 “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说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故选择B项正确;A项中的世界殖民霸权、C项中的世界市场、D项中的工业革命都无法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故排除。故选B。Z-X-X-K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37、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内容可以判断英国能够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取代最后胜利凭借的最主要因素是其发达的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的巨大成就,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是当时英国和荷兰两国的共同特征,D项英荷战争爆发时英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故选C。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在1588年英国已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自此西班牙开始衰落,故本题A、B错误。因为法国崛起于18世纪,此时荷兰的竞争对手只可能是葡萄牙和刚崛起的英国,故本题选C,D错误。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材料反
38、映的是西班牙取代了(威尼斯)意大利的商业贸易中心地位,这与新航路开辟有关。在16世纪时随着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本题选D。A、B时期尚未开始新航路开辟。C时期末期新航路开辟刚开始,此时尚未实现重心转移。考点:新航路的开辟Z-x-x-k.Com二材料解析题33题(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分)春秋时期(2分) 特点:精耕细作(278D分)(2)现象: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农场(或资本主义萌芽在农村出现)(2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分)(3)原因: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购买力低。(4
39、分,答对两点即可)34题(1)趋势:从贝币到金属货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多样性到统一性;从笨重到轻便;从自然属性到国家统一发行。(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5分)(2)原因:战争开支增大;王权受制约;政府向民间借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4分)影响: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做了准备;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制度革新奠定基础;促进民主法制的进步;(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3)关系:货币(政策)的正确调整有利于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新兴经济的兴起,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2分)相反则会带来社会危机(1分)35题(1)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
40、累,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达伽马,麦哲伦(2)(6分)影响: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的疾病传Z-X-X-K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任答3点即可,每小点2分)(3)(5分)主要内容: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1分)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1分)直接影响: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2分)引发了英荷战争。(1分)(4)(4分)材料三: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