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80956 上传时间:2024-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遂川中学2020届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出卷人:桂贤娟 审题人:谢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2.史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

2、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 ) A.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B.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C.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D.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3.秦始皇在平定长达九年的长信侯嫪毐叛乱后,深深地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A.最先废除了分封制 B.亟须进行官制改革C.郡县制推行的原因 D.君权受到权臣制约4.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这一过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郡

3、县制己经成熟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分封制完全瓦解 D.郡县制已初现端倪5.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6.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未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

4、大辅官的设立( )A.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 B.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C.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 D.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7.下图可说明中国古代( )A.科举选官是官僚的主要来源B.懦家思想塑造悠久文化传统C.家族是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D.国家社会结构具有稳定性8.中国传统社会原本是在“家”与“国”的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及利益调整下波浪式前进的。唐中期以后,“国”依靠“家”实现对基层社会的统治,从以法家“治理模式”为主,到以儒家“控制模式”为主。引起这种转变的制度建设是( )A.内阁制的实行 B.科举制的发展 C.行省制的推行 D.宰相制的废除9.元朝行省官员通常有丞相、平章、右丞

5、、左丞、参知政事等,分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另外,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体现民族平等 C.实现地方分权D.加强中央集权10.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指出,在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两朝的实录中,甚至连“内阁”这个名称都找不到。这表明( )A.朱棣设立内阁的记载不成立B.官修史书刻意隐瞒历史真相C.此时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D.内阁未能参与朝政不被记载11.我国古代王朝的中央机构经历了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是( )A.提高政府的办

6、事效率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本B.弥合君权和相权间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C.强化君主集权是古代政治变革的最主要内容D.政治制度的完善只能在于其不断自我的改革12.有些学者认为,(雅典)任何“非专制政治制度”只能通过每个公民都参与的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方式来实现。不管是传奇的斯巴达立法者吕库古,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构建其理想的城邦时都强调城邦的公民人数不能太多。这些学者认为“非专制政治制度”存在的基础是()A.轮番而治 B.圣贤明君 C.小国寡民 D.抽签选举13.梭伦在当选首席执政官后曾说:“在雅典做不过一日的僭主,然后我被剥皮,我的后代被消灭。”此言论反映出当时雅典( )A.民主秩序得到拥护

7、 B.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特权阶层基本消亡 D.民众仇视统治阶层1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深刻意识到:雅典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兵源和财源问题,扩大雅典公民权势在必行。这从侧面印证了古代雅典( ) A.开放公民权主张占据主导地位B.政治体制弊端不断暴露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缓和D.少数政客左右政治局面15.“对罗马人来说,法律是社会的基石,它对公民基本权利和合法权利很重要,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这种民法尤胜于刑法的法律形式一直都很重要。” 这表明( )A.罗马法保障每个罗马人的利益B.罗马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罗马法是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D.民法的社

8、会重要性比刑法大16.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17.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A.推动了贵

9、族政治发展 B.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C.反映了英国具有民主传统 D.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18.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本是一次宫廷政变,却一直被史学家定性为一次“革命”。这主要是因为这次政变( ) A.结束了英国君主的统治权力B.最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C.根本改变了英国的社会性质D.使国家权力结构发生质的变化19.18671869年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中被修正的共17项;18801885年在议会中被修正的政府议案仅11项;18961900年只有一项政府议案被修正。这说明英国( )A.民主政治趋于完善 B.内阁权力不断扩大 C.权力中心发生转移 D.行政效率日益提升20.在美国制宪过程中,一些州

10、代表说:“我们从来不是独立的州,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州(独立)与它们的支持者在其主权思想中过于沉迷了。”这些代表( )A.主张州与联邦分享权力 B.呼吁州权高于联邦权力C.强调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认识到联邦制的局限性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有冗长发言、阻挠议事的权利,即参议院中反对某项议案的少数派为了阻挠、延缓该议案的表决,通过不停地演说、辩论使拥护议案的多数派难以达成一致来终止辩论或付诸表决。这一制度设计( )A.是对少数派权利的制度性保护B.使立法程序更加冷静与理性C.导致两党对垒,行政效率低下D.体现了对众议院的制衡原则22.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

11、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 )A.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 B.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C.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 D.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23.在清末有识之士的眼中,“夫外人之敢于圈割我土地,剥削我膏腴,监督我政权,刍狗我土庶者,以我无国民故也”,“且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这反映出( )A.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B.民族危机使民众普遍觉醒C.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D.清廷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忧虑24.中国的现代化中

12、说:“各大条约口岸西方化的花花世界及其变革趋向,始终不过是浮在中国社会和传统深川激流上的飘零物,只有当中国内地开始觉醒之时,真正的变革才会到来。”这说明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A.成为列强侵略内陆的基地B.深刻影响中国近代社会变革C.导致了内陆地区的动荡D.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5.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B.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26.天朝田亩制度规

13、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废除买卖婚姻。太平天国曾提倡“一夫一妇”制。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仍沿袭历代帝王的妃嫔制。这说明太平天国( )A.政治主张具有矛盾性B.坚持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C.不具有反封建的意义D.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27.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曾经被称为“三次革命高潮”,是晚清政治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研究逐渐由政治史领域向社会史、文化史等研究领域渗透与扩展。这一变化说明( )A.关于“三次革命”的史料越来越多B.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视角日趋多元化C.历史研究现点出现了顛覆性变化D.否定政治运动历史作用的倾

14、向出现28.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鲜明特点:它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 ) A.反映了当时中国内外形势的严峻B.与近代欧洲国家的人文思潮相对立C.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使命决定的D.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29.苏联驻华顾问团的翻译曾这样形容广州的情形:“眼前浮现出无数集会和游行的场面那是火热的革命时代,群众乐于参加革命运动广州是能够进行这类活动而不必担心遭到 镇压的唯一地方。”材料描述的广州处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30.1928年湘南

15、暴动期间,“在分土地以前,农民藏匿土豪劣绅,到分配土地以后,农民都不藏了,并且看见土豪劣绅即抓,抓到就杀惟恐敌人之到来使他们不能稳定所分得之土地。” 这说明(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开始实践B.土地公有的所有制形式已得到确立C.土地改革鼓舞了农民反封建的热情D.土地革命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31.1937年2月,蒋介石提出“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 “开放党禁” “实行政党政治”:1937年12月,他又说:“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此时对共党应放宽,使之尽其所能也。”这反映出蒋介石( )A.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B.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C.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D.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曰32.

16、“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 ) A.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D.三大战役已经取得胜利33.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筒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B.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C.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34

17、.史学界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主要的依据是( )A.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 B.是资产阶级挽救中国的首次探索C.首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D.辛亥革命取得民主革命的重大成果3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36.遂川人民曾传出这样的民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

18、掌政权”。这首民谣可能流行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7.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上将,132师师长赵登禹上将,9军军长郝梦龄上将等8位上将。下表是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1937年1938年1941年1942年阵亡人数12513024921314495187719A.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B.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胜利的唯一核心力量D.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38.下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张漾兮发表在1945年10月24日自

19、由漫画画报的漫画小距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 )A.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B.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的合作D.北平和谈的即将破裂39.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主要阐明(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致性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C.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D.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40.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

20、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题22分,第42题18分,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第六十八条 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

21、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德意志帝国宪法材料二 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由于权力分立“把具体不同的、在合法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为统治权力的职能,交由不同的官员去行使,使得在涉及若干官员的事务上,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妥协,才能合法地形成法令”。如果各利益代表对他所代表的利益抱有过分强烈的感情而不容任何妥协的话,作为这些利益代表的集合的议会,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团结的中心,而且很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发源地。 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

22、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政治妥协现象出现的原因。(9分)(3)根据以土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对你的启示。(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6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6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