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749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发布》2022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时空观念概念释疑: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课标要求: (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4)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课标解读:课标提出了五点要求。前两点是认识层

2、面要求,要求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后三点是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一是时序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 。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是认识历史的方法。真题精练1.(2021全国卷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答案】B【解析】“善书”由士绅编撰,内容多是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

3、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这体现了儒家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价值观,而广泛流行于明清时期,说明是在强化主流价值观,故选B项;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是在南宋末年得到确立的,而不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明清时期官方意识形态就是理学和心学,上述现象恰恰是在助推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排除C项;“善书”的内容侧重于宣扬儒家主流价值观,所以是在强调儒家经典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而不是冲击,排除D项。2. (2021全国卷34)青年时代的普朗克曾被告诫,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1900年,物理学家开尔文也断言:“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由此可知在当时( )A

4、物理学领域的问题已全部解决 B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思考尚未开始C经典物理学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D量子力学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可【答案】C【解析】“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说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相对完善的权威,是不会被突破的,故选C项;“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说明还有些小问题没有解决,A项中的“全部”说法不符合史实和材料,排除A项;1900年普朗克已经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排除B项;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20年代才建立的,D的说法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3. (2021全国卷28)1861年,慈禧发动政

5、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答案】A【解析】慈禧太后在1861年以“不能尽心和议”作为处置政敌的理由,说明慈禧太后主张与西方列强“合作”,而英国报刊的态度表明会支持清朝政府,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将会使得太平天国面临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故选A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

6、涉及到慈禧太后和英国报刊两个角度的信息,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只能与慈禧太后的措施相关,所以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排除C项;题干信息使得我们可以推论出中外反动势力将会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并不能表明中国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排除D项。4.(2021全国卷35)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 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答案】A【解析】19301931年政治美国经济大危机持续进行,所以纽

7、约市儿童餐厅提供了更多的廉价午餐给孩子们,香烟产量剧增是为了满足人们麻醉自己的需要,穿着整洁西装的人沦为了街头兜售苹果的商贩,这些现象都表明危机依然在持续加深,故选A项;19301931年危机的持续进行,会使法西斯势力盛行,社会矛盾加剧,而不是缓和,排除B项;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从1933年开始实行的,新政取得良好成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福利制度是在二战后逐步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5.(2021天津卷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8、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答案】B【解析】明初中书省总管天下文治,没有对其权力进行制衡,导致丞相擅权,故选B项;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君主独揽国家大权,不受限制和约束,且其在明朝之前已经逐步强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6. (2021天津卷11)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

9、说明苏维埃俄国( )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 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 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答案】A【解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即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内部的矛盾,故选A项;“消失”说法错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立依然存在,排除B项;苏维埃俄国的政权基础没有变化,仍是无产阶级,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建设道路探索已经突破,排除D项。7. (2021天津卷13)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

10、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 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答案】B【解析】据材料“1943.7”“1943.9”可知,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与美英进行秘密谈判,1943年9月,意大利向盟国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故选B项;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45年10月,联合国才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8.(2021广东卷2) 汉代设尚书台

11、,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 皇权旁落B. 相权转移C. 地方权力削弱D. 行政效率降低【答案】B【解析】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9.(2021广东卷8)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

12、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 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 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D. 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阶级分化不充分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可得出,中共三大认识到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认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受到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压迫,因此要调整策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A正确;B项是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要统一认识,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要联合开展国民革命,而不是扩大阶级基础,排除D。10.(2021广东卷15)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

13、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 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 完善新经济政策D. 冲破西方技术封锁【答案】A【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是为了适应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工业化培养人才,故A正确;B项错在“普及”,故错误;随着1924年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慢慢废除,故C错误;冲破西方技术封锁不是其目的,故D错误。11.

14、(2021 山东卷3)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应该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主要产粮区应该是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关中地区,排除A;宋元和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D。12.(2021 山东卷7)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1913

15、1921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此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中国的海关征收额一路走低。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海关税收急速增长。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可知,一战前后中国的海关税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BCD都与这一趋势不符,排除BCD。13.(2021 山东卷15) 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A. 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 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16、D. 构建政治经济体化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知,不结盟运动成立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的宣言,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致力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B;不结盟运动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合作,排除A;根据不结盟运动颁布的一些列宣言可知其并不单单是为了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还是为了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C;不结盟运动的目标并非是为了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14.(2021北京卷3)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宋代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

17、相关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A. B. C. D. 【答案】C【解析】由图示材料可知,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唐末五代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所以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正确;由图示材料可知,榷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可知该地区东部经济比西部更繁荣,错误;五代十国至宋初将很多税场升为县,朝廷派遣官吏到此治理,说明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正确;因为符合题意,所以C项正确;因为错误正确,所以排除A项;因为错误正确,所以排除B项;因为错误,所以排除D项。故选C项。15.(2021北京卷5) 以下材料为四位

18、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告诚军机处切勿泄密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A. B. C. D. 【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及所学知识可知,中涉及的官职出现在宋朝,所以是宋朝;由材料“告诚军机处切勿泄密”及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帝时期,所以是清朝;由材料“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及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所以是西汉;由材料“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及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被尊称为

19、“天可汗”,所以是唐朝;所以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项正确;因为在之前,排除A项;因为在之前,排除C项;因为在之前,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1北京卷6) 读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贸易中心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最早开埠的汉口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A. B. C. D. 【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可知,当时主要的通商口岸,尤其是东南地区,贸易往来频繁,说明当时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从地理范围看,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C项正确;香港不属于通商口岸,而且汉口并不是最先开埠的地方,排除A、B、D项。故

20、选C项。17.(2021北京卷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国共两党在广州发动北伐战争毛泽东在中共五大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说法正确;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说法错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说法错误;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C项正确;说法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8.(2021北京卷12) 18世纪,英国

21、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 )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A. B. C. D. 【答案】B【解析】18世纪以月光社为代表的科学社团的出现,成员主要是技术人才或者商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影响力较大,这些团体的出现和活动有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正确,B项正确;当时是蒸汽时代,错误;自然

22、科学兴起的标志是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错误。排除A、C、D。故选B项。19.(2021北京卷15)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A16世纪,葡萄牙占据了好望角、马六甲、澳门等地葡萄牙垄断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B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C19世纪,德国开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航线,还与美国缔约通商标志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23、可知,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葡萄牙没有垄断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排除A项; 17世纪中叶,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B项时间错误,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1 湖南卷7) 据如表可知,当时中国( )1867

24、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1867年1894年数量货值(海关两)数量货值(海关两)铁113,441(担)264,5031,185,411(担)2,467,590锡33,502(担)582,14697,008(担)2,046,897火柴79,263(箩)71,3846,615,327(箩)1,638,931煤113,430(吨)992,649486,295(吨)3,21,343糖186,176(担)754,6091,823,890(担)9,507,153A. 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B.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D. 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答案】D【解析】

25、从1867到1894年,材料所列进口货物数量大幅度上升,说明这一时期,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海关并不能有效维护本国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中国海关也随之半殖民地化,这一时期列强逐渐把持中国海关,因此出现题干所列现象,说明海关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正确;题干只有进口数据,没有出口数据,无法得出入超结论,排除A;B是甲午战后的史实,排除;甲午战后尤其是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排除C。21.(2021 湖南卷10) 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 )A. 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B. 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6、的逐步建立D. 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答案】B【解析】根据图1中的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入侵上海、中国守军坚守四行仓库及中国军队转移路线等信息,可得出,图1反映的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结合所学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积极抵抗,其中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根据图2中的中国军队进攻方向、投入战斗的军队番号120师和129师及作战区域为晋察冀地区等信息,可得出,图2反映的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自1938年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改变了侵华策略,积极进攻国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此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

27、战场。由此可知,从图1到图2,反映了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主转变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为主,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使中国的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这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故C项错误;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发生在1945年,这与材料世间不符,故D项错误。22.(2021湖北卷5)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A. 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 测绘技术世

28、界领先D. 水利修防管理优化【答案】D【解析】分段筑堤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这是管理优化的表现,D项正确;“已被根治”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当时测绘技术世界领先,排除C项。故选D项。23.(2021湖北卷14) 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变化反映出( )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A. 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 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C. 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 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二战期间美国的军火产值显著增加,到1944年达到峰值,说明的是美国军

29、事优势逐步确立,A项正确;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是在1942年,排除B项;冷战是在二战结束后出现的,排除C项;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24.(2021湖北卷16) 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A. 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B. 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C. 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D. 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在小说中表达的主张是以使用民族语言为荣,以使用非本民族的英语为耻,这体

30、现了阿契贝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A项正确;作者主要表达了民族文化情绪,并不是在批判殖民经济霸权和对大国政治对抗不满,排除BD项;根据“在伦敦街头”等可知表达的不是国家日渐开放,排除C项。故选A项。25.(2021辽宁卷16) 如图中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盟成员国示意图。符合欧盟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奥地利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7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加入欧盟;2020年英国脱欧C项正确;A、B、D项排序有误,排除。故选C项。26.(2021全国卷42)阅读材料,完

31、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图5 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 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结合明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相关知识,史老师标出了以下六个卫所集中分布于区域。示例一在京师周围设置卫所,见图中处。理由:(1)历朝历代,为了维护都城政治安全,均在都城附近布置重兵防守,明

32、朝也不例外,如在天津设置重兵,天津过去被称为天津卫。(2)对明朝统治构成重大威胁的主要是来自于蒙古高原的蒙古族,明成祖时期迁都就是出于军事目的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防御。(3)明中期,蒙古与蒙古族的瓦剌部发生冲突,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军队曾兵临北京城下,使明朝统治出现了一次严重危机。综上,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京师安全,在京师周围设置卫所,布防重兵。示例二在南京附近设置卫所,见图中处。理由:(1)明朝最初建都于南京,是后来北京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明政府出于维护南京政治稳定目的,在此设置卫所,布置重兵。(2)南京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之处,是大明王朝财源通道的重要枢纽,为了保证江南财税收入、生产生活物资源

33、源不断运送到北京,明政府必然在南京设置卫所。(3)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为了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明政府在南京及其下属苏杭地区设置卫所。综上,明代政府设置卫所军事驻防点,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关系密切。示例三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卫所,如图中处。理由:(1)明初,统治者担心沿海民众勾结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实行海禁政策的同时,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置卫所,加强军事防御,如图中处。(2)明成祖时期,西南地区两个土司叛乱,明政府在平定叛乱后,开始改土归流,并设置卫所,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如图中处。(3)蒙古族的瓦剌和鞑靼对明朝构成了严重威胁,明政府在与其交界地区设置卫所,以加强防范,如图

34、中处。(4)明后期,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力量发展壮大,给明朝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明政府设置卫所以加强对建州女真的防御,如图中处。总之,明朝卫所设置,很好的诠释了明朝政府面临的军事形势和实施国防政策。【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旧教材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基础知识做依托,等于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图文信息进行现场学习和思维构建,考查考生再学习的能力。首先,考生要明确什么是卫所,这从题中所给的文字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可以获得,明确卫所实际上是军事组织,卫和所分别是上下两级防区,布置在要害地带。然后,

35、考生需要结合题目所给的信息来画出一处卫所集中分布区域。所画区域应该符合题干中要求的“要害地方”、“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所以思路就是分析与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相关的要害区域。据此可以得出,卫所分布集中的区域主要有四类:都城、元朝残余势力附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遭受外来侵略的边疆地区。明朝的都城附近应该是一类,因为是皇宫所在地,也是政治经济中心,当然也是国防要地,所以可以画在明朝先后两个都城中的一个(南京或者北京)附近;另外,明朝是灭亡了元朝才建立的,所以北部与蒙古族交界地带(大约长城一带),应该是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的要害地带,设立卫所有利于保护北部边境安全,也

36、保护我国的农耕经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区域,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的统一,会设置集中分布的卫所;还有就是容易遭到外来侵略的地区,比如东南沿海地区,既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也是明朝曾遭受过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防安全,会设立集中分布的卫所。最后,就自己所画的卫所集中分布区域说明理由,注意表述符合明朝史实,且与题目所涉及到的“要害地方”、“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相关就可以。27. (2021全国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图6 图6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从图

37、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参考示例一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主题: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2分)阐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年幼的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自己的军队.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出路。之后,党领

38、导秋收起义受挫后,转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由于王明左倾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8分)总之,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不断走向成熟,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2分)参考示例二会议: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主题: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适时调整方针政策。(2分)阐述: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39、总方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出路。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并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积极推动全民族抗战的实现。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工作的中心,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8分)总结: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国情出发适时调整方针政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分)【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0、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考生要注意阅读历史地图及其中的党的重要会议的相关信息,根据自己所学和熟悉程度选择其中的两次会议,并提取出一个有关党的发展的观点,鉴于篇幅原因和考试时长限制,建议考生选择临近的且自己比较熟悉的两次会以为好。如,选择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可以提取的观点是:从一大到二大,中国共产党逐渐认清了中国的国情;选择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可以提取的观点是: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选择中共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可以提取的观点是:从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等。然后,考生需要结合所学党的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及其

41、发展,来分析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也就等于总结出了这一发展过程中党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最后,总结陈词,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也可以升华或者深化自己的观点,如: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国情出发,为了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利益,调整自己的革命策略和斗争方式。28.(2021 山东卷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足迹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瑞金: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苏区(强调政

42、权)遵义: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延安: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共七大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北平: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筹建,开国大典等【解析】可从图片中看出,其足迹包括江西瑞金、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等地,因此可选择其中一些地点进行概括说明。如瑞金: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苏区。遵义: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

43、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等。主要是分析概括这些地方所发生了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29.(2021北京卷20) 考古与历史材料一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司马迁写史记时曾遍访古迹,晋唐时期发现的石鼓等古物,也受到当时学者的关注。北宋时期,金石学成为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古器物“明其制度”“正其文字”“补经传之阙亡”。清代金石考据之风更盛,在鉴别、分类及文字考证等方面多有成就。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特征的近代考古学在欧美建立。20世纪20年代,田野考古方法引入中国,以殷墟发掘为代表的近代考古

44、发现促成其与金石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的工作是以考古资料来阐明中国古代文明”,建设“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成为新时代的使命。材料三 中国考古百年成就(部分成果)示意图(1)简要说明中国考古学对金石学的继承与发展。(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3个视角,简述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的贡献。【答案】(1)参考答案要点继承:金石学是考古学的前身;二者都以历史研究为目标。发展:考古学使用了田野考古方法;研究的主要对象从青铜器和石刻转变为考古发掘资料。 (2)参考示例考古成果有助于研究中外交往。位于陆上丝路的敦煌悬泉置邮驿遗址和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为研究汉

45、至唐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南海1号”沉船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材料。【解析】(1)继承:根据材料“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可归纳出金石学是考古学的前身;根据材料“北宋时期,金石学成为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古器物明其制度正其文字补经传之阙亡”可归纳出二者都以历史研究为目标。发展:根据材料“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特征的近代考古学在欧美建立”可归纳出考古学使用了田野考古方法;根据材料“以殷墟发掘为代表的近代考古发现促成其与金石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可归纳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青铜器和石刻转变为考古发掘资料。(2)贡献:根据材料信息“中国考古百年成就(部分成果)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古成果有助于研究中外交往。如位于陆上丝路的敦煌悬泉置邮驿遗址和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为研究汉至唐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南海1号”沉船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