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745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11-12学年高一地理: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鲁教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2图中、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湿热 B干热C干旱 D高寒解析:第1题,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纬度(即温带大陆)沿海平原地带,所以A、B、D正确;其中是我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是西欧和美国东北部,是发达国家。所以C项的描述不正确。第2题,是北非撒哈拉沙漠,炎热干旱;是亚马孙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是南极大陆,寒冷干燥;是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带。根据分析,本题的答案应该是D。答案:1.C2.D

2、读我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祖国大陆地区的数据,回答35题。总人口(万人)014岁(万人)1516岁(万人)65岁(万人)十万人中具大学程度人数(人)城镇人口(万人)第四次11336831618754016349142229736第五次129583289758879888103611456843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其变化比率最明显的是()A青壮年人口B老龄人口C十万人中具大学程度人数D城镇人口4有关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速度快B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C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资源需求量大D每年净增人口多,对环境压力大5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

3、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轻就业压力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A BC D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10万人中具大学程度人数第四次人口普查是1422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是3611人,变化的比率最大。第4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但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量多。第5题,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减轻就业压力起不到明显的作用。答案:3.C4.A5.C6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因素表示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

4、要因素。(2)图中B因素表示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_的变化。(3)图中的C因素表示人口的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4)图中E因素表示_,其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5)图中D表示_,目前对D的估计,全世界大约是100亿左右,中国大约是_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其估计结果。具体分析如下:答案:(1)资源(2)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3)受教育水平和消费水平(4)经济发达程度(5)环境人口容量16一、选择题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相关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曲线反映出的地区

5、可能是()A长江流域 B非洲东部C德干高原 D刚果盆地2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解析: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海拔在1000米左右,结合选项可知该地为东非高原。因该地为热带地区,海拔400米以下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答案:1.B2.A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35题。3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变大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

6、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 BC D4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进程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 BC D5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最恰当的是()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顺其发展即可解析:环境容量是生态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只有维持生态平衡才能为人类生存提供保障。人口数量不超过环境容量,才能维持环境的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应该兼顾。答案:3.B4.A5

7、.A读表示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三项指标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示意图,其中a点代表20世纪70年代的相关情况,b点代表20世纪90年代的相关情况。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68题。6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下列数据有降低趋势的是()A粮食总产量 B人均粮食占有量C耕地面积 D粮食单产7下列关于西部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决定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重要指标是现实人口数量B目前,该地区人口的资源消耗量已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C根据对第6题的相关判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粮食单产的提高,该地区环境承载力会不断提高D通过采取科学

8、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8根据该地区的现实情况,对未来5年的发展,有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请根据你对上图相关信息的理解和对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了解,判断下列建议可行的是()A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粮食产量B现有工业逐步向以技术指向型为主的方向调整升级C向西部地区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同时带动该地区的快速发展D加强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解析:由图可知,从70年代到90年代,此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较多,粮食单产有所降低。环境承载力不同于环境容量,它是指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多用于研究

9、某一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承载力也会相应提高。答案:6.D7.D8.D(2011年广州高一检测)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910题。9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

10、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10有关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解析:西北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小,与气候干旱等自然条件有关,也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因素有关。其中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其关键因素。答案:9.B10.C(2011年临沂市高三调研)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1112题

11、。11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1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解析: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

12、减轻环境负担。答案:11.C12.C二、综合题13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阅读表1和表2,回答有关问题。表1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海拔/m200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4800人口数量/万人73345.119427.88647.510037.11590.8比重/%64.917.27.68.91.4面积数量/万km2144.597.2162.5239.9315.9比重/%1510.216.92532.9表2我国人口水平分布状况距海岸的范围(km)1 000人口密度(人/km2)10048.835.05.2(1)阅读表1,简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国经

13、济发展的影响。(2)分析表1,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_人/km2。(3)表2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_。分析其成因。解析:本题以我国人口的垂直、水平分布状况考查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由表1可知,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但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由表2可知,人口密度由沿海到内陆递减,这是因为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等。答案:(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耕地资源不足。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2)平原508(3)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14读材料,回答下列

14、问题。材料1: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材料2:见表1、表2。表1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hm2)森林面积(hm2)淡水(m3)0.10.12000表2某地区现有人口及资源总量人口(万)面积(km2)耕地(hm2)森林面积(hm2)年径流总量(有效)(m3)820016万920万800万2000亿材料3: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

15、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_。(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森林人均量低于最低标准,所以是目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建设都将会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人均量有可能低于最低标准;解决措施一要少占耕地,二是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三还要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多少与人才没有必然联系。答案:(1)森林耕地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2)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发展我国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但人口多也会带来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只有发展经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的优化,建立良性人地关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