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色专题助考系列(五)一、选择题常失分的 3 大易混点易混点一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区别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易混点二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
2、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易混点三 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不结盟运动欧共体、日本性质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
3、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宗旨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西欧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形式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选择题易混专练1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 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4、)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D 从材料“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说明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材料所说的“1917 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应该是指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实际掌握政权,无产阶级并未取得政权,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是指十月革命,故 B 项错误。C 项与题干无关,排除。2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道:“美国采取措施以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这也就是保护美国的安全它就是保护自由!”为此,美国首先采取的措
5、施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发动局部“热战”D成立北约组织A“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杜鲁门主义,题中的“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体现了这一观点,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针对帮助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等体现了“冷战”下局部地区的“热战”;北约组织是美国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在题中均没有反映,故 B、C、D 三项错误。3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促进自身发展B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欧洲的
6、国际地位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A 从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根本目的)是“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促进自身的发展”,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虽然是欧共体发展的目的,但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二、非选择题常考的 2 大命题点命题点一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由空想到科学(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2)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从此
7、,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现实(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1917 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3由一国到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4由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
8、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吸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实施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命题点二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时间特征表现二战后到 20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雅尔塔体系确立,“冷战”开始,“北约”与“华约”形成20 世纪 70 年代两极格局动摇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兴起20 世纪 90 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华约”“经互会”解散,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多极化趋势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向多极化发展的
9、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又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非选择题规范解答例(2014广东高考)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二(20 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 1950 年拍摄的一部
10、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 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 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6 分)(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
11、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 分)【解答规范】第一步:审清设问第二步:获取信息第一小问小农经济的特征结合小农经济的含义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抓关键词句,从“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的信息可概括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从材料“所食所衣”“所用”等信息,可概括出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为主。第三步:规范作答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 分)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4 分)第一步:审清设问第二步:获取信息第一小问材料一、二作为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的史料,可从史料的客观真实性、全面性等角度来分析其局限。第三步:规范作答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 分)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2 分)第一步:审清设问第二步:获取信息图画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析相关文字等信息。第一小问通过概括材料三、四中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美国拍摄电影”“苏联某杂志”与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国际格局是两极对峙。第三步:规范作答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8 分)国际格局:两极对峙。(2 分)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