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针对训练1:(2011年海南单科)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C。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
2、的特权。备选题(2011年沈阳质检)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这表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宗法制理解正确的是()A是维系西周等级制度的有效工具 B与分封制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C表现了传统政治中较高理性成分 D按照地域远近来区别亲疏关系【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宗法制则以注入了特定内容、贯彻了崭新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礼乐制度也是等级制度,正是对于这个严密的宗法等级网的强调和固定。结合题干,C项的理解更为准确。家国一体,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皇位继承方面的
3、政治动荡,发挥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表现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较高理性成分。针对训练2:(2011年广州二模)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解析】B。宗法等级的范围主要是贵族集团,不包括奴隶,故A错;大宗和小宗之间既是血缘关系,又是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故C错;中央集权强调地方对中央的严格服从,题干强调的宗法分封恰与此背道而驰,故D错。从题干来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在进行权力的继
4、承与分配上,都以血缘为标准,这正说明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相互依存的。故选B。备选题(2011年湛江测试)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解析】D。班固肯定古代的分封制下,等
5、级森严,统治相对稳定,而到春秋战国时期,五霸、六国、四豪等相继出现,在班固眼里都是以下犯上,由此导致社会动荡。因此,在班固看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是远离西周理想状态的。故选D。A和C项与题干不符,B项有明显的史实错误。针对训练3:(原创)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标志是()A“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B颁布秦律 C推行郡县制 D实行皇帝制【解析】C。中央集权强调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在郡县制下,按郡、县为行政单位对全国进行垂直管理,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命,地方处在中央的严密控制之下。所以,推行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标志。故选C。备选题(2011年焦作调研)“(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
6、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在仍然延续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的同时,又在诸侯国内部建立了对地方管理的郡县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针对训练4:(2011年信宜模拟)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
7、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
8、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备选题(原创)家谱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史学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国之前,家谱还是帝王之家的“专用品”,魏晋以后,才逐步开放到一般官宦人家。当时士族记录家谱,是为了光宗耀祖、显示门庭的高贵。两宋时期,家谱盛行开来。明清两代,家谱进一步普及平民百姓之家。材料二 君亲一体,忠孝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五刑之戒莫大于不忠,百行之首莫先于不孝。为人臣者当鞠躬尽瘁,为人子者当慎终追远,不可一毫或忽也。河南程氏正宗世系 请
9、回答:(1)家谱的编修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家谱从三国之前帝王之家的“专用品”到明清时期普及平民家庭,原因有哪些?请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予以回答。(2)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二的内容?据此,该如何正确发挥家谱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价值?(3)今天,家谱已经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这表明史学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答案:(1)制度:宗法制。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贵族政治的衰落,市民群体的成长壮大;文化:教育的普及(文化的平民化)。(2)认识:积极的一面:弘扬家国一体,有利于培养孝亲的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消极的一面:过于压抑人的个性,为君主专制服务。做法:发扬家谱中弘扬
10、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去掉其封建糟粕。(3)变化: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1.(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解析】C。西周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魏、宋、晋等。齐、鲁在今山东,晋在今山西,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即源于西周的分封制。2.(2010年广东文综)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解析】A。忠是指人臣要忠君,孝是指人子要孝亲。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由宗统的逻辑
11、必然推出政统,将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从而导致家国一体。此题要注意关键词“源头”。3.(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D。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能力,难度大。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
12、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4.(2011年中山一模)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解析】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根据提干信息“税收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分析,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诸侯国有向周天子定期上贡、保卫王室等义务。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对中央是服从关系,以后各朝地方与中央都是
13、上下级的服从与被服从关系。5.(2011年广东高考仿真)“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解析】D。本题考查秦朝官僚政治,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可以判断出是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地方行政制度。而此时的地方行政制度中的官员不再世袭相承。地方行政制度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
14、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6.周人特别重视祭祀,但“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制度原因是()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B“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解析】B。从“支子”、“宗子”这两个关键词来看,西周时期的祭祀是宗法制的体现。B选项是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A选项指分封制,C选项强调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D选项是中央集权制。7.(2011年扬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
15、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他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等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设定了具体的标准,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的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他对现代口述史学的一大贡献。材料二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
16、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注:上述材料均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德刚口述史的研究对现代史学的主要贡献?(2)结合有关史实,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两千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实现的。(3)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有哪些表现?【参考答案】(1)从传统口述史学发展为现代口述史学;坚持在严格考证的基础上吸收口述材料;从辅助性秘书工作发展为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以细节见长,增强历史的丰富性。(回答任意三点即可)(2)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确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思想文化上,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7、3)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现:政治上倡导民权,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如洋务运动、发展民族工业等;思想文化上,宣扬西方思想,如学习西方、新文化运动等。【解题方法指导】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础是“读”。读材料的过程中,要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立意和考查主题。因此,在读材料的时候切忌走马观花。从本题来看,考查的主题主要是基本史学理论与方法及社会转型。接下来要仔细审题,准确获取设问中的信息。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几点:1.设问类型。从本题来看,主要是两类,“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前者需要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后者一般只是在材料中给明大致方向,答案还要从所学的知识中去寻找。2.设问的限定。一是动词限定,如概括、列举、说明等。本题在第(1)、(2)问中都是要求考生概括,答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在材料和所学知识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不能只进行简单的列举。而第(3)问是需要考生列举表现的具体史实的。二是范围限定,如时间、地点、角度(政治、经济、文化等)限定,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设问的要求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