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2讲 祖国统一大业 针对训练1:(2006年上海单科)“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诗人诉说了16世纪后西方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的屈辱历史。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第一块领土被侵占的是()台湾 澳门 香港 英国 荷兰 葡萄牙1624年 1840年 1553 年 A B C D 【解析】C。中国在16世纪后被西方殖民者侵占的第一块领土是澳门,是葡萄牙在1553 年侵占的,台湾是在明末1624年被荷兰侵占的,香港是在1840年被英国侵占的。备选题(2011年琼海模拟)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
2、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 B C D【解析】C。经贸合作论坛是两岸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说明了这是一种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从材料看不出“一国两制”是否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故选C。针对训练2: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
3、力,是因为()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妄图通过“公投制宪”分裂国家 某些外部势力插手台湾,干涉中国内政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 B C D【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能力。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维护祖国统一不放弃使用武力。因为国际上存在干涉中国内政的敌对势力,台湾岛内存在台独分裂势力,因而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备选题(2011年高密高三期中)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该电
4、文中的“九二会谈”()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B商洽促成了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 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D促成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解析】C。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进行多次会谈,双方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故选C。针对训练3:(2011年黑龙江“五校联谊”高三期中)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解析】B。港澳问题是因为英葡的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
5、由于国民党退踞台湾造成的,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故选B。一般来讲,若有两个选项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正确答案很可能是二者之一。备选题邓小平说:“要实现(台湾)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这段话的含义不包括()A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B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谈判 C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D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加谈判【解析】A。邓小平的讲话中没有“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的意思,其他三项都能够从讲话中分析出来。针对训练4:(2010年怀化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
6、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 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
7、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8、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不得照抄原文)。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参考答案:(1)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2)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3)理解:表达总理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
9、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航、通邮);2010年“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成立。(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备选题(2011年扬州宝应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
10、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材料二“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
11、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1989年底,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激烈变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上台组阁,两德政府正式谈判统一问题。5月1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都使用西德马克,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实行西德的劳动法规。8月31日,又签署了关于两德实行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民主德国恢复1952年7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体加入联邦德国。材料四 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
12、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而与120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1)据材料一,1979年台海两岸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3)据材料三、四,指出“
13、德国再次统一”的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分裂和“德国再次统一”的国际背景各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统一问题的认识。参考答案:(1)说明:中央政府由主张武力解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2)因素:两岸关系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台湾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任答三点即可)分离: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垮台后退守台湾,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3)统一方式:和平统一。分裂的背景: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分区占领;美苏“冷战”。统一的背景: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向西方靠拢。(4)认识:世界
14、各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维护国家统一必须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实现国家统一可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1.(2007年江苏单科)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析】D。本题通过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给我们提供一种台湾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情境,然后引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0
15、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84年“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写入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2009年上海卷)“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解析】D。皇家警察是英国由英国女王授予香港警察的。“名称的改变”体现了香港刚刚回归,原来的部分皇家警察变成了中国香港
16、特别行政区的警察。3.(2010年海南卷)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解析】A。根据时间“1987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与排除。和平统一是1979年提出的;“九二共识”是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三通”是近几年才实现的。4.(2011年惠州调研)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
17、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B热爱祖国的情感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解析】D。分析温家宝总理的文字,充分表达了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热爱祖国的情感;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有关“一国两制”的原则从材料中无直接体现,本题应选D项。5.(2011年徐州质检)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
18、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解析】B。这些“回流香港的人”本来就是中国人,他们“回港”如同回家,因此与全球化无关,从而排除C;A、D暗示1997年香港回归之初,中央政府不支持和投资环境不好,因此也应排除。实际上,当初“港人移民出外”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一国两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是对香港未来社会、经济制度走向的误判。如今回流也主要是因为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6.2011年10月23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在江苏昆山闭幕,签约21个台资项目,成果非凡。类似盛况只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些时刻()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时 “一国两制
19、”伟大构想提出之时 “九二共识”达成之时 连战“和平之旅”之时 A B C D【解析】B。从题干可知,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所以可以排除,从而正确答案为B。7.(2011年佛山质检)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材料二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
20、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4月26日赴大陆访问。南京是连战本次访问的第一站,连战成为56年来第一位拜谒中山陵的国民党主席。200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16人,对南京、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是继连战之后第二位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现任主席,其第一站也是南京。5月27日,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拜谒了中山陵。谒陵仪式结束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材料四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么不令人思奋发!窥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愤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请回答:(1)简要分析“倭人竟割台湾去”的原因。(2)材料二中,望大陆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又一次分离的历史史实,试分析其历史原因?(3)连战、吴伯雄为什么首先去拜谒中山陵?连战、吴伯雄赴大陆访问,给两岸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参考答案】(1)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直接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2、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对外扩张。(2)原因:1946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的干涉。(3)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的创始人。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解题方法指导】在新材料新情境的情况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可能会比较灵活,甚至可能会碰到难以揣摩命题者意图的设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转换或翻译的方法,准确找到设问的求答项。如本题第(3)问“连战、吴伯雄为什么首先去拜谒中山陵”,经过转换或翻译之后即是“连战、吴伯雄为什么如此尊敬孙中山?”,求答项便十分明显了,即是问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功绩。转换或翻译的方法,不仅限于用熟悉的知识代换生疏的设问,还可以将设问化抽象为具体、化大问为小问。转换或翻译的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非常广泛,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