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二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的汉字充满时代的气息,具有时代的特征。右图这个字可以得出的时代信息是()A进入牛耕时代 B耒为主要农具C私田大量开垦 D小农经济为主2. 白居易在诗中曾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主要反映了此时()A、 农村祥和富足的生活 B、 农民不承担国家赋役C、 农村中没有商业活动 D、“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3唐代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
2、役,犹得备晨炊。”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A均田制遭到破坏 B农民徭役负担沉重C地主残酷剥削农民D赋税征收巧立名目4.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5.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C.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荣 D.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3、6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C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D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7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
4、禁止走私贩运 B、 重农抑商 C、 抑商、海禁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9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纺织工业兴起10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这说明了洋务运动() A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 B促进了民族工业
5、的发展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1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C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D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12. 读下表,表中年代一到年代二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中国进口外国商品数量(单位:万两)中国外贸赤字(单位:亿两)中国新设工厂数(单位:家)英国德国年代一9 6002 8001.6679年代二4 90000.16132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
6、岸的开放 B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13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一组商标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B.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14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15中共“八大”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突出反映了我国()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
7、锐 B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C经济体制非常陈旧 D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尖锐16.1961年3月,中央正式向全国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第40条规定:“要保障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包括房屋、家具、衣被、自行车、缝纫机等,和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此项规定( )。 A承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有助于克服平均主义C 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D扭转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7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探索时期”(19561965)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人民公社 苏修 多快好省 B、多快好省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C、“大跃进” 一边倒 和平共处 D、
8、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上山下乡18.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A.大跃进时期 B改革开放初期 C.中共十四大之后 D一五计划时期1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端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D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20邓
9、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使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严格限制外资企业对内投资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加快了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2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撰
10、文:我前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是( )A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 B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C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 D新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23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当时这种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电视 B、广播 C、电影 D、互联网24.有人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11、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女性思想的解放 B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C社会政治运动的冲击 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5199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吻别你的mall: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这说明互联网()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1分,第27题17分,第28题9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题(11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
12、朱柏庐朱子家训(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摘自(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具体表现。(3分)材料三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清陶煦租核推原(
13、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种现象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危害。(4分)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1) 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材料二(2)如果你生活在张謇的时代,请展开市场分析:何时进入市场最佳?是18701894年,还是18951913年?请做出判断,并扼要说明理由。(7分) 材料三 下图为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图。(3)指出出现示意图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8(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
14、,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三: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
15、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中的“扬气”变为材料二中的“洋气”的原因。(2分)(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分)(3)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3分)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趋势(1) 据上图,指出影响19581960、1960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各有哪些?(4分)材料二1978年、200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构成成分及其所占比例时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1978
16、年77.6%22.4%02002年50.5%40.8%8.7%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请完成:(2)依据材料二简要指出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3)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3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二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
17、、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5 B D B D B 6-10 D D C C D 1115 D B A C B 1620 B A D B D 2125 B D C B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1分,第27题17分,第28题9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题(11分)(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2分)原因:小农经济,物资匮乏(或生产力水平低)。(2分)(2)体现:汇票(纸币或飞钱);私人金融家;经纪人;专业经理;公司;理财专家。(任答3点即得3分) (3)危害:使手工业生产缺乏国内市场和
18、资金;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27题(17分)(1)特征: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影响: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2)18951913年。(1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同时继续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许多人“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调整政策,鼓励民间办厂。(6分)(3)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各界人士参加经济建设运动;实行币制改革;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6分)28题
19、(9分)(1)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2分)(2)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分) (3)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任答3点即得3分)29题(13分)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党中央开始执行“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4分) (2)变化: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集体经济的比重迅速上升;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从无到有(3分)。主要原因:我国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分)(3)主要特点: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