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讲宋明理学江苏考试说明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2)王阳明心学。知识点一程朱理学1.背景(1)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2)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创立(1)周敦颐、邵雍: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统一的本原。(2)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3)“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3.成熟:朱熹理学。(1)内容(2)影响: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知识点二王阳明心学1.形成背景(1)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王阳
2、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2.思想主张(1)宇宙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伦理观: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3)认识论3.地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是心学的集大成者。4.影响(1)积极(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考向程朱理学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研读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河南程氏遗书史料二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史料三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
3、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1.史料一表明二程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理”的观点。2.史料二朱熹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提出了以理气说为中心的理论。3.史料三表明宋代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道思想;儒学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比较史料一、二,二程和朱熹学说之间的关系如何?提示: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2.综
4、合上述史料分析程朱理学的特点。提示:儒学进一步思辨化;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史论归纳宋代理学产生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2)文化上:儒学的危机。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3)经济上:经济迅速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思考。2.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
5、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代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命题分析考法1从学术争鸣的角度命题。程朱理学把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心学主张“心即理也”,希望通过内心的反省来达到目的。解题时应结合理学与心学的主张,从不同角度分析二者的差异。考法2从发展演变角度命题。理学是儒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
6、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证明了儒学的强大生命力。解题时需结合理学形成的背景分析。考法3从理学与心学的关系角度命题。“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因此,“心学”也是“理学”。解题时需结合题干弄清其历史渊源来分析。(2015江苏单科,21)(节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
7、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壵世界文明史请回答:(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答案(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考向一程朱理学1.(2016江苏常州一模)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
8、内在生命与动力”理解正确的是()A.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B.汲取佛教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C.突出“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指理学的思想构成。分析四个选项,B项最符合题意;A项属于理学的外部影响,排除;C项反映理学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D项说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排除。答案为B。答案B2.(2016江苏常州一模)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
9、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解析从材料“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精神实体”、“万物的总根源”、“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与材料信息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16江苏徐州模拟)2000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54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当时“明道先生”讲学可能阐述的思想是()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知行合一” D.“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解析“明道先生”指程颢
10、,二程的观点是“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故A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的观点,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的观点,故C项错误;“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是明朝李贽的观点,故D项错误。答案A4.(2017江苏宿迁模拟)李约瑟称朱熹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他的主要依据是朱熹主张()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C.心即理也 D.理气同源解析“格物致知”强调亲身实践获得真知,这与西方科学中实践精神不谋而合,A项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C、D都是理学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意,故B、C、D错误。答案A5.(2017江苏盐城模
11、拟)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节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答案C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解析材料“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程朱理学注重气节的积极影响,故A项正确。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压抑
12、了人的个性发展是程朱理学消极影响,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教育普及,故D项错误。答案A考向二王阳明心学7.(2017江苏苏州调研)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言论()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材料强调“心”字,主张“心外无理”,这体现了陆王心学的唯心哲学观点。其主张“致良知”和“发明本心”。“心外无理”是陆王心学的哲学主张,故C项正确。答案C8.(2016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
13、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A. B.C. D.解析根据材料“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得出“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故正确;根据材料“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故正确;根据材料“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故正确;良知是通过内心自省,不是外在探求而实现的,故错
14、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9.(2016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思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基于其特定理论基础之上的系统化思考,这一理论基础即是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韩进军、刘永艳论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材料二朱熹认为,只有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才能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使儒家维护封建纲常的价值形态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李
15、禹阶朱熹的家族礼仪论与乡村控制思想材料三在一个排斥农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社会里,绅士社会掌握着知识和文化霸权,教化、伦理、法规、祭祀、宗族等一切社会责任与权力为一体,成为乡土社会的实际权威在全国范围内构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网络。国家所必须的思想意识包括国家的法令政策,就是通过这个网络突破了千差万别的地域性习俗与文化,渗透到那些看似封闭的乡村角落的。杨阳王权的图腾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目标。(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为实现材料二中的构想提出的主张。比较材料一、二,说明董仲舒和朱熹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侧重点。(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综合上
16、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这一理论基础即是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只有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和材料二中“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使儒家维护封建纲常的价值形态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从国家意识形成和乡村宗族伦理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绅士社会掌握着知识和文化霸权,通过这个网络突破了千差万别的地域性习俗与文化,渗透到那些看似封闭的乡村角落的”回答;第二小问,从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内容及影响分析作答。答案(1)内容:天人感应,独尊儒术。目标:实现“大一统”。(2)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存天理,灭人欲。侧重:前者侧重国家意识层面;后者侧重乡村宗族伦理。(3)观点:绅士成为乡土社会的权威,成为国家意识传播到乡村的媒介。认识:传统社会控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根本宗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