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后作业:第一、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42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后作业:第一、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后作业:第一、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后作业:第一、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后作业:第一、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后作业:第一、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二单元测评(高考体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4天津文综,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农业的关系。题干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齐民要术的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神农、尧、舜都非常重视农业耕作;诗书等儒家经典也教导人们要重视农业耕作,这样才能国富民安,

2、因此A项正确。“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体现了改造生产工具和改革农业技术的意义,“尧命四子,敬授民时”体现了历法与农业的关系,由以上分析可见,B、C、D三项只反映了题干的部分内容,不是题干强调的主旨。故B、C、D三项均可排除。答案:A2.(2014重庆文综,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

3、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信息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南北发展不平衡性缩小,这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选B项。材料没有提到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也不能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更不能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彻底南移是在南宋时期,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答案:B3.(2014重庆文综,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

4、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解析: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从材料信息看,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选D项。张骞通西域只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张骞最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并没有建立和西方的联系,排除A、B两项;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是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结果,排除C项。答案:D4.(2014江苏单科,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

5、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唐朝前期不是州县治所的地方不能设市,后期规定市的设置更加灵活,按照户数的多寡、交易的频繁程度设市。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中“若要路须置听依三千户法置”的规定矛盾;C项与“置市令”矛盾。答案:A5.(2014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户籍名称变化反映的问题。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于鸦片战

6、争后,不是唐宋时期,故A项错误。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发展,户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正是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故B项错误。题干中户籍新称谓的出现表明农民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这反映出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应是逐渐松弛,故D项错误。题干中户籍新称谓的出现说明出现了大量专门的手工业户,这些手工业户需要把手工业品作为商品卖到市场上去,进而维持自己的生计,从而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6.(2014福建文综,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D

7、.抑商政策改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两层意思:一是关东每年有二三千只商船到上海去;二是一年三次把豆、麦、杂粟运到上海。这反映出商品经济繁荣,故A项说法正确。从关东到上海可以看出长途贩运发达,故B项说法正确。从主要贩运的豆、麦、杂粟可以看出关东与上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故C项说法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国策,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7.(2014江苏单科,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8、”。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解析:“海禁”政策自明朝初年实施一直延续到清朝,故A项错误;巡抚涂泽民只是在得到皇帝准许的情况下,对明初的“海禁”政策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并附有较多禁制,故B项正确;C项与“奉旨允行”相矛盾,故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B8.(2014天津文综,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9、。1500年,开辟新航路的国家中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和英国还没有加入这一行列,故排除C、D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远航的方向是向西,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远航的方向是向东,由此联系题干材料中的航海家的目的地“印度”,可推知这属于葡萄牙航海的方向,故选B项,排除A项。答案:B9.(2014课标全国,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本题考查

10、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初”和材料情景可知,英国的纺车和手织机被闲置起来,其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使新式纺织机器出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题干没有反映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故B项错误。纺织业的发展反映的是轻工业的变化,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后,家庭手工业仍存在了很长时间,故D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答案:A10.(2014四川文综,11)右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

11、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的影视艺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表现工业文明时代美国的社会现实。工人长期的繁重劳动并没有摆脱贫困的生活,同时又使身心受到极大伤害,B项正确;A项不是该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摩登时代描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的故事,C项说法错误;D项错在“悲剧手法”。故选B项。答案:B11.(2014山东文综,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

12、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是指中国私人采用机器生产而创办的企业,而题干的生产方式属于手工生产,不是机器生产,故不是民族工业,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进口与出口的数额,无法得出C项结论。题干材料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的江浙地区出现了大量农户放弃农业种植从事手工纺织的现象,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所致,故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12.(2014江苏单科,7)在20世纪

13、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解析: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瓦解的含义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符合其含义的只有D项,故选D项。答案:D13.(2014浙江文综,15)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

14、,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演变。材料强调了修建铁路有利于对内开发资源,对外收回丧失的利权,这有利于人民,也有利于国家。同时,有利于解决发展军事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这正是洋务派“求富”“自强”的主张,故选A项。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不能反映材料信息,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态度问题,故虽同为洋务派的主张,“中体西用”超出了材料范围,C项错误;“民生主义”的核心主张是平均地权,D项错误。答案:A1

15、4.(2014安徽文综,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B.C.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纺织业的衰落。材料中有“外纱复纷至沓来”的信息,说明正确,“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的信息说明正确。因此,B项正确。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外纱复纷至沓来”,挤占

16、了中国棉纱市场,这说明世界棉纺织业并未萎缩,错误。材料未反映官僚资本方面的信息,排除。答案:B15.(2014安徽文综,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都市“新少年”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追捧,申报的文章指出了新少年“醉心争购舶来品”“轻利权”的问题,比较理性地分析了这一现象,D项正确。“

17、新少年”的盲目时尚追求只能代表少数人,不能代表“国人”,也不能说明“着西装已经成为当时普遍现象”或者“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A、B、C三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2014天津文综,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4分)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

18、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6分)材料三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9、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6分)(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因素。三段材料讲述了从古到今中国社会风尚的变化。材料一: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明清时期淮扬盐商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材料二:主要说明了近代天津通商后,洋货日益充斥天津市场的情况。材料三:主要讲述了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第(1)问,从材料信息“奢靡风习”“奢华”等,可知材料反映了扬州奢靡的生活风气,其影响则应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回答。第(2)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洋气”指“洋货”风行,其“原因”可结合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3

20、)问,比较两段材料,不难发现,中国经历了从被动接受西方文明到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第(4)问,可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综合归纳、概括回答。参考答案:(1)扬气: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影响: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2)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3)进步: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因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17.(2014江苏单科,23)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

22、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王章辉工业化历程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4分)(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4分)(4)

23、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相关问题。第(1)问阅读材料可知,圈地者认为土地集中可以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有利于土地权益的公平分配。由“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可知议会推动圈地运动的发展。第(2)问由“农产品”“矿产”可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由“农业设备”可知提供了市场,由“资本”可知提供了资金,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即可。第(3)问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使小农变为雇佣工人,从而推动封建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土地的集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大农场,也使大规模机械化成为可能,从而推动农业的机械化。第(4)问抓住关键词“纵横两方面”,很明显横向关系是相互推进,纵向关系是农业和工业变革都是工业化的步骤,都推动了工业化。答案要点:(1)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分配。因素:议会立法。(2)作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推动: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4)关系: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