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学案学习目标1. 唯物史观: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对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内容和意义;知道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2. 时空观念:通过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和战略中心的转移,了解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3. 史料实证: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学习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内容,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4.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进行分析,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
2、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5. 家国情怀:充分利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国家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的党,从而培养家国情怀。重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以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难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探学新知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 政权建设(1)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3)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
3、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2.北伐统一(1)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2)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因张作霖不能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3)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3.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1)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
4、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3)阻碍因素: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目的: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的屠杀政策。(3)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随后,起义军撒出南昌,南
5、下广东。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起义军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4)结果:全歼南昌守敌,起义成功。随后,南下广东遭围攻而失败。(5)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6)教训: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行不通。2. 八七会议(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2)内容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3. 秋收起义(1)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
6、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2)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3) 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4. 井冈山星火(1)过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 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5. 工农武装割
7、据(1) 武装斗争: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2) 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3) 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政权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三、红军长征1.原因根本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
8、行战略转移。3.转折遵义会议(1)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2)主题: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3)内容: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4)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4.走向胜利四渡赤水,使敌军疲于奔命。巧渡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5.胜利标志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9、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6.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深化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
10、的原则。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说明理由。(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11、。(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不正确。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巩固练习1.“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C.民族统一战
12、线的道路D.城市中心道路2.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 )A.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B.标志着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C.宣告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彻底破产D.意味着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3.“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行动,在连续冲破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六千人锐减为三万多人。这种严酷事实,迫使红军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再也不能照原来的办法打下去了,必须下决心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后来发生的“根本改变”是( )A.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B.红军一往无前,克服艰难险阻
13、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壮大革命力量D.抓住主要矛盾,建立统一战线4.下表反映了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工人所占比例(%)1928年6月10.9%1929年12月7.0%1930年7月5.5%1930年9月1.6%A.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C.党的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D.党员呈稳步发展态势5.1931年春,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政策的出台( )A.得到所有农民热情拥护B.巩固了
14、抗日民主政权C.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D.表明中国共产党放弃革命的领导权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坚持“城市中心论”C.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D.决定发动南昌起义7.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厘改税”,设置“统税”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该工业品便可在全国流通,不再征收额外捐税。这一调整( )A.为抗
15、战奠定了经济基础B.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C.刺激了国内市场的流通D.加快了国内市场形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1927年,中共以俄为师,发动三次武装起义,计划占领大城市,结果都失败了,痛定思痛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故A项正确;“国共合作道路”与城乡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民族统一战线”是为了抗日,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城市中心道路”是俄国式的道路,是中共要否定的对象,故D项错误。2.答案:B解析:“东北易帜”即东北地区纳入国民党版图,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故B项符合题意;国民政府统治下,新军阀割据依然存在,A项不正确;C项说法本身不正确
16、;1927年大革命已经以失败告终,D项不正确。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难度中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指挥权,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从而挽救了党和中国军队,因此这个根本改变就是遵义会议,故A项正确,B项不是根本改变,C项是红军长征的结果,D项与材料无关,故B、C、D三项排除。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难度较大。“优化”表述不恰当,排除A项;从图表中工人所占比例的下降及“19281930年”时间信息可知,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过程,故B项正确;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出“执政地位”,故C项错误;表格中没有党员的总数量,无法体现发
17、展的趋势,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的纲领,难度中等。当时对于富农的政策是限制,“得到所有农民热情拥护”的表述过于绝对,A项错误;当时抗日战争尚未开始,B项错误;该路线有利于调动贫农、雇农、中农以及中小工商业者的革命积极性,以地主阶级为革命的对象,土地革命路线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此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故D项错误。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八七会议,难度中等。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以此来响应农村暴动,可知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应放在大城市,故B项正确;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C项错误;南昌起义爆发于八七会议之前,D项错误。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难度较大。材料“不再征收额外捐税”说明商品流通过程中税负减轻,这一调整有利于刺激国内市场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税收政策调整与抗战的关系,排除A项;税负减轻说明百姓经济负担减轻,排除B项;国内市场早已形成,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