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3953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晓行巴峡王 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释:【1】树杪:树梢。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参考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

2、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这个“志”就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诗歌的情感分析类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中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

3、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句。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声声慢辛弃疾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

4、州新结识的朋友。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C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D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E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

5、,步步深入,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4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一、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2作者通过记叙夏日游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联点明题旨,总写月夜下游山。夕阳西沉,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暇,到山间寻胜探幽。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二、三联写景,落日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

6、滴的黄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前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兰径”“槐庭”“静谷”“空山”,加上“幽珮”“暗金”“风声”“月色”,组成了一幅傍晚山中纯净、空明、幽雅、清丽的图画。尾联卒章显志,情不自禁地抒发了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显得贴切自然。“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心”,主旨凸显。由此,全诗在营造山中夜色空旷、幽静的奇特意境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樊笼”(尘世束缚)、亲近“松桂”(美好自然)的心愿。二、3BC出了词人

7、心中的悲痛。4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表现出作者胸怀天下的情怀。欣慰之情。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悲痛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中原沦落,自己故土难回,悲痛忧伤。喜悦(自信)之情。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平。【解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抒情赋志,跌宕起伏”的意思,其意思是“情感起伏跌宕”,然后到词中品味起伏的情感。“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

8、浪拥云浮”,这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来描述高楼的气势,一是奠枕楼建设速度之快,如同一夜之间拔地而起;二是奠枕楼高耸入云,气势非凡。“征埃成阵”,“今年太平万里”是人民安乐的根本条件,点出了行客如云,市场繁茂,以前的饥荒凄凉的景象,已经绝迹,接下来写的是登上楼以后的感受,此时作者感到欣喜,因为金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今年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词人把矛头直接刺向南宋当朝,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作者把思路从广阔的视野又收回到奠枕楼周围的实景中去;“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是由古人联想到自己,道出了词人心中的悲痛;但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作者又有了信心;“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作者无法抑制自己喜悦的心情,感到自己即将有所作为,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平。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