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30271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3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1辽阔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相对位置陆上邻国:朝鲜、A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C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B日本、韩国、D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2)辽阔的领土掌握我国的领土四至点。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和e琼

2、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2中国的地形(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g祁连山、阿尔泰山。南北走向的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2)主要地形区分布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四大盆地:E四川盆地、F柴达木盆地、G塔里木盆地、H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L东北平原、M华北平原、N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3中国的气候(1)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E热带

3、季风气候。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季风。(2)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名称a寒温带、b中温带、c暖温带、d亚热带、e热带、f青藏高原区。我国四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准噶尔盆地位于中温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区、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青藏高原区、暖温带、中温带、暖温带。甘肃省地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青藏高原区。我国三大平原农作物的熟

4、制,从长江中下游平原,经华北平原到东北平原,依次是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3)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干湿地区分布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季风区是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夏季风包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古诗“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就是指夏季风。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 mm年等降水量线。我国半干旱、干旱地区面积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内陆面积广大,距海较远

5、,加上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气温较高,风力较大,蒸发量大。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外流区和内流区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湖名称河流:a松花江、b淮河、c湘江、d黄河、e雅鲁藏布江、f额尔齐斯河、g塔里木河。湖泊:h青海湖、i洞庭湖、j鄱阳湖。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2)长江概况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6 300千米,居世界第 3位,年径流量9 500 多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多万平方千米干流流经省区(简称)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

6、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宜昌,b为湖口主要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3)黄河概况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全长约5 464千米,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660亿立方米干流流经省区(简称)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上中下游的划分河口,桃花峪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5.中国的资源(1)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填出下列土地资源名称:a旱地,b水田,c林地。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特点: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

7、。分布耕地: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部山区。(2)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矿产地名称铁矿:a本溪、b鞍山、大冶、石碌。煤矿:c鹤岗、d大同、平顶山、六盘水。有色金属:e白云鄂博、招远、平果。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3)中国水资源分布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为“三多三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其主要原因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较

8、少;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严重。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对策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高考广东卷)图甲、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

9、 D江南丘陵【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A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有利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我国的山区分为八种类型。据此回答13题。名称主

10、要山脉(1)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的高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2)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山地、丘陵吕梁山(3)东北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4)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太行山、五台山、泰山等亚热带丘陵山区(5)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低山秦岭、大巴山、大别山等(6)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武夷山、南岭等(7)华南、滇南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和丘陵五指山、台湾山脉等(8)青藏地区的山脉喜马拉雅山1.既属于“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又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是()A武夷山 B秦岭C小兴安岭 D南岭2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

11、理界线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有()省区分界线:武夷山福建省与安徽省国界线:阿尔泰山中国与蒙古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温度带的分界线:秦岭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形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A BC D3与“亚热带丘陵山区”相比,“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最明显的农业优势条件是()A热量资源充足 B光照资源丰富C土壤肥力高 D风力大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有武夷山、南岭等,但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南岭总体是东西走向。第2题,武夷山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错。阿尔泰山是中国与蒙古的分界线,对。巴颜喀拉山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错。秦岭是暖

12、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对。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对。第3题,“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而“亚热带丘陵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阴雨天多,光照弱。答案:1.D2.A3.B中国的天气和气候(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2该区域()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B2.A1我国的气温分布

13、特点与成因1月(冬季)7月(夏季)等温线分布特点等温线密集等温线稀疏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原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短,获得的热量少;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虽然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长于南方;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极值气温处及原因最低气温处:漠河。原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离冬季风源地近气温最高处为吐鲁番盆地。原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形成焚风,增温作用强;沙漠广布,吸热快;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气温最低处为青藏高原。原因:地势

14、高2.我国的降水特点、原因及影响基本特点(规律)原因影响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东南沿海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东南部湿润,越向西北内陆越干燥时间变化规律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至9月的夏秋季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去得晚,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去得早,南涝北旱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

15、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决定的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征内容成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冬季寒冷,会冻死部分农作物的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

16、、风灾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能够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种类极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2020合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

17、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同一个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减少。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1)与现今相比,指出末次冰盛期中国东部季风区大陆自然带的位置特点。(2)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化的原因。(3)研究表明,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原因是夏季风弱。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原因。(4)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末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地理原因。解析:(1)依题意,冰盛期是一个极端寒冷期,则大陆气温更低而

18、冬季风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弱,会使大陆自然带位置向东、向南移动。(2)首先明确末次冰盛期以来,气温总体是升高的,则海岸线变化表现为向陆地后退,据此分析原因即可。(3)夏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即大陆夏季温度高而为低压区。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夏季风弱,可从陆地增温慢,或夏季风难以到达两方面分析。(4)石器制品数量减少说明当时人口减少。由“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可确定分析思路为“人口数量食物自然带变化”。答案:(1)位置偏东、偏南。(2)气温升高,大量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海岸线后退。(3)末次冰盛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和冻土

19、覆盖面积增大;夏季,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冰川冻土融化吸收能量多,夏季陆地增温慢,亚洲低压势力减弱,吸引夏季风的能力降低;黄河中下游地区离海距离增大,夏季风减弱。(4)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自然带由温带森林草原带变为温带草原带;渔业资源减少,植物生物量减少,动物南迁,食物数量减少,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大地湾石器遗址中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或单位面积资源量不足,采集和渔猎需要更大面积、更长距离,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中国的河流与自然资源(2018高考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20、。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13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C D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A2.D3.C(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

21、45题。4.甲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内蒙古()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图解思路】【尝试解答】4.A5.B1中国的河流(1)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地区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北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

22、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无(流经亚热带、热带,冬温在0 以上)(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黄河珠江水利灌溉;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水害中下游洪涝灾害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凌汛河口附近“咸潮”;中下游洪涝整治措施防洪是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兴修水

23、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坝引淡压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条件优越,类型丰富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鱼类:集中于东海(舟山渔场);海盐:集中于渤海(长芦盐场);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淡

24、水日趋紧张,浪费现象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对策“开源”“节流”;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依法管理;保护性使用贯彻矿产资源法;合理使用;综合利用适度捕捞;防治污染(2020长沙一中月考)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读图回答13题。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2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较大 B下渗量较小C融雪量较少 D地下水补给较

25、多3近年来,该河径流量有减小趋势,与此无关的是()A气候暖干化 B过度放牧C大量开采矿产 D冰川融水减少解析:第1题,该地降水量在200300 mm之间,降水集中在夏季,位于我国半干旱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现象,说明冬季气温低,可判断为内蒙古高原。第2题,该地降水量7月大于4月,融雪量4月大于7月。4月地表融雪量大,冻土消融速度慢,阻隔地表水下渗。第3题,该地河流主要补给方式为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内蒙古高原没有冰川,无冰川融水补给;同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若有冰川融水补给,也应该是融化量增加而补给增多。答案:1.C2.B3.D一、选择题(2020河北省级

26、示范性高中联考)河流输沙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下图示意19652011年长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变化。读图,回答13题。1该段时期内()A长江输沙量呈增加趋势B长江输沙量呈减少趋势C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D长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大2影响长江月均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C含沙量的季节变化 D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320032011年,13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增多B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C该时期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D含沙量较其他月份高解析:第1题,图示79月月均输

27、沙量所占比例高,而11月至次年4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低,说明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第2题,输沙量与径流量、含沙量密切相关,而含沙量又主要取决于水土流失情况。长江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区域水土流失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则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第3题,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3月为旱季,降水较少;2002年以来,随着三峡等水利工程的建成,由于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13月长江水量增多,该时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答案:1.C2.A3.B(2020安徽江南十校模拟)蒸发皿蒸发量作为大气蒸发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对于检测气候和水循环

28、变化有重要指示意义。下表为19552001年全国及各干湿区蒸发皿蒸发量不同变化趋势站点所占比例(%)。据此回答45题。趋势全国干旱区半干旱、半湿润区湿润区显著减少46503753不显著减少25242822不显著增加20142418显著增加9121174.近50年来,我国蒸发皿蒸发量()A显著减少的站点比例干旱区最大B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湿润区最大C全国及不同干湿区都呈减少趋势D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比例不及一半5我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平均气温降低 B平均风速增大C相对湿度降低 D气温日较差减小解析:第4题,表中全国及不同干湿区,均是减少站点比例大于增加站点比例,呈减少趋势,故C正确、D

29、错误。表中显著减少的站点比例最大的是湿润区,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最大的是干旱区,故A、B错误。第5题,平均气温降低,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平均气温上升的地理事实不符,故A错误;平均风速增大和相对湿度降低,都会导致蒸发皿蒸发量增大,故B、C错误;气温日较差减小,反映了云量增多、人类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增多,从而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蒸发皿蒸发量减小,故D正确。答案:4.C5.D(2020武汉调研)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月平均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 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 mm,地表和地

30、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 mm。据此回答68题。6该流域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与此不相关的是()A3、4月地表较为干燥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C4、5月农业用水较多D前期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7若不考虑人类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8地下水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水质最好。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土壤矿物质最多B秋季降水

31、量大,雨水淋溶作用较强C作物大多已成熟,化学肥料使用量少D河流径流较大,流水溶蚀作用较强解析:第6题,降水多而径流深没有增加,说明降水转化为径流较少,水流汇集快慢都属于径流,与植被因素导致的水流汇集速度无关。第7题,“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 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 mm”,若不考虑人类因素,径流深应为二者之差,约414 mm;而“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 mm”,说明当地实际径流深大于当地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则推测该流域有外来径流补充。读图可知,该流域自12月至次年6月,地表径流量均小于地下径流量,说明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第8题,“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

32、和植被状态”有关,由材料信息判断,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季节变化小,则矿化度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故C正确。答案:6.B7.C8.C(2020河南九师联盟质检)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下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回答911题。9南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南北板块挤压,地壳隆起成山B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C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D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10南岭被分成五条互不连属的山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 D地壳沉降11南岭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A冬季空气稀薄,光照充足B夏季为低压中心,多上

33、升气流C阻挡冬夏季风,防寒保暖D春秋季节抬升气流,多地形雨解析:第9题,南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受到南北方向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形成的,故选A。第10题,南岭形成后,由于当地降水丰富,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被分割成多个互不连属的部分,故选C。第11题,南岭海拔不高,空气并不稀薄,一般不会造成气压场的改变;可以阻挡冬季风,防寒保暖;南岭春季抬升北上的暖湿空气,秋季抬升南下的冷空气,在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D。答案:9.A10.C11.D二、非选择题12(2020佛山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且末绿洲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缘、阿尔金山北麓,整个绿洲沿车尔臣河分布,呈狭长的条带状。由于气

34、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自西汉以后,且末河河道多次改道,最终成为今天的车尔臣河。下图为车尔臣河河道变迁示意图。(1)描述且末河自西汉以来河道变迁的趋势。(2)分析且末河河道变迁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析且末河河道变迁对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影响。(4)有人建议向且末河的古河道引水,让古河道重获新生。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解析:(1)直接比较古今河道位置信息即可判断。(2)“由于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地质构造要结合“相对凹陷区、相对凸起区”的位置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炎热干燥、冰川消退、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等。(3)在干旱区,水资源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河道变迁影响活动空间。(

35、4)若同意,可从保护湿地和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分析;若不同意,可从水资源的消耗和成本的上升角度分析。答案:(1)河道不断(由西向)东移;由北向南退缩。(2)由于气候变化,该区域炎热干燥加剧;南部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断后退(冰雪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导致河道由北向南退缩;由于地壳运动,且末河中下游地区西部相对隆起,东部相对凹陷,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河流向东改道并沿断裂带发育成新的河道。(3)河道变迁使古绿洲萎缩;在新河道两侧形成新的绿洲,从而导致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空间迁移。(4)同意。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增加水资源,恢复古河道生气;形成新的绿洲,扩大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或

36、不同意。古河道河床抬升,河水无法自流,人工抽水会增加成本;消耗有限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更加紧张(或破坏新绿洲的生态环境)。13(2020巢湖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湖底高出东侧平原48米,所以又称为“悬湖”。历史上,该地区多次洪水泛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下图示意洪泽湖水系。(1)分析洪泽湖湖区防洪压力大的原因。(2)分别说明兴建洪泽湖入海入江水道和灌溉总渠的作用。(3)指出洪泽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4)有人建议在洪泽湖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解析:(1)可从洪涝灾害多发、灾害损失重角度分析

37、。(2)入海入江水道利于洪水下泄,兴建灌溉总渠目的在于引水灌溉。(3)注意图中有淮河,而淮河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4)注意观点要与理由一致。若赞同,可从有利条件与带来的好处(社会、经济意义)角度分析;若不赞同,可从带来的生态问题角度分析。答案:(1)夏季降水集中,上游来水量大;地势低洼,入海通道少,泄洪不畅;为悬湖,易决堤;下游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一旦洪水泛滥,造成的损失大;等等。(2)兴建入海入江通道,可以分流洪水,减轻下游地区洪涝威胁;兴建灌溉总渠为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灌溉面积。(3)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地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地带;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等。(4)同意。理由:水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或不同意。理由: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差;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使物种减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