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厌氧型B. 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来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C. 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D. 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生殖方式都为分裂生殖【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在
2、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生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生成甘油和脂肪酸。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泡菜的制作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它们的
3、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需氧型、厌氧型,A错误、C正确;以上四种微生物中,酵母菌、毛霉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以上四种微生物中,醋酸菌和乳酸菌进行分裂生殖,而酵母菌主要进行出芽生殖、毛霉进行孢子生殖,D错误。2.泡菜是许多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佐餐佳品。下列有关泡菜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泡菜风味形成直接有关的主要微生物乳酸菌为厌氧型,不会分布在植物的体表和空气中B. 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只在其细胞质基质内完成C. 在坛沿水已干涸的泡菜坛内,液体表面出现“生花”、“长膜”,这主要是厌氧的原核微生物形成的D. 在配置泡菜水时,应将清
4、水煮沸冷却后,按照水:盐4:1 的比例,将盐与水混匀【答案】B【解析】【分析】(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泡菜的制作流程如下图:【详解】A、在自然界中,乳酸菌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都分布有乳酸菌,A错误;B、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是无氧呼吸过程,只在其细胞质基质内即可完成,B正确;C、在坛沿水已干涸的泡菜坛内,液体表面出现“生花”、“长膜”,这主要是兼性厌氧的真核生物酵母菌形成的,C错误;D、在配置泡菜水时,应先按照水盐=41 的比例配置盐水,然后再煮沸冷却,D错误。故选B。3.果酒、果醋和泡菜制
5、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 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B. 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C.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 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答案】D【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型微生物;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详解】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B、制作果酒后期,发酵罐中没有氧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故B正确;C、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
6、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C正确;D、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相关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代谢类型。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B. 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 该方法为比色法,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D. 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答案】C【解析】【分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
7、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据此答题。【详解】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A正确;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C、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错误;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D正确。故选C。5.红酸汤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它颜色鲜红、气味清香、味道酸爽。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的红酸汤制作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B
8、. 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C. 装坛时不装满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微生物繁殖D. 红酸汤的制作中发酵时间越长,口味越纯正【答案】B【解析】【分析】红酸汤制作需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品有一股特别的风味提升菜品的口感。【详解】A、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A错误;B、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B正确;C、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番茄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C错误;D、如果发酵时间过长,会影响口感,D错误。故选B。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倒平板操作
9、时,培养基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B. 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不能作为鉴别不同微生物的依据C.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从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中挑取菌株D.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染色,然后接种分解菌【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分离:指依据微生物的特征,采用各种方法从含菌样品中获得由单一个体(如单一菌体或孢子)或一段菌丝生长繁殖形成的微生物群体的过程。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法。 平板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1)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的要求或加入某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
10、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以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详解】A、倒好培养基后应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以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A错误;B、菌落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可作为鉴别不同微生物的依据,B错误;C、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产生氨气,氨气能使酚红指示剂显红色,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C错误;D、刚果红染色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后,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再加入一定浓度NaCl将多余的刚果红带走;一种是配制好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时加入灭菌处理的刚果红,再接种微生物培养直至产生透明圈,D正
11、确。故选D。7.培养禽流感病毒时,应该选用( )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牛肉汤D. 活鸡胚【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它的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当它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详解】AB两种培养基种不含活细胞,病毒不能存活,牛肉汤是给培养基提供氮源的物质,也不含活细胞不能让病毒存活
12、,活鸡胚中具有活细胞,能够给病毒的存活提供条件,ABC错误;D正确。故选D8.菌落特征常用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一个菌落就是单个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并以此母细胞为中心形成的子细胞集团B.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菌落特征完全不一样C. 同一种类的微生物其菌落特征完全一样D.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差异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异的反映【答案】D【解析】【分析】菌落是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所形成的子细胞群体,是由同种细菌组成的,由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差异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异的反映,所以是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详解】A、因为微生
13、物大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单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后,原来的母细胞已经不存在,A错误;B、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菌落特征存在区别,但也存在相同特征,B错误;C、同一种类的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C错误;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差异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异的反映,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菌落的概念,以及菌种识别、鉴定的特征。9.采用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等几种方法,可分别杀死哪些部位的杂菌( )A. 接种环、吸管、培养基、接种室B. 吸管、接种环、培养基、接种室C. 培养基、接种环、吸管、接种室D. 培养皿、吸管、培养基、双手【答案】B【解
14、析】【分析】1、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化学药物消毒、紫外线消毒。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
15、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详解】A、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吸管采用干热灭菌、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室采用紫外线照射,A错误;B、吸管采用干热灭菌、接种环采用灼烧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箱采用紫外线照射,B正确;C、培养基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手接种环采用灼烧灭菌、吸管采用干热灭菌、接种室采用紫外线照射,C错误;D、培养皿用干热灭菌、吸管采用干热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双手采用酒精消毒,D错误。故选B。10.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和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组的培养基分别是( )A. 未接种
16、的选择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未接种的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 接种了的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答案】B【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详解】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需要设置的对照组是未接种的培养基,即将未接种的培养基与接种的培养基同时培养,若未接种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其被污染,否则没有被污染;用接种了的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进行对照,在牛肉育
17、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选择的功能,B正确。故选B。11.下列关于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中不含能量,且人和其他动物无消化纤维素的酶,因此无法作为能源物质B.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还原性多糖C.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D.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答案】C【解析】【分析】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人体没有催化纤维素分解的酶,因此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纤维素。【详解】某些动物体内有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因此可作为能源物质,A错误;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多糖,但是不具有还
18、原性,B错误;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C正确;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D错误;故选C。12.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 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 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C. 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D. 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馒头或面包松软多空。能量的多少取决于有机物总量,利用酵母菌发酵会消耗
19、面粉中的有机物,而酵母菌正是从其中获取能量而生存的,所以能量较少。在利用有机物发酵时,酵母菌会把一些有机物合成或分解成其他种类的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种类多。【详解】采用小苏打的原理是小苏打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并不会改变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能量的多少取决于有机物总量,利用酵母菌发酵会消耗面粉中的有机物,且酵母菌正是从其中获取能量而生存的,所以能量较少。在利用有机物发酵时,酵母菌会把一些有机物合成或分解成其他种类的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种类多,即营养丰富。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
20、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3.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配制培养基从土壤中选择尿素分解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可用于选择和观察尿素分解菌B. 为获取102的稀释液可将90 mL无菌水加入10 g土壤样品中C. 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菌落数目,接种时只能用平板划线法D. 实验中设置对照,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答案】D【解析】【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稀释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
21、计数,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详解】A、选择和观察尿素分解菌时需要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A错误;B、10 g土壤样品加入90 mL无菌水中,振荡摇匀后可获得10倍的稀释液,B错误;C、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菌落数目,接种时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D、实验中设置对照,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可通过空白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培养和计数,考查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科学思维。14.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
22、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下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B. 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C. c处抗生素无效D. d为对照【答案】A【解析】【详解】透明圈大的抑菌效果好,透明圈小的抑菌效果弱。d为空白对照,与d处的比较可说明a处抑菌效果大于b处;A错误,D正确。B处透明圈不规则,可说明 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B正确。C处的与d处相同,说明c处抗生素无效;C正确。15.若将酵母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在一起,可采用下列哪组培养基将它们分开( )A. 加食盐的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C. 加伊红美蓝的培
23、养基和含硝酸盐的培养基D. 加青霉素的培养基和无氮培养基【答案】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如:缺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固氮微生物;细菌等原核生物对青霉素敏感,不能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可以用来筛选真菌。伊红一美蓝培养基可鉴定大肠杆菌。【详解】酵母菌是真菌,圆褐固氮菌是细菌,由于细菌对青霉素敏感,不能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因此用加青霉素的培养基可筛选出酵母菌;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能固氮的微生物,酵母菌不能固氮,而圆褐固氮菌能固氮,因此用无氮培养基能筛选出圆褐固氮菌。故选D。16.下表为某
24、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牛肉膏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青霉素琼脂蒸馏水含量10g10g2g0.4g0.065g1万单位适量1000mLA. 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B. 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C. 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 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答案】D【解析】【分析】据表分析:此表表示鉴定大肠杆菌的合成培养基。微生物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的还会有生长因子等。【详解】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一般位于大肠杆菌的质粒上,A错误;依用
25、途划分,加入青霉素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B错误;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C错误;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工程菌,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正确。故选D。17.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A. 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 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 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D. 随机的,没有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细菌,真菌的数量要比细
26、菌少。样品的稀释度越高,在平板上生成的菌落数目就越少。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平板计数,所以细菌的稀释倍数要高于真菌的稀释倍数。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18.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讲有利于环保B. 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C. 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D. 加酶洗衣粉中目前最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答案】C【解析】【分析】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
27、,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2、影响加酶洗衣粉活性的条件:温度、pH和水量。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效果的因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地、大小、浸泡和洗涤的时间。3、酶作用的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详解】A、加酶洗衣粉代替普通洗衣粉,P使用量减少,同时酶是蛋白质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8、受水温、洗衣粉浓度、洗涤方式、浸泡时间、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B正确;C、因用途不同,且酶需适宜的条件,故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一定总比普通洗衣粉好,C错误;D、目前加酶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四种,D正确。故选C。19.煮练酶是一种生物复合酶,它由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和木质素酶等多种蛋白酶组成,能高效、彻底地分解存在于纤维中的共生物和其他杂质,常用来处理织物,而且处理后织物手感光滑柔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煮练酶中的淀粉酶会将纤维共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B. 煮练酶在织物处理上的应用利用了生物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C. 低温下煮练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
29、结构遭到了破坏D. 向煮练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酶的特性、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等。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是并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详解】A、煮练酶中的淀粉酶会将纤维共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A错误;B、煮练酶是一种生物复合酶,它由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和木质素酶等多种蛋白酶组成,能高效、彻底地分解存在于纤维中的共生物和其他杂质,煮练酶在织物处理上的应用利用了生物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B正确;C、 低温下煮练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是酶的空间结构并不被破坏,C错误;D、煮练酶
30、是蛋白质,向煮练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色,D错误。故选B。20.下列有关“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干酵母粉置于蒸馏水中活化的目的是使酵母细胞吸水膨胀B. 将刚溶化的海藻酸钠立即与酵母细胞混合可以提高凝胶珠硬度C. 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和杂菌D. 导致凝胶珠颜色过浅的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没有充分活化【答案】C【解析】【分析】海藻酸钠溶液固定酵母细胞的步骤: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0.05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详解】A、将干酵母粉置于蒸馏水中活化的目的是使酵母细胞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31、,A错误;B、海藻酸钠需冷却后与酵母细胞混合,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B错误;C、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和杂菌,C正确;D、导致凝胶珠颜色过浅的原因可能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识记实验的基本步骤即可解答。21.通常用哺乳动物的血液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红蛋白变性B.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避免细胞粘连在一起C. 分离红细胞时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高速离心D. 粗分离后的血红蛋白还要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
32、离:1、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详解】A、实验时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橡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A错误;B、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
33、去除杂蛋白,B错误;C、分离红细胞时要进行低速短时离心,C错误;D、粗分离后的血红蛋白还要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D正确。故选D。22.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和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甲与分子戊所带电荷性质相同B. 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C.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D.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答案】C【解析】【分析】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
34、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或鉴定。【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分子甲与分子戊所带电荷性质不相同,A错误;分子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会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而移动速度慢,B错误;若分子乙留在透析袋内,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分子丙比分子乙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分子丙也留在袋内
35、,C正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样品,其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故分子甲和分子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错误。故选C。23.以下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重复洗涤3次B. 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透析12小时C. 装填在色谱柱内的凝胶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D. 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答案】C【解析】【详解】A、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离心,如此并重复洗涤3次,目的是除去杂蛋
36、白,A错误;B、透析时使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而不是用0.9%的NaCl溶液,B错误;C、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C正确;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在凝胶外部移动,移动速度快,D错误。故选C。24.从细胞中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 DNA 难度大,其原因不包括( )A. 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pH 等条件更敏感,更易失活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使得蛋白质的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C. 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需据其特性摸索提取的程序D. 蛋白质细胞中含量太低【答案】D【解析】【分析】1
37、、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2、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3、DNA的溶解性:(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
38、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4、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详解】A、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pH等条件更敏感,更易失活,是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DNA难度大的原因,A错误;B、蛋白质空间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使得蛋白质的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是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DNA难度大的原因,B错误; C、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需跟据其特性摸索提取的程序是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DNA难度大的原因,C错误; D、细胞中蛋
39、白质含量比核酸更多,但含量的高低并不是提取蛋白质比提取DNA难度大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和提取DNA的方法,重点在于对蛋白质和DNA的特性的综合分析应用,试题难度中等。25. 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下列哪些试剂()蒸馏水生理盐水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清水柠檬酸钠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生理盐水、蒸馏水、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所用到的
40、试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二、填空题26.我市葡萄种植基地为解决葡萄滞销易腐烂问题,引入果酒、果醋生产线进行葡萄的深加工,获得了较好收益,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候选菌A、B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_。(2)在纯化菌种A时接种了5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1mL样品并培养。其中乙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纯化菌种A的接种方法是_,推测出现平板乙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3)在进行菌种A,B的扩大培养过程中,锥形瓶的瓶口应(填序号)_(敞开密封用透气棉塞塞住),并适时振荡锥形瓶,振荡的目的是_。(4)将葡萄加工成果汁时,为提高果汁的产量和品质,应加入适量的果胶酶,该酶是_(“一类酶”或“复合酶”
41、),包括_、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能分解_,瓦解植物_及胞间层。【答案】 (1). 核糖体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3). 涂布不均匀 (4). (5). 保证氧气的供应,使营养物质与目的菌充分接触 (6). 一类酶 (7).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8). 果胶 (9). 细胞壁【解析】【分析】纯化细菌:(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菌落,这个单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
42、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候选菌A、B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通过对乙平板菌落的分布情况分析可知,纯化菌种A的接种方法是采用的纯化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乙平板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倒置菌落分布很不均匀。(3)在进行菌种A、B的扩大培养过程中,必须提供有氧环境,如果敞开瓶口,很容易感染杂菌,故需要用到透气棉塞塞住,既能保证有氧环境,又能最大程度的防止杂菌污染;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保证氧气的供应和使营养物质与目的菌充分接触。(4)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
43、榨取果汁变得容易。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和分离以及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分离微生物的常用的方法和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解答。27.2019年全国多个城市出台了本市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我们每天产生的塑料垃圾是惊人的,怎样处理塑料垃圾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分解聚乙烯(塑料的成分)的微生物聚乙烯分解菌,它能分泌聚乙烯降解酶降解塑料,从中获取能量。(1)在筛选聚乙烯分解菌过程中,应选择含_丰富的垃圾场土壤取样,制作培养基时,应将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
44、一碳源,并使用_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2)在制备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计算和称量各组分,将其溶化,在灭菌前需先调节培养基的_,再进行灭菌,其原因是_;倒平板时的温度一般是50的原因是_。(3)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所选土壤样品中聚乙烯分解菌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_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_。(4)为测定聚乙烯降解酶降解塑料的能力,需要先将该酶分离出来,常用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离聚
45、乙烯降解酶的基本过程:样品加入后进行洗脱,而后收集聚乙烯降解酶。最后收集到的蛋白质样品与刚洗脱时收集到的蛋白质相比,分子质量较_(填大或小),原因是_。【答案】 (1). 废旧塑料(聚乙烯) (2). 聚乙烯 (3). 高压蒸汽 (4). pH (5). 避免调pH时再次造成杂菌污染 (6). 温度过高不便于用手操作,温度过低培养基将发生凝固 (7). 乙同学 (8). 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且不在30-300范围内 (9). 小 (10).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通过色谱柱的路程较短,移动速率较快【解析】【分析】1、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
46、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2、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用来微生物计数。【详解】(1)要筛选聚乙烯分解菌,应选择含废旧塑料(聚乙烯)丰富的垃圾场土壤,制作培养基时,应将聚乙烯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并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2)为避免调pH时再次造成微生物污染,需先调节培养基的pH,再灭菌倒平板。倒平板时的温度一般是50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不便于用手操作,温度过低培养基将凝固。(3)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且不在30-300范围内,故乙同学的结
47、果可信度低。(4)在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聚乙烯降解酶的过程中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通过色谱柱的路程较短,移动速率较快,故最后收集到的蛋白质样品与刚洗脱时收集到的蛋白质相比,分子质量较小。【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掌握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8.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的接种方
48、法为_,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特有的成分有_。(2)进行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_上(“基本培养基”或“完全培养基”),原因是_,从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接种针挑取_(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_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在划分的五
49、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组别所含氨基酸A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B精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C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D甘氨酸天冬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丝氨酸E半胱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缺陷型。【答案】 (1). 稀释涂布平板法 (2). 氨基酸 (3). 基本培养基 (4). 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培养基 (5). 完全 (6). 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 (7). 菌落A (8). 无菌水 (9). 天冬
50、氨酸缺陷型【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据此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详解】(1)根据过程所得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结果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是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据此可知,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有氨基酸。(2)为了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培养基,进行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
51、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因此从完全培养基上可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采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3)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因此图中菌落A应该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则用接种针挑取菌落A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加入菌悬液的无菌培养皿中应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基本培养基。表中信息显示:A、D区域含有、其它区域不含有的氨基酸是天冬氨酸,而实验结果只有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天冬氨酸缺陷型。【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
52、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29.猕猴桃味道酸甜,维生素C含量丰富,以猕猴桃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汁及经发酵制成的果酒维生素C含量较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果汁时常加入果胶酶,因为果胶酶可以通过分解果胶来提高果汁的_。由于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为了降低成本,使果胶酶能被再次利用,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或_法将其固定。(2)猕猴桃果酒制作时,发酵液未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杂菌却不能正常生长,这是因为_。(3)科研人员发现某种微生物中富含果
53、胶酶,通过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释放出其中的果胶酶,分离该酶的方法有_和电泳法,其中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不同而实现分离。(4)本实验中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所提取的酶进行鉴定。根据如图的电泳结果,某同学得出“所提取的酶具有两条链”的结论,这种说法可靠吗?理由是_。【答案】 (1). 出汁率和澄清度 (2). 物理吸附 (3). 果酒发酵的无氧、pH呈酸性条件和代谢产生的酒精抑制了杂菌的生长 (4). 凝胶色谱法 (5). 相对分子质量 (6). 不可靠,只能得出提取的蛋白质含有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不一定是两条【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
54、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 酶 2CO2+2C2H5OH+能量。【详解】(1)制作果汁时可以加入果胶酶以分解果胶,从而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由于果胶酶溶于水,不利于重复利用,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将果胶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2)果酒正常发酵时,发酵液未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杂菌却不能正常生长,这是因为果酒发酵的无氧、pH呈酸性条件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代谢产生的酒精抑制了杂菌的生长。(3)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5、,分离蛋白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其中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实现分离。(4)本实验中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所提取的酶进行鉴定。根据图的电泳结果,某同学得出“所提取的酶具有两条链”的结论,这种说法不可靠,因为大小相同的肽链经过电泳都能处于同一位置,因此只能得出提取蛋白质含有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不一定是两条。【点睛】本题考查果汁、果酒的制作、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固定化酶技术的相关知识,固定化酶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原因是酶分子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0.试回答下列“血红
56、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1)血红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_、_、纯化、_。(2)对红细胞进行洗涤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3)图1装置的作用是_。(4)粗分离后纯化蛋白质采用的方法是_法。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的存在,原因是_。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是a,是因为a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_(“大”、“小”)。(5)图2表示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结果。不同蛋白质得以分离是原因是_。【答案】 (1). 样品处理 (2). 粗分离 (3). 纯度鉴定 (4). 防止红细胞吸水涨破 (5). 去除血红蛋白中的小分子杂质 (6
57、). 凝胶色谱 (7).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的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8). 大 (9). 不同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等不同,导致电泳时迁移速度不同【解析】【分析】1、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2)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而将不同色素分离。【详解】(1)血红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
58、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2)对红细胞进行洗涤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防止红细胞吸水涨破。(3)图1装置的作用是去除血红蛋白中的小分子杂质。(4)粗分离后纯化蛋白质采用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的存在,原因是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的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是a,是因为a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5)图2表示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结果。不同蛋白质得以分离是原因是不同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等不同,导致电泳时迁移速度不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及色素提取与分离的相关知识,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红细胞的洗涤、粗分离的原理、电泳的原理及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的理解、记忆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