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25315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0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一 第十单元第25讲新时期的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成就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四川南充三模)1982年宪法自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改,综合表内修改内容可知,这一历程反映了()时间 会议 修改内容 1988年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巩固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C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完成D社会主义社会主要

2、矛盾的变化解析:选B图表对1982年宪法颁布后的修改、完善、健全,说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故选B项;图表对宪法的修改没有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对宪法颁布后的修改、完善、健全,而不是完成,排除C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矛盾,排除D项。2(2019届广西桂林一模)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

3、我国()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解析:选B材料中1982年宪法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进行社会保障,同时也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2004年宪法则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两部宪法中关于社会保障的内容,而非法制建设的内容,因而不能体现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排除A项;材料中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说明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随经济发展而上升,排除C项;由材料1982年宪法

4、内容可知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及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均能享受社会保障,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排除D项。3(2019届福建南平二模)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A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B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C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D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解析:选C材料“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说明,蒋经国作为败退台湾的蒋介石的儿子希望父灵回到大陆,材料还强调了蒋经国的“民族感情”“奉献于国家”的精神,这是坚持“一

5、个中国”立场的表现,故选C项;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抗是在1979年元旦,大陆停止炮击金门,排除A项;蒋介石是浙江人,而闽是福建,材料没有反映闽台之间交流的信息点,排除B项;仅凭材料中蒋经国认可“一国两制”不能说明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而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4(2019届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高三一模)1958年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到1961年改为只打宣传弹,这表明()A新中国逐渐确立和平统一中国的方针B炮战是两岸保持联系的特殊方式C“一国两制”的提出势在必行D两岸交往的坚冰逐渐打破解析:选B由

6、材料内容可知,1958年后两岸炮战从不间断到“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到“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再到“只打宣传弹”,这说明炮战不再具有武力对抗的意义,只是两岸保持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故选B项;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使两岸交往的坚冰逐渐被打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5(2019届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下表是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年份 1988 1989 19

7、90 1991 1992 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26.9% 30.9% 35.4% 36.6% 35.1% 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30.4% 29.0% 23.6% 24.5% 43.8% 据上表可知()A香港的回归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B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D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解析:选B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呈增长趋势,说明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政策,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和内地的贸易往

8、来,不是香港经济繁荣,故D项错误。6(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2017年台湾民众调查显示,45.9%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在“中华民国”的宪法基础上,为了两岸和平发展与人民生计,继续与中国大陆交流协商,34%则不支持。材料说明()A民众支持是两岸统一最终途径B“九二共识”得到了广泛认可C两岸和平与发展符合主流民意D“一国两制”是统一根本方法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未涉及两岸统一的内容,故A项错误;依所学可知,“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材料中两岸交流合作的主旨不相符,故B项错误;材料“45.9%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继续与中国大陆交流协商,34%则不支持”说明

9、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主流,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两岸关系的交流,而不是强调“一国两制”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7(2018届安徽黄山一模)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A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B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C“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解析:选C“一国两制”是中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故A项错误;国际社会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主要基于自身利益的考

10、量,而不是为了促进两岸和解,故B项错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纷纷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表明中国提出“一个中国”理念的国际认同度在增加,故C项正确;材料更多表明的是“台独”不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同,故D项错误。8(2019届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一些国家建交的具体时间表。对此合理的解释应是()时间 1964.0127 1970.1013 1972.0313 1972.101 1972.0929 1972.1221 1979.0101 建交国 法国 加拿大 英国 联邦德国 日本 澳大利亚 美国 A.中法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重返联合国推动中国外交政策调整C国

11、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中国外交决策D中苏关系的恶化直接促成中美建交解析:选C20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决策,另外,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这直接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逐渐改善关系,中国也相应调整了外交政策,故选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法建交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在此之前,中国的外交政策就已经开始调整,排除B项;中美建交是双方共同利益的诉求,不是由中苏关系恶化直接促成的,排除D项。9(2019届湖北八市高三联考)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

12、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解析:选C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并结合所学80年代改革开放可知对外援助的变化从六七十年代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求,故选C项;据材料“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说明减少了“左”的干扰,排除A项;据所学,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

13、国经济迅速发展,排除B项;不结盟的主要含义在于强调独立自主、和平相处而不是援助对象的变化,排除D项。10(2019届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表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1980年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恢复在世界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 1988年 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C积极参与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D坚持实施结伴不结盟政策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原子能

14、组织等18个,从材料上看,其罗列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均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的多边外交,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积极参与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坚持实施结伴不结盟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1(2019届福建三明高三上学期期末)2017年“两会”上,外交部长王毅首次提出了“金砖”的概念,“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其主要目的是()A扩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B克服内部不利因素的制约C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D领导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解析:选C根据材料“

15、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可知主要目的是扩大朋友圈,建立更加广泛的伙伴关系,故选C项;加强南南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排除A项;“金砖”是对金砖国家的扩容,并非是要制约谁,排除B项;中国不称霸,也无意领导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排除D项。12(2019届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80年代,中国关注不结盟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采用不结盟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 B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C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D金砖国家联合的需要解析:选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

16、化是从中国利益出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的调整,故选C项;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有影响,但是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排除A项;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于1991年底,排除B项;金砖国家的概念出现于21世纪初,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已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

17、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

18、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摘编自许耀桐载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8分)

19、(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省略号前后的信息从法律的制定以及法律原则、法律内容上来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中西方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三个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分别概括其表现;第二小问,前者注重吸收外来文明,后者注重继承传统,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法制改革依旧在专制体制的框架下,而英国是限制王权,走向民主。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得出国家的强大在于制度的强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三大民主政治

20、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民主法制的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答案:(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原因: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2)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构建法治的传统;议会下院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行政大权赋予首相;确立政党政治。(任答两点即可)不同:中国的法制改革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英国则重视继承传统;中国的法制改革没有摆脱专制体制的束缚,而英国则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1、。(3)观点: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14(2019届湖南永州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时间世界中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确认从越南撤军苏联展开全球战略性攻势苏联入侵阿富汗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中共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20世纪90年代东、西

22、两德统一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香港、澳门回归21世纪初“911事件”爆发欧元正式启用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小论文题,解读首先要有论题、史论结合,思路展开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即国际局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或者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合表格中史实进行说明。答案:示例一论题:国际局势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阐述:20世纪7

23、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并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也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基于两国的共同需求,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示例二论题: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阐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趋于瓦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时,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