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学案:专题七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19238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学案:专题七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学案:专题七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学案:专题七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七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时空坐标阶段特征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上面对民族危机,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知识贯通一、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两次鸦片战争(

2、1)鸦片战争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商品市场和生产原料(根本原因);清政府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重要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影响: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过程: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使中国丧失大

3、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清政府吏治腐败,剥削沉重,阶级矛盾激化。列强倾销商品,小农破产,使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自然灾害严重。(2)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1856年,进行北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主要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

4、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续表主要内容评价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4)评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失败。二、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表现: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发生在东南沿海地

5、区)。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2)洋务运动口号与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性质:军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较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意义: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本国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

6、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2)代表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三、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3.近代报刊的出现:18

7、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四、“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新思想的萌发开眼看世界(1)代表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探索救国之路。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内涵:“中学”,是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2)实践:洋务运动。(3)影响: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的“自强”梦彻底破灭。3.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2)主张: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3)特点: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束缚;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