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课一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17832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课一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课一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课一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课一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课一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20版练B1历史人教版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考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2019河北保定高一月考)“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到是该朝代重用文人,“转运使”是宋朝时期的地方官员,是宋朝吸收唐朝灭亡的教训重文轻武的结果,所以C项正确。2.(2019四川成都名校高一选考)宋代的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清的省)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

2、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这表明()。A.行政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中央集权B.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A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路”,即地方行政区域,结合材料中的“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可知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散,从“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可知地方各行政机构权责交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路、府(

3、州)、县三级行政机构,明清地方行政制度受元朝的行省制度影响很大,有很大的区别,B项错误;行政机构互相牵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项错误;扩大行政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错误。3.(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一冲刺)“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中央设置二府三司制度,在地方设立通判等机构,从而使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以利于加

4、强皇权和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设立节度使是唐朝的策略,故A项错误;材料中转运使只是负责经济方面,不能体现出材料中措施的核心精神,故C项错误;设通判负责地方监督是具体的措施,不是其根本特点,故D项错误。4.(2019河南洛阳高一学考)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月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同(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荐见任(现任)同(通)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B.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C.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D.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通判与中央的关系,排除

5、B项;根据“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同(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荐见任(现任)同(通)判。”可以推断出其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C项正确;宋代设通判是为了监督知州,排除D项。考点2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5.(2019上海浦东区合格性考试)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但最后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辽宋间“澶渊之盟”使()。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北宋人民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A.B.C.D.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既要看到该盟约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激

6、化了社会矛盾的一面,又要认识到该盟约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一面,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6.(2019上海徐汇区合格性考试)宋史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逐渐加重B.辽、西夏与宋朝的边境贸易增加C.战争增多使北宋军队数量大增D.宋仁宗已下定决心进行财政改革答案:A 解析:据材料“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费累百万”说明当时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逐渐加重,故A项正确;“契丹增币,夏国增赐”是指宋与辽、西夏的求和岁币,不是边境贸易增加,故B项错误;北宋军队数量大增,属

7、于冗兵,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宋仁宗下定决心进行财政改革,故D项错误。考点3王安石变法7.(2019重庆江津区高一选考)有学者认为,庆历新政中范仲淹等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相推崇。“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它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最有可能是指()。A.朝廷对文官的防范B.朝廷对朋党的防范C.朝廷对割据势力的防范D.朝廷对宰相等重臣的防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背景的理解。根据材料“范仲淹等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相推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家法”指的是朝廷对朋党的防范。所以选B项。8.(2019湖南湘南中学高一选考)王安石变法的中

8、心措施是“理财”,“理财”的基本原则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通过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可知其“民不加赋”指的是()。A.不增加普通百姓的赋税负担B.不增加所有“民”的赋税负担C.不改变以前的各种赋税制度D.通过官办工商业解决政府财政答案:A解析:“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都是不同程度减免农民的负担,可见“民不加赋”是不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A项正确;B项中“所有”说法绝对;C项中“不改变”说法错误,王安石变法是改变过去的税法;D项说法不符合王安石变法宗旨。考点4南宋的偏安9.(2019安徽桐城中学高三月考)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

9、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结果,他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事件?()A.汉初七国之乱B.中唐安史之乱C.北宋靖康之变D.清末庚子变乱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可知,中央集权太甚,造成强干弱枝的现象,强调中央集权,裁汰地方武力,以避免对中央形成威胁,但是结果却造成“外寇凭陵”,而无力抵御。北宋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地方武力无力抵御女真族的入侵,致使北宋亡国,所以答案选C项。A、B、D三项与“国家集权太甚”而导致的结果并没有关系,故排除。10.(2019作者原创)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了绍兴和议,下列内容不属于“绍兴和议”的是()。A.东起淮水

10、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B.金保持帝号,同时向南宋称臣C.南宋向金每年缴纳一笔财物“岁贡”D.南宋对金称臣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绍兴和议内容的理解,宋金关系规定南宋向金称臣,故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考点5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1.(2019上海建平中学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对以上大事年表解读有三种看法: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C.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1)其中解读正确的是哪一

11、种看法?答案:C.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2)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答案: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有战有和,如宋辽订立澶渊之盟,故A解读错误;这一时期,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与南宋对峙,呈现出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的特点,故B解读错误。考点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2.(2019四川成都诊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艾森斯塔德认为: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其第一个一般性政治目标首先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统治者的第二个一般性目标则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殊取向”“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摘编自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运用所学知识,试以北宋史实为例论证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这一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逻辑清晰)答案: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对其加以监督;财政上,在地方设转运使管理财政,地方大部分赋税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君主专制: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