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案4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考点透析学习目标典题在线技法盘点学习目标1.明确考纲对于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要求及考查特点。2.熟练掌握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题的解题技巧。考点透析一、语言表达准确语言表达准确的含义和标准“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语
2、言表达准确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特定情景。情景即语境,具体的语境需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表情达意,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迥然不同。如纪晓岚的波浪式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蟠桃献母亲”。“不是人”和“去做贼”平常都是贬义,如孤立作寿辞,这家老妇人一听差不多要一命归西,但这样一巧妙组合放入新的语境,那自是“波浪”起伏、皆大欢喜。2.符合事理及对象。符合事理即有逻辑性,符合语法。概念不清,语意不明,判断推理失当等均不合要求。符合对象是指词语在使用上搭配恰当,使用范围正确。如“提高”可接“水平、要求”等,不能接“意见”,必须斟酌使用。符合对象还包括词语对不同
3、对象的使用如“敬辞、谦辞”,使用对象就不一样。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口语通俗易懂,书面语庄重典雅。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两者的转化、复述或转述,要看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学识、性格等,还要看转述的时间、地点、说法、分寸等要符合彼此角色关系。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满襟”写成“沾巾”,无论感慨的程度,还是对蜀相的钦敬心理都有很大区别。二、语言表达鲜明语言表达鲜明三要点“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
4、在语段压缩,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语言表达要达到“鲜明”的目的,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1.表达的时候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在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中,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的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2.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实现。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
5、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3.恰当选用句式,做到表达“鲜明”。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此外,要使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要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三、语言表达生动语言表达生动三“恰当”“生动”指具体形象可感,新鲜活泼。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生
6、动就是描写状形则形象毕现;绘色则色彩鲜明;摹声则声声真切;抒情则慷慨激昂,深沉柔婉;说理则有理有据;叙述则形象生动。总之,生动的语言应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的生动活泼的效果。要做到这些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恰当”:1.恰当选用词语 (1)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可以把词语用活。宋祈的玉楼春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树头春意闹”中运用了通感手法,一个“闹”字使视觉和听觉得到沟通,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枝头繁花竞放,蜂蝶纷飞,春意盎然,活灵活现的景象。(2)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例如: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屈原的女侍婵
7、娟有一段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出后有人建议郭老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拍手叫好。好在哪里?原稿是不带感情的判断句,“是”改成了“这”与“你”“没有骨气的文人”组句后便带上婵娟强烈的感情色彩,骂得痛快淋漓,感情的抒发较原来强烈得多了。2.恰当选用句式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偶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整散、语气错综变化、倒装等方面。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增
8、强语势。如比喻可以使形象更加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使描绘对象色彩鲜明,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可加强语势,充实内容,加重感情;反问是为了强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以加强语气,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增强表达效果;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等。典题在线(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示例,按要求作答。“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多少小朋友学会洗的第一件衣物就是自己的小手绢。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今天的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手绢为何物,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天津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捡起来宣传语:
9、捡起的是童年记忆 留下的是绿树蓝天生活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明的能力。考生首先应设计活动的内容,活动要符合“为了留住”“正在离我们远去”的“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一要求。然后据此拟出活动的主题。答案:(示例)“美丽天津绿色出行活动”倡导大家: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让蓝天更蓝,绿色常在。活动主题:让自行车上路。宣传语:骑自行车上下班 强身健体零污染技法盘点一、语言表达准确语言表达准确题的答题技巧要做好语言表达准确题,具体说,要做到“一准一序一添”:1.注意辨析同
10、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二、语言表达鲜明语言表达鲜明题的答题步骤语言鲜明的考查,往往是和准确、生动,甚至是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综合考查的。无论怎样的考查形式,我们都要按以下三步骤答题: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解答方向和要点。第二步:根据考查重点,运用适当的方法选词造句,组织答案。第三步:根据要求修饰答案,使之符合题目要求。三、语言表达生动语言生动小窍门语言生动,不单纯是词汇运用的问题,应该说是描写的综合效果
11、。所以要做到语言生动,除了前面三个“恰当”,还有两个小窍门:1.做好“五感”描摹。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知描写什么,导致文笔干涩,就是没能把自己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描摹出来,只有细腻刻画出来,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2011年高考江西卷中小说晚秋中一段话:“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这里面就有触觉、视觉描写,才显得生动形象。2.学会添枝加叶。此法是语言的润色法,不能画蛇添足。如:鸟在鸣叫。这个平淡的短句再添加上时间、地点、修饰语等,那效果肯定会有云泥之别: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一只黑白相间的画眉鸟在沾有露珠的柳叶间快乐地鸣叫着。生动也并非越多越好,既要活灵活现,又要简明连贯鲜明得体,答题时更要有针对性。点击进入随堂演练与课案训练点击进入知识补给站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