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案2 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和反复考点透析学习目标典题在线技法盘点学习目标1.了解五种修辞方法概念及使用方法。2.辨析易混的修辞方法。考点透析一、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和反复修辞方法常识1.夸张(1)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2)夸张的种类 扩大夸张。将事物往“最大(多、高、强、深)”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最小(少、慢、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来讲的夸张形式。例如:未
2、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3)夸张的作用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2.借代(1)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3)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3.设问(1)设问的特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2)设问的种类 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问不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设问的作用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4.反问 (1)
3、反问的特点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2)反问的种类 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但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吗?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5.反复 (1)反复的特点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2)反复的种类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例如: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3)反复的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
4、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二、易混修辞格的辨析1.借代与借喻的区别由于它们都不出现本体(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代体),因而很容易混淆。区分办法有二:其一,把握二者概念。“喻”是追求相似性,“代”是追求相关性。2.设问与反问的区别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有明显区别:(1)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2)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3)反问句不能作文章标题,常用在段尾或文章结尾;而设问可作文章标题,常出现在篇首、段首等处。典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曲
5、词,回答问题。折桂令 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解析:“粉黛”是用女子化妆用品代女子,“笙箫”是用演奏时的乐器借代歌女。而“何处笙箫”实意为“如今找不到吹奏笙箫的歌女了”,因此为反问。答案:借代、反问。技法盘点夸张等五种修辞方法答题步骤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不独立考查:1.审清题干要求。尤其是要注意题干中要求修辞方面的信息点。2.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联系语言运用题的内容或诗歌鉴赏的内容,确定具体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此五类修辞手法中具体注意设问、反问的不同,借代和借喻的区别,不可混淆。3.写出准确的答案。点击进入随堂演练与课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