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 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华夏先民A. 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 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C. 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D. 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凸显的是共同的民族意识,D正确;材料与血缘亲疏无关,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宗族
2、宗法观念无关,B排除;材料与生活文化交流无关,C排除。故选D。2. 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A. 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理念B. 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C. 阐释了新政权合法地位D. 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答案】C【解析】【详解】周的天命观强调“天命无常,有德行的统治者才会得到拥护”,结合周人改造“天命观”的背景即“周灭商”可知是为了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C正确;当时孔子尚未诞生,A错误;材料与改善西周民生无关,B排除;后世并未一直持续稳定,D排除。故选C。3. 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邦、冀戎,
3、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A. 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 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C. 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D. 加剧了诸侯割居混战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初县之”和“异姓之能”可知县的设置促进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故B项正确;秦武公,晋文公置县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并非维护周王室的统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异姓之能”体现的是官僚政治对贵族政治的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县的设置对诸侯统治的巩固作用,而非加剧诸侯割据,故D项错误。4. 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
4、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A. 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 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 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D. 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商至秦汉时期对瘟疫的记录情况来看,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前代更加广阔,结合古代中国发展历程可知,这些地区是逐渐被纳入中国版图的,代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逐渐形成。A正确;之前南方区域没有记载不代表以前南方没有瘟疫,而且内蒙古在山东、河北北方,B错误;因为所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发生的频率
5、加快,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材料信息不能体现,D错误。故选A。5. 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A. 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B. 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C. 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D. 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兼国十二,开地千里”表明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是开疆拓土,是建立地方政府、强化国家
6、政治一统的反映,也是各部族逐渐融合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宗法制得以实现的,这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B项不符合题意;周代中央尚未实现对基层的直接管理,故D不符合题意。6. 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A. 形成了制约机制B. 实现了权力集中C. 杜绝了吏治腐败D. 避免了裙带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郡县一级下的官吏都属于郡守或县丞的属官,这说明这些官吏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任命,大大的加强了中央集
7、权,B正确;材料未涉及制约机制,A排除;C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7. 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A. 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B. 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C. 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D. 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选官“分区定额”,而且“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等信息可知,这些举措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统治,故选A项;材料中的措施并不能使全国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也不能使文化发
8、展平衡,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存在矛盾,故排除C项;世家大族主要是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仕途,与材料中所说的察举制不相符,故排除D项。8. 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A. 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 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 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描述的是东汉察举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原本通过重视品德来选拔人才,但是从题干描述的现象来看,显然背离了初衷,D正确;察举制并不重视门第,排除A;察举制在初
9、期选拔出了有用之才,排除B;察举制重德轻才,排除C。9. 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A. 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B. 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C. 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D. 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监察官没有处置权,同时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见汉代试图通过建立对监察的反向机制来约束监察官的权力,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证明“完备”,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监察官的监管,而不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
10、没有体现“多层次”的特点,排除D项。10. 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A. 加强了中央权力B. 保障了公平公正C. 迎合了豪强地主D. 催生了门阀士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察举制,到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作为朝廷选官授职依据的九品中正制,说明通过选官方式加强了中央权力,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具有封闭性,不能保障公平公正,B项错误;选官权的上移不是为了迎合豪强地主,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九品中正制“催生了”门阀士族,D项错误。11. 从唐太宗
11、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反映了A. 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B.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弱化C. 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D. 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皇帝私人秘书机构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可以看出,唐朝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官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相权与皇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宰相的权力削弱,而不是其议政职能消失,排除D项。12. 唐朝在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
12、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算学实行三舍试补,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郎、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A. 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B. 拓宽选官途径完善科举C. 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D. 有助营造科技文化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涉及唐、宋科举制考试内容变化,对于社会各种人才培养促进作用。宋代在医学、算学方面更加重视内部考试,这样的选拔方式体现了专业内部竞争,有助于科技人才培养,D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尤其未提及把用人权从地方收到中央,排除A;选官途径一般指,科举、恩荫等方式,是学校外的选拔,但是材料中强调的是学校内的选拔,排除B;材料未提及文、武用人比例及官职高低等数据,不能体现以
13、文治国理念,而且医学、算学属于技术人才,排除C。13. 下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A. 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 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C. 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 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中无论是进士科、明经科还是制举考试,小姓、寒族人员都可以参加,这说明当时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B正确;尽管表格中士族阶层中举的人数最多,但不能说明拥有科举特权,排除A;C项错在“决定”,说法绝对,排除;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国家选材侧重点,排除D。1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14、: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A. 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 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 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 思想批判风气剧变【答案】B【解析】【详解】“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说明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这是明代政治体制运行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明代废除丞相违背了潮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吏治败坏,故C错误;材料和思想批判无关,故D错误。15. 土司是中央政
15、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A. 完善中央官制B. 实现民族自治C. 消弭军事冲突D. 维护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废除土司,改派流官,即改土归流,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D正确;题干涉及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非中央,排除A;改土归流是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并不是实现民族自治,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16. 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
16、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A. 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B. 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C. 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D. 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可知,“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A错误;“御门听政”和减轻君主政务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表述太绝对,“御门听政”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
17、”,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17. 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A. 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B.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C. 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D. 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来看,官营经济退出某些领域,即由膨胀转向收敛。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1
18、8. 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A. 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B. 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C. 民间纺织业只有一定规模D. 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表明织布、制棉等工序,体现出地主田庄经济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是田庄经济,不是政府控制手工业,故B错误;材料中说明不是民间纺织业,故C错误;D属于小农经济,不符合材料主旨。19.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据此可知A
19、.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B. 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C. 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D.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答案】C【解析】材料介绍了中国古代定窑的发展历史。A选项说法错误,制瓷技术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C选项说法正确,可从定窑的变迁过程中得出;D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20. 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高度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B. 经济规模扩大和社区布局复杂C. 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D. 市民阶层兴起影响行政区变
20、更【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江南经济发展及其影响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可知南宋时江南地区的地方行政机构出现较大变动,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江南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的发展扩大带动了地方行政机构的复杂性,故B项说法正确;材料中体现不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私自设立”一处可以看出不是官方所为,故C项的原因不合题意,排除;市民阶层的兴起不仅仅是在江南地区,而题中强调的是江南地区的变动,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21. 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
21、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A.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B. 市民阶层的扩大C.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 城市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政策性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代对工商业采取宽松的政策,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于是瓦子的生意兴隆,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详解】22.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 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早有 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
22、器 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 工商业发展的冲击B. 精耕细作不被重视C. 自耕农经济占主导地位D. 劳动力的密集投入【答案】D【解析】【详解】明清时期出现的农具多是为了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人口众多,在农业上投入了密集的人力,由此导致农具创新的不足,故选D项;工商业冲击的说法与明清时期史实不符,排除A;我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即为精耕细作,B项排除;农具创新不足与自耕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人力的大量投入影响了农具的创新,排除C。故选D。23.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种权
23、,而佃农有退佃、转租或者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被佃农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 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强化C. 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复杂D.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当土地被佃农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可知,体现了明清时期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即永佃制反映的是土地的经营权,而土地所有者收大租,佃权所有者收小租,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强化”及“赋税征收种类”,而是强调“永佃制
24、”的实行办法,B、C与题意不符;据所学可知,土地兼并问题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D说法绝对化。24.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这说明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A项正确;秦汉至隋唐时期,商业发展水平虽然很高,但没有突破“抑商”的限制,故B项错误;C项中的“结论”说法错误,错在“不再受官府监管”,排除;D项中的“结论”说法错误,错在“被禁止”。二、非选择题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
25、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同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星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富人阶层普通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
26、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面“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明廷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能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摘
27、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建议【答案】(1)现象:传统礼制被打破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崛起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新航路开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世界经济变革影响。(2)措施: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实行财政税收改革分)建议:废除重农神商政策;进行适当的财税改革,以刺激消费;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松绑”(改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供给侧“改革,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
28、求,解决通货紧缩。【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现象,依据材料一,由“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 可 概括出,传统礼制被打破;由“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可概括出,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崛起;由“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可概括出,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第二小问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当时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等角度加以分析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二,由“明穆宗下令开关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
29、是一边倒态势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可分析得出,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由“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可分析得出,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商人经商所得的利润既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以扩大再投资,致使需求端长期乏力,又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导致通货紧缩;由“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可分析得出,实行财政税收改革,推动明朝经济发展,
30、但主要集中在财税领域,无法解决深层次经济问题。第二小问合理建议,依据第一问对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的说明,从改革政府经济政策和财税体制、促进消费、扩大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提出建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结合所学概括信息型非选择题。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再对材料中相关系信息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具体解题方法如下:1.变化、趋势类:答题要求一般遵循“从到”格式答题。这类题在高考试题中是常考题型,值得关注。2.特点、特征类:这类的题目一般要求“从具体到一 般”,“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
31、3.归纳要点类:这类题目主要要求点要全,面要广,注意问题的角度和层次。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答案】变化趋势:南北户数都大幅度下降,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变化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破坏;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变化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南方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等。【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阅读表格,对唐朝后期天宝年间与元和年间户口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口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南北户数都
32、大幅度下降,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进行如下解释:其一,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破坏,其二,北方人民大批南迁;然后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如南方人口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并且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等。27. 材料 安史之乱后。各藩镇纷纷派员在长安设立进奏院,作为与中央的信息联系渠道。此外,进奏院还承担处理藩镇在长安的经济事务、为本镇进京官员服务及提供中央情报等诸多职能,成为藩镇在长安的常驻办事处。宋初沿用了这一旧制。公元981年,宋太宗对散居都城的各州进奏院进行整合,在大内之侧设置了都进奏院,并从原有人
33、员中筛选出150人为进奏官。所有进奏官均在院内集中办公,各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文书转递,地方上呈的文书必须迅速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朝廷下发文书也必须按时发出。朝廷明令进奏官只能在朝廷许可的范围内传送消息,不得私自拆封机密文件,不得泄露朝廷情况和国家机密,承发文字亦只能在院内完成。尽管如此,文书的延误和泄密等事件在宋代仍然屡有发生。据游彪庙堂之上与江湖之间:宋代研究若干论题的考察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宗改革前后进奏院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太宗对进奏院的改革。【答案】(1)机构设置权和官员任免权从地方转移到中央;从散布都城转变为地近内廷;从分散办公到集中办公
34、;从职能广泛转变为专责文书管理;从服务地方转变为服务中央员(2)规范了官方的文书管理;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央有效掌控与地方的信息沟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囿于官僚体制的弊端,信息管理效能有限。【解析】【详解】(1)变化:从材料中的“对进行整合,均在院内集中办公”一处可以得出:从散布都城转变为地近内廷;从分散办公到集中办公;从材料中的“还承担经济事务等诸多职能承发文字亦只能在院内完成”等处可以得出:从职能广泛转变为专责文书管理;从材料反映的整体信息可以得出:从服务地方转变为服务中央员,机构设置权和官员任免权从地方转移到中央等变化。(2)该题属于较开放的试题,评价的角度一方面要结合史历史发展的背景中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要紧扣第一问中的变化表现,例如:规范了官方的文书管理;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央有效掌控与地方的信息沟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囿于官僚体制的弊端,信息管理效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