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12038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模块合格性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合格性考试 (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里强调了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思想条件【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东、印度、中国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并结合所学知识,中东、印度、中国地理条件优越,孕育了伟大的文明,故C正确。2.(2020泰安高一检测)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

2、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即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故D正确。3.在古典时代,一个住在法国和西班牙海岸的希腊人会对远在西西里和土耳其的希腊城市居民更有亲近感,而不是希腊城邦附近的高卢土著、蛮族邻居。这可能主要得益于()A.直接民主的制度B.城邦公民的平等理念C.高度的文化认同D.小国寡民的历史情结【解析】选

3、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典时代,不管居住在什么地方,希腊人都有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这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传统和文化,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故C正确。4.婆罗门经典吠陀中记载:造物神梵天用口、双手、双腿和双脚分别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个记载反映的是古印度的()A.君主专制B.民主制度C.种姓制度D.等级制度【解析】选C。根据材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C正确。5.伊斯兰世界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两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分别是()A.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B.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D.蒙古帝国和沙皇帝国【解析】选A

4、。根据题干“伊斯兰世界”“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可知,信奉伊斯兰教的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故A正确。6.“绍纳人自从进入了津巴布韦高原以后,他们采取了牧农经济结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提供了很多剩余的产品,这样他们就可以供应更多的劳动力来建筑伟大的石构建筑。”材料可以证明()A.津巴布韦生产力发展状况B.津巴布韦国家建立过程C.津巴布韦经济发展模式D.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解析】选D。材料的逻辑关系:绍纳人进入津巴布韦高原采取牧农经济结构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供应更多劳动力建筑石构建筑,而“津巴布韦”一词源于班图语,意为“石屋”,或“受敬仰的石头城”,材料信息内部的逻辑

5、关系证明了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故D正确。7.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根源;后来有观点认为,应当突出宗教的重要作用;又有研究者提出,王室的支持才是其主要原因。据此可知,历史事件()A.不能被正确认识B.研究视角可以多元C.只能有一种解释D.可以随意加以阐释【解析】选B。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不一样,说明研究的视角可以是多元的,故B正确。8.有学者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

6、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解析】选C。1492年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航路,发现了新大陆,是新航路开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分散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全球化开始初见端倪。故选C。9.“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D.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解析】选B。材料中“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

7、动,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故选B;萌发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在古希腊时期,与材料中“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不符,排除A;文艺复兴没有摧毁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排除C;D是启蒙运动的作用。10.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相信,自然科学会支配世界,而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一个繁荣平等的社会。思想家们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解析】选C。据材料“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一个繁荣平等的社会”可知,启蒙运动中的理性思考对社会进步起引领作用,故选C。近代科学并不追求王权公平,A错误;经济基础

8、决定上层建筑,世界繁荣的决定性因素是世界经济的繁荣,哲学意识不能支配世界繁荣,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理性思考的影响,不是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D错误。11.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开端。”这句话肯定了沙皇()A.彻底废除了俄国农奴制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C.巩固俄国沙皇专制制度D.提升俄国人民生活质量【解析】选B。“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开端”这句话表明列宁肯定了沙皇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故选B。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补偿训练】下面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应是()局限性: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剥夺性

9、: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受到的剥削加重。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B.俄国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清末新政【解析】选B。材料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改革后,农民受到的剥削加重”可知材料中评价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规定在农民获得人身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农民要交赎金,这笔赎金实际上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农民受到的剥削加重,故选B。12.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

10、一状况()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D.说明了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解析】选C。18世纪后期英国对美洲输出商品增加,带来丰厚利润,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故选C。13.下表为1850-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据此表可知()年份世界贸易总额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5014533.8152112.8187037491.8454234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解析】选B。由所学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在1850-1870年间的国际贸易额最

11、大,遥遥领先于法、德、美三国,所以说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故选B。14.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A.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B.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解析】选B。材料信息表明,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分别在16、17、18世纪先后控制奴隶贸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三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密切相关,故选B。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A排除;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先后控制奴隶贸易是殖民争夺的结果,殖民秩序并不稳定,C排除;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先后控制奴隶贸易,形

12、成三足鼎立局面的表述与之不符,D排除。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推进了战后欧洲的民主化进程B.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C.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D.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解析】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相继瓦解,资产阶级发展壮大,推进了战后欧洲的民主化进程,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B错

13、误;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不符合史实,D错误。16.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体现在()A.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B.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D.给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了新案例【解析】选A。解题关键是“世界体系演变”,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故选A。B是对世界战争的影响,排除;C是对俄国的影响,排除;D是对发展模式的影响,排除。17.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

14、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不可估量的意义”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C.启发了广大民众民族民主意识D.亚洲国家相互配合联合斗争的精神【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的觉醒意义重大,对亚洲来说,这场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新时代,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故A正确。18.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

15、体系C.雅尔塔体系D.多极化格局【解析】选A。据材料“初来巴黎”可知是巴黎和会,它建立了凡尔赛体系,故选A。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的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B错误。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C错误。目前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D错误。【补偿训练】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其“和平”是指()A.能够消除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和平B.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和平C.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D.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和平【解析】选C。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都力图根据自己的利

16、益重建战后和平,因此,它们追求的和平是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故选C。A、B、D中的和平是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和平,与巴黎和会上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不相符,均排除。19.某历史人物在其独立誓词中明确表示:“我们认为,争取独立自由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暴力。我们准备采取文明的抵抗,包括不纳税在内。”该历史人物是()A.甘地B.孙中山C.华盛顿D.扎格鲁尔【解析】选A。据材料“我们认为,争取独立自由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暴力。我们准备采取文明的抵抗,包括不纳税在内”可知,这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选A。B、C、D都与题干材料无关。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

17、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苏联90%10%50%50%75%英国10%90%50%50%25%A.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愿望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焦点C.英国欲损失利益讨好美国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解析】选D。据表格信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苏两国在东欧和南欧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损害了这些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故选D。A内容与表格信息不符,且不符合史实,错误;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涉及的国家还有南欧,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信息,C错误。【补偿训练】希特勒对外强调“反对赤祸”,却在国内许诺要实行“社会主

18、义”,其实质是()A.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C.欺骗德国民众和英法等国D.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解析】选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同,希特勒无意调整其矛盾,排除A;希特勒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在德国实行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排除B、D。希特勒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国内许诺实行“社会主义”,通过欺骗手段赢得包括工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支持,对外“反对赤祸”即反对社会主义是为了迷惑英法等国,趁机发展法西斯势力,故选C。21.在联合国的框架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

19、它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它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解析】选A。材料中的这一设计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有助于五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故A正确;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重视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故B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故C不符合题意;联合国强调国际

20、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22.21世纪初,高盛集团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C.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D.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解析】选C。“金砖四国”“新钻十一国”“展望五国”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冷战结束后,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C。23.20世纪7

21、0年代,苏联的发展速度逐渐减慢,其经济减速的原因是经济规模增大,内容日趋复杂,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这说明()A.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衰退B.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成效甚微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民心所向D.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解析】选A。由材料“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可知,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苏联模式,日益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苏联的经济活力逐渐丧失,故选A。勃列日涅夫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

22、了发展,B排除;材料只是说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这不代表他们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D。24.下面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相关史实是()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出台C.雅尔塔体系建立D.欧洲联盟的建立【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体现“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是马歇尔计划,故选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B错误。雅尔塔体系奠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C错误。题目没有体现欧盟的建立,D错误。25.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时代特点。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表明,经济全球化()A.成为

23、不可阻挡的潮流B.面临全面失败的危险C.遭遇保护主义的挑战D.受到各国普遍的反对【解析】选C。材料漫画反映了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全球化,故选C。材料漫画并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A错误;“面临全面失败的危险”说法过于绝对和悲观,B错误;漫画信息也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受到各国普遍的反对,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思想引领】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革命浪潮】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

24、、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的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6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法案名称。英国确立的近代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的图片指出,英国崛起的这一重要因素是什么?(8分) 【解析】第(1)题“人心的改变”是指思想的解放,结合所学和图片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所以两个重要史实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第(2)题结合所

25、学,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材料三是瓦特的改进蒸汽机,可知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是工业革命。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27.(20分)世界历史潮流浩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

26、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占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自我陶醉地声明:“金融的领导权、工业的领导权将属于我们,商业的优势也将属于我们。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跟随我们的领导和指示。”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旧交替的时期。 材料四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

27、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光明日报) (1)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革命”中,英、法两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及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威尔逊总统自我陶醉的背景。材料三中“新旧交替”的世界格局变化指的是什么? (6分)(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

28、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什么?(6分)【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的“转折”指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所说的“政治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第二问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回答即可。第(3)题,第一问背景结合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回答即可;第二问依据材料“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旧交替的时期”

29、作答。第(4)题,第一问依据材料“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回答;第二问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1)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变化: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形成、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4)原因: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

30、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8.(16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摘编自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

31、,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

32、化。(4分)(3)结合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紧扣主题,观点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字左右。(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西班牙、葡萄牙的作用回答。第二问结合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工业革命分析回答。第(2)题“变化”依据材料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

33、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分析归纳即可。第(3)题首先要明确克林顿和卡斯特罗两个人的观点,然后再联系所学知识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总结。回答时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全面。答案:(1)理由:葡、西最早支持开辟新航路。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经济条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新型娱乐传媒的出现;世界市场形成。(3)例文: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对策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