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98509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5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跟踪检测评估5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皖江名校联盟”高三决战高考卷魏晋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和君臣关系。阮籍母亲亡故时,别看他照样下围棋、喝酒吃肉,似乎不拘孝子之礼,但酒肉之后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嵇康临终写家诫教育子孙奉行儒家伦理。据此可知,当时()A追求精神自由却徒有虚名B阮籍和嵇康等人言不由衷C传统文化趋向多维度融合D儒学危机引发了思想混乱22022南昌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颜延之家诰等,最典型者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的庶族家庭也

2、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由此可以推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形成B士族文化影响扩大C宗法制度社会基础得到巩固D印刷技术快速发展32022河南3月适应性测试北宋初年,士大夫里面真正人格崇高的大都是道教徒,如陈抟、种放等。到了宋仁宗时期,整个文明突然达到一个跃升,范仲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精神,是那一时期士大夫精神风格的典型。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唐末的藩镇割据B宋初大一统的实现C北宋儒学的复兴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42022安徽合肥二模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其中“民”指老百姓,“胞”即同胞或亲兄弟,“物”指自然界的万物,“与”指朋友或同伴。这一主张体现了()A唯物

3、思想B和谐精神C知行合一D自由平等5202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朱熹不仅在家礼婚礼中将传统婚姻“六礼”简化为纳彩、纳币、亲迎“三礼”,“以从简便”,而且还在家礼祭礼中指出即使有贫富老疾的客观差异,也并不构成实行家礼的阻碍。据此可知,朱熹旨在强调()A重构儒家传统礼教体系B简化传统宗教礼仪C扩大礼教在基层的影响D维护理学正统地位62022济宁市模拟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A力图复兴儒学,稳定社会秩序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华夷观念

4、C传承礼仪文明,促进文化交流D主张三教并行,提倡儒术主导72022广州、深圳市高三调研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C维护先秦儒学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82022攀枝花市高三二诊秦始皇使得篆书成为正统,后来又出现了书写简便的隶书;唐宋书法家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艺术性这一“因子”,从实用性与艺术性之合体中游离出来。这反映出书法艺术()A促成了文字的统一B推动了文字的简化C呈现出高雅化趋势D受制于皇帝的喜好92022贵州省适应性测试东汉张仲

5、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认为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医()A区分亲疏贵贱的病患差别B坚持医德至上的价值取向C贯彻医技优先的行医理念D恪守安身立命的职业规范102022安徽“江南十校”一模右图为元代王祯农书所绘的高转筒车,它借助湍急的河水冲动,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适用于水低岸高的山地、丘陵地区。高转筒车的出现()A源于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理论创新B表明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具改进C代表古代农业灌溉技术最高水平D有利于古代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112022安徽A10联盟开年考两宋农书数量最多的是两浙路,

6、其次为福建路,两浙路23本(占宋代农书数量的16.31%)农书中有12本都是关于花卉的,福建路19本(占宋代农书数量的13.48%)农书中有14本都是关于植茶的。这反映出宋代()A农业科技发展超越了前代B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C闽浙地区成为经济的中心D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受到冲击122022清华大学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弘,阳刚奔放,如图一。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二。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A文人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B艺术创作呈现世俗化的倾向C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

7、响D理学兴起制约了绘画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思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基于其特定理论基础之上的系统化思考,这一理论基础即是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以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韩进军、刘永艳论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材料二朱熹认为,只有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才能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使儒

8、家维护封建纲常的价值形态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摘编自李禹阶朱熹的家族礼仪论与乡村控制思想材料三在一个排斥农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社会里,绅士社会掌握着知识和文化霸权,教化、伦理、法规、祭祀、宗族等一切社会责任与权力为一体,成为乡土社会的实际权威在全国范围内构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网络。国家所必需的思想意识包括国家的法令政策,就是通过这个网络突破了千差万别的地域性习俗与文化,渗透到那些看似封闭的乡村角落的。摘编自杨阳王权的图腾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目标。(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为实现材料二中的构想提出的主张。比较材料一、二,说明董仲舒和朱

9、熹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侧重点。(8分)(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认识。(11分)142022广西南宁一模(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汉代出现的“风流”一词,指社会风尚(风气)及其流播,并被赋予了儒家的“教化”和“移风易俗”之义,后汉纪后汉书以“风流”形容汉末“名士”的正气、风骨及其影响。两晋时,名士必风流,风流成为名士的要件,其主要内涵为精神、个性之美,特别是神韵、仪态之美。南朝的吴歌、西曲中,进而在梁陈宫体诗乃至唐代诗歌中,风流的意涵已指向“佳丽”的服饰声色之美,指向两性间缠绵浪漫的情爱。摘编自牟发松说“风流”其涵义的演化与汉唐历史变迁结合

10、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跟踪检测评估5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1解析:阮籍、嵇康等人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在各自的人生中既有出格的表现,但是又自觉地将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融入生活之中,这是儒家思想对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的体现,所以在阮籍、嵇康等人身上既体现出佛道的个体自由,也有儒家的伦理,故选C项;魏晋名士精神自由,并非徒有虚名,而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多种文化的融合,排除A项;言不由衷是心口不一,嵇康等人追求内心真实的想法,鄙视礼教,生活放荡不羁,并非言不由衷,排除B项;社会动荡引

11、发儒学危机和思想混乱,排除D项。答案:C2解析:据材料“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可知士族势力强大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般庶族也重视家庭教育,可以推知当时士族文化影响扩大,故选B项;汉武帝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排除C项;目前最早的印刷术是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唐宋时期印刷技术快速发展,排除D项。答案:B3解析:材料信息“范仲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精神,是那一时期士大夫精神风格的典型”反映了北宋时期士大夫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意识的增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宋儒学的复兴,故选C项;唐末的藩镇割据与士大夫责任感增强没有必然关系,故A项错误;宋代并未实现

12、大一统,故B项错误;南宋以后,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故D项错误。答案:C4解析:材料信息的大意是:百姓是我的同胞,而万物皆与我为同伴。这一主张体现了爱人类也爱万物的和谐精神,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唯物思想、知行合一和自由平等,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5解析:由材料“将传统婚姻六礼简化为纳彩、纳币、亲迎三礼”可知,朱熹简化传统婚俗礼仪,符合广大普通家庭的需要,由材料“即使有贫富老疾的客观差异,也并不构成实行家礼的阻碍”可知,朱熹认为普通老百姓同样可以施行礼教,这一做法是为了克服礼教下移的障碍,扩大礼教在基层的影响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简化礼仪,而非重构,排除A项;传统婚俗礼仪不等于

13、宗教信仰礼仪,排除B项;南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D项。答案:C6解析:据材料“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可知,当时知识分子主张复兴儒学以稳定被佛、道破坏了的社会秩序,故选A项;石介的观点没有体现华夷观念,排除B项;仅二程主张传承礼仪文明,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排除D项。答案:A7解析:由材料“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并结合所学可知,他们主张通过内心反省的方式来求理可知,陆王“心学”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故选B项。答案:B8解析:“唐宋书法家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注重艺术性说

14、明书法呈现高雅化趋势,故选C项;秦朝就已经统一了文字,与材料的时间段不符,排除A项;“唐宋书法家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不是为了推动文字的简化,排除B项;“秦始皇使得篆书成为正统”,表明皇帝对文字统一的贡献,与皇帝的喜好无关,排除D项。答案:C9解析:据材料“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知,二人都重视生命,强调医学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故选B项;“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指治病不分贵贱,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行医的职业操守,并不涉及医技优先,排除C项;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

15、。答案:B10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高转筒车是对原有筒车的改进,适应了一些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故选B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实践,轻理论,高转筒车等农具的改进源于农业生产实践,而非理论创新,故A项错误;高转筒车不能代表古代灌溉技术的最高水平,故C项错误;高转筒车的出现只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并不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故D项错误。答案:B11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宋代两浙路、福建路的农书中有许多是关于花卉、植茶的,说明这些地区的花卉、茶叶种植较多,这反映出传统的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即自然经济结构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农业科技超越了前代,排除A项;宋代农业种

16、植结构仍然是以粮食作物为主,并未发生质的变化,排除B项;仅从农书情况无法说明闽浙地区成为经济的中心,故C项错误。答案:D12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北宋时期的绘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弘,阳刚奔放”,而南宋时期的绘画却“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国力较为强盛,而南宋却“偏安一隅”,国力大为削弱,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就是作品偏于“孤残”,这充分说明一定的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选C项。答案:C13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以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并结合所学归纳即可。第(2)问

17、第一小问,材料中朱熹认为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就必须实现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思想,就是三纲五常的伦理标准,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第二小问,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内容可知,董仲舒侧重于国家范围内的大一统,而朱熹侧重于对乡村的统治,由此可以分析出二者不同的侧重点,一个在于国家的意识层面,一个在于乡村宗族伦理。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内容可知,绅士社会掌握着知识和文化霸权,而农民被排斥在外,国家思想意识的传达需要通过乡绅来实现。第二小问,应该从这一现象的实质和意义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儒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国家

18、的影响即可。答案:(1)核心内容:天人感应,独尊儒术。(4分)目标:实现“大一统”。(2分)(2)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存天理,灭人欲。(4分)侧重点:前者侧重国家意识层面;后者侧重乡村宗族伦理。(4分)(3)观点:绅士成为乡土社会的权威,成为国家意识传播到乡村的媒介。(2分)认识:传统社会控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根本宗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9分)14解析:本题以“风流”一词含义的演变与汉唐历史变迁的史实构建试题情境,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风流”含义演化的基本趋势、演变的原因等方面拟定论题,联系中国古代思想演变、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等知识进行论述。

19、要注意论题鲜明,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一:论题:“风流”含义的演化反映了儒学社会地位的变迁。(2分)阐述:汉代出现的“风流”一词被赋予儒家“教化”和“移风易俗”之义,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思想的结果。两晋时,“风流”的内涵突出了精神、个性之美,与“魏晋风度”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魏晋风度则是当时玄学思想兴起的反映,玄学思想冲击了儒学的主流地位。(8分)综上,“风流”含义的演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学社会地位的变迁。(2分)示例二:论题:“风流”含义的演化反映了南方文化影响力的上升。(2分)阐述:汉代“风流”一词被赋予儒家“教化”和“移风易俗”之义。两晋时,其主要内涵为精神、个性之美,均没有明显的南北地域区别。南朝文学作品中“风流”一词的含义,逐渐延续到唐诗之中,成为“风流”含义的重要构成。文化特征的这种延续性,是魏晋江南经济开发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反映。(8分)综上,“风流”含义的演化反映了南方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加积极和深刻的影响。(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