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982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2【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选修5精品练:第一单元第二节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01995年)(图中“风雹”包括大风、龙卷风、雹灾等灾种)”图,完成12题。1以上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A洪涝B火山爆发C地震 D干旱 2.根据资料可以看出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按表现特征主要是()A缓发型灾害 B突发型灾害C过渡型灾害 D人为诱发灾害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灾害是地震,其次是洪涝。第2题,主要是从自然灾害的分类考查。地震和火山就表现特征应属于突发型灾害,而洪涝的形成主要是暴雨,而且时间较长,所以应是缓发型灾害。本题关键是掌握灾害的分类并能结合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答案:1.C2.B针对近期淮河流域内出现

2、的连续降雨状况以及下一步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2010年7月8日,淮委召开进入主汛期以来的第一次防汛协商会,研究部署淮河防汛工作。会议要求:加强领导,提高警惕,积极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据此回答34题。3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洪水灾害具有()A联系和分异的双重性B难免和可防双重性C空间分布的规律性D成因机制的规律性4由于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防治的措施是()依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依靠发展经济依靠社会科学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依靠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A BC D解析:第3题,引发洪灾的原动力是自然所固有的,目前人类还无法改变其过程,但是通过一定措施可以把洪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少,这

3、体现了自然灾害难免和可防的双重性。第4题,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既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自然灾害的防治既要依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要依靠社会科学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答案:3.B4.C5“自然界从来不会犯错误,错误都是人犯的。”下列有关自然灾害本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是自然进程与人类发展矛盾冲突的产物,其本质是人地关系的冲突,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形式B自然灾害的本质决定了人类可以通过征服自然消灭自然灾害C进入人类社会后,相对于“人类”这个承灾体来说,自然灾害便随之而来,且均是由人类引发的D认识自然灾害的本质,其意义在于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力争把灾害

4、消除在萌芽状态解析:选A。导致自然灾害的力量是自然界固有的,人类不可能将其消灭,人类只能遵循自然规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降低灾害发生的机率及带来的损失。6人民网2011年1月13日电据中国天气网消息,北京连续三四个月滴雨未现,山东、河南、河北等9省市降水则持续偏少,旱情迅速发展,气象专家表示,上述地区水汽条件不足是主因,旱情将持续。读2011年1月9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成因干旱属于_灾害,按表现特征属于_灾害,按承灾体的性质属于_灾害。(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

5、不足(3)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_,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气象缓发型农业(2)B(3)华北地区一是北方降水少;二是气温高,水分蒸发导致了干旱更为严重。一、选择题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生成。随后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并于8月6日15时减弱成台风。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省份中受台风影响频次最少的是()A浙 B台C滇 D粤2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受台风危害影响大,而中西部地区较小,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_规律性()A时间分布 B空间分布C成因机制 D发生过程解析:台风危害的影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而云南处于中国西南边境,故受台风灾害的影响较小,这体现

6、了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答案:1.C2.B环球时报2010年7月13日报道印度西北部地区2010年6月遭遇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接近50,导致近300人被热死。高温不仅使人无法忍受,野生动物和家畜也饱受折磨。持续的高温已经造成生活在印度最大邦北方邦森林地带的蝙蝠、乌鸦和孔雀大量死亡。据此完成34题。3印度每年高温酷暑的灾害性天气都出现在5、6月份,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A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B成因机制的规律性C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D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4南亚地区大部分高温酷暑天气都出现在5、6月份的原因是()A太阳高度角最大B旱季末期,降水少,太阳辐射强C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旱季初期,降水

7、少解析:本题组以印度的高温为切入点,考查了自然灾害的规律和成因。印度高温酷暑的灾害性天气都出现在5、6月份,这体现了自然灾害在时间分布上的规律性。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这一时间的原因是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最大为夏至日),且处在旱季末期,降水少。答案:3.A4.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6题。材料1:2011年5月,冰岛格里姆火山爆发,人们担心火山灰的云扩散导致欧洲空域关闭,数航班被迫取消。材料2:若火山爆发于高山,则会引发冰雪大量融化,使山谷中的泥石流暴发,造成巨大损失。5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的喷发具有周期性B火山的分布具有规律性C火山

8、喷发属渐变性的自然灾害D火山喷发常形成洼地地形6火山喷发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和台风 B风暴潮和泥石流C泥石流和地震 D滑坡和寒潮解析:第5题,火山根据活动特征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只有活火山喷发具有周期性。火山是地球内能量的释放形式,其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火山喷发物在火山口常形成火山锥。第6题,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现象,常常诱发地震和滑坡,同时火山喷发使山顶积雪融化也能产生泥石流。答案:5.B6.C二、综合题7台湾花莲海域2009年12月19日发生里氏6.8级地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台湾花莲海域发生里氏6.8级地震。材料2:台湾主要地理事物

9、分布图。(1)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其位于_地震带,_板块和_板块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属于_(生长边界或消亡边界)。除地震外,台湾在每年夏秋季节还受_(气象灾害)影响。(2)地震发生时可能会诱发_等其他自然灾害。这体现了自然灾害在成因上具有_性。解析:本题通过台湾地震考查自然灾害成因及自然灾害成因机制的规律性。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此处的板块边界属于消亡边界,这里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地震释放巨大能量,可以引起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从而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答案:(1)环太平洋亚欧太平洋消亡边界台风(2)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关联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1)图示地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从时间尺度上表现为_(突变或渐变)的特征。(2)图示地区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原因。(4)从人地关系谈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及自然灾害的本质。第(1)题注重基础知识。第(2)题注重识图能力。第(3)题注重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第(4)题考查人地关系的冲突,注意从人为原因方面分析。答案:(1)渐变(2)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3)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

11、运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4)过度开垦、轮荒、露天开矿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地表植被,无计划的建设水利工程、修路、修窑洞。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甲图到乙图洪水高风险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_图。(3)从图中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并揭示自然灾害的本质。解析:该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承灾体(洪水高风险区环境)和灾情的影响,培养分析问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引起承灾体的变化,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乙图中居住人口增加,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就会“放大”区域灾情。自然灾害的本质是人地关系冲突。答案:(1)在洪水高风险区,居住人口增加,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2) 乙(3)洪水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当人类在河流两岸,进而在河漫滩上修筑定居点,扩大耕地面积,用堤坝束狭河床、保护家园的同时,也人为抬高了洪水水位,增加了洪水灾害的风险和灾情。自然灾害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的冲突。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