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检测卷三(第1-2单元)(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可知先秦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故选B项;题干只是提及月令知识的规范,未提及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排除A项;争霸战争出现在春秋时期,题干未涉及,排除C
2、项;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题干未涉及,排除D项。2下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由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的缓和B田庄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C个体农户精耕细作的特点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现象【答案】C【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体现,故选C项;人地矛盾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A项;田庄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排除B项;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具有雇佣关系,排除D项。3下表为宋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表(单位:人/平方千米)。这一变化 ()时间地区崇宁元年(1102年)嘉定十六年(1223年)江南东路24.927.9两浙路30.732.9江南西
3、路27.737.7荆湖南路1722.5福建路1625.4A助推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使土地集中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D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南方人口密度有所增长,这有利于提供劳动力从而促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排除 B项;表格并没有提及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排除C项;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4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C
4、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可知增加了粮食收入,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故选A项;“16世纪中叶”是明代中后期,排除B项;“玉米、番薯、马铃薯”是农作物,不属于农业技术层面,排除C项;“16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统治政策逐渐走向封闭,不再开放,排除D项。5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A农业地位的下降 B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材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
5、(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说明汉代民间纺织业有一定规模,故选B项;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这一地区手工业发展,不种植粮食,不能说农业地位下降,排除A项;“发达”说法不准确,可以说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排除C项;“开始”说法错误,由一个材料不能得出D项的结论,排除D项。6据载:“明万历年间,在铁矿场中,有数百人在矿头指挥下进行生产,矿头并无地产,完全靠经营矿冶而享其利,而矿夫则多为处州流民,少不下百,多则至千。”这一记载从本质上说明()A矿冶业带动了经济繁荣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私营手工业被官府压制【答案】B【解析】材料不能体现矿冶业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故A项错误;
6、材料“明万历年间”“矿头并无地产,完全靠经营矿冶”“矿夫则多为处州流民,少不下百,多则至千”说明雇佣关系已经产生,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不存在官营与私营手工业的关系问题,故D项错误。7春秋时期的著名商人范蠡指出:“贸易货物时,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用货物不要滞留,更不要囤积待贵。”由此可知,他主张()A国家要加强食物安全监察B食物商品应禁止进入市场C市场秩序应得到法律规范D商品贸易应该注重时效性【答案】D【解析】材料仅体现范蠡认为商品滞留与囤积的主张,未体现国家对食物的监察,排除A项;食物作为一项商品也属于交易范畴,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用法律
7、规范市场秩序,排除C项;材料“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用货物不要滞留,更不要囤积待贵”说明范蠡主张商品不要滞留与囤积,说明商品贸易应该注重时效性,故选D项。8到宋代,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 ()A商品流通速度加快 B宋代形成了商业信用C货币作用逐步降低 D宋代货币形式多样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可知,宋代商业信用发展,这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的速度加快,故选A项,排除B项;根据材料“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可知,宋代商业信用发展,货币的作用
8、提高,排除C项;根据材料“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可知,货币中介多样化,排除D项。9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广告宣称“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材料反映出()A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B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C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答案】B【解析】由材料“广告宣称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可知通过广告语积极参与商业竞争,故选B项;材料强调广告业发展的本质而非繁荣发展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强调私营手工业的激烈竞争而非地位的改变,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后期,排除D项
9、。10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甚至还列出了在场作证的王室官员的名字,以作凭据。这说明了西周晚期()A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向B宗法分封制严重破坏C青铜铸造工艺日渐成熟D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答案】A【解析】题干“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当时已出现土地私有化,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青铜铸造工艺的精美,排除C项;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不允许土地买卖,排除D项。11西汉立国之初,汉高祖刘邦为迅速稳定统治秩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本人及其子孙不得
10、“仕宦为吏”,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这体现了()A汉代开始确立重农抑商政策B汉代官商勾结现象非常严重C政治文化考虑影响商业政策D汉高祖以墨家思想巩固统治【答案】C【解析】汉高祖所采取的抑商政策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商人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在统治者看来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会威胁到封建专制统治,故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此之前已经确立,A项错误;材料无从体现官商勾结现象,故B项错误;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奉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D项错误。12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这反映了唐代()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B对地方事务管理
11、相当严格C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D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唐代不允许民间随意宰杀马牛驴,主要原因是利用马牛驴辅助农业生产,体现了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牲畜的管理,没有体现重视农业轻视商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牲畜的管理,没有涉及地方事务管理严格,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民间宰杀牲畜的纠察,不能反映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排除C项。13如果让你深入研究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你会发现这一政策()A杜绝中国官方对外贸易B禁止中国所有船只出海C阻止外邦“朝贡”贸易D禁止民间出海及对外贸易【答案】D【解析】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出海及对外贸易,故
12、选D项;海禁不是杜绝官方贸易,排除A项;不是禁止所有船只,官方除外,排除B项;朝贡贸易一直进行,排除C项。14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答案】B【解析】B项表述与题目中“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
13、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相符,故选B项;A项表述不符合事实,排除A项;题目中并未体现推动新旧大陆的发展问题,排除C项;“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15经过70天的航行,虽然他没有到达中国,也没有到达印度,但他根据地图,仍将他到达之地称为“印度”(Indian),将他遇到的原住民称为“印度人”(Indians),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这里的“他”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C麦哲伦 D达伽马【答案】B【解析】迪亚士到达好望角,与材料中“新大陆”不符,故A项错误;哥伦布远航寻找印度,发现新大陆以为是印度,与材料中“将他遇到的原住民称为印度人(Indians),
14、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相符,故B项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故C项错误;达伽马真正到达印度,与材料中“新大陆”不符,故D项错误。1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人员交流的频繁C东西文明的交汇 D科技发明的推广【答案】A【解析】殖民扩张是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的主要途径,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主要途径,均排除。17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西班牙、荷兰 B意大利、英国C意大利、
15、西班牙 D荷兰、英国【答案】D【解析】“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分别指的是荷兰和英国,故D项正确。18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这一现象()A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B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C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D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答案】B【解析】英荷战争的导火线是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故A项错误;由题干中“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可知这些财富是重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故B项正确;促成欧洲商贸中心转移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英
16、国社会矛盾的缓和,故D项错误。19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了()A商业资本的强大 B资本输出的兴起C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 D殖民霸权的角逐【答案】D【解析】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取代荷兰,确立了世界商业和殖民霸权,体现出工业资本的强大,故A项错误;资本输出的兴起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两国在当时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取代荷兰,反映出殖民霸权的角逐,故D项正确。20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 600万,到1600年降到1 000万左右
17、,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B奴隶贸易的盛行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D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A【解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抢占殖民地,大量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从而造成拉丁美洲人口锐减,故A项正确;奴隶贸易的盛行是殖民者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而贩卖非洲黑人形成的,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D项错误。211771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设立了一座水力纺纱厂,它被称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这一“现代意义”主要是指()A动力的革命 B生产组织的革命C城市化开始 D产业
18、结构的调整【答案】B【解析】材料“被称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表明工厂制的正式诞生,故选B项;“动力革命”主要指代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应用,排除A项;水力受自然条件局限,大多建立于河流旁边,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排除C项;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排除D项。2217801851年英国从北美洲进口棉花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北美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大量原料C棉纺织业技术的不断进步D世界市场形成各国联系加强【答案】C【解析】由材料“17801851年英国从北美洲进口棉花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英国棉花需求量的扩大,故选
19、C项;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排除A项;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后期,排除B项;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23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近代交通发展的迅速 B民众财富收入的增加C工厂制度影响的深远 D生活方式日益国际化【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而非交通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们的休闲时间而非财富收入增加,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工厂制度使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英国人的休闲时间而非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24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
20、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 ()A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B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C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D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答案】B【解析】材料图片描绘了放大的水滴中存在很多生物,结合“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可知是技术进步带来生态的破坏,故选B项;材料表明的是威廉希斯的看法不是社会共识,排除A项;材料是威廉希斯的看法不是大众,排除C项;材料水滴中的大量生物表明是生态破坏而不是贫富分化,排除 D项。25有人这样描述:大自然的昼夜节律不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节律,人类从此得以征服黑夜,他如同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
21、修斯”。“他”的这项发明应该是()A火车 B电灯C电报 D电脑【答案】B【解析】征服黑夜,即电灯的发明,故选B项;火车的发明,体现的是蒸汽动力革命、交通革命,排除A项;电报发明解决的是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问题,排除C项;电脑的发明与应用普及,是信息时代的象征,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
22、”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材料二: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
23、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0分)【答案】(1)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2)特征:起源较早;小
24、农经营;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有利因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得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材料一“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始建于春秋时期”,得出起源较早,据材料二“
25、自粗耕进于精耕”“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得出小农经营,精耕细作,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得出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据材料一“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得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据材料二“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并结合所学得出,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27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
26、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
27、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6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8分)(3)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萌动社会转型。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答案】(1)变化: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2)国内因素:中国手工业品精美畅销;明政府开放海禁。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
28、域。(3)市民阶层崛起,阶级结构变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贱商观念开始改变。【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按照顺序归纳: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第(2)问,第一小问国内因素,据材料二“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得出,明政府开放海禁,中国手工业品精美畅销。第二小问表现,从材料二中按照顺序归纳: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第(3)问,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归纳。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位法国游客在1788年参观一家棉布工厂
29、后,写道:“和我们在一起时,拥有这种工厂的英国富人们并不注意保持与其财富相称的姿态”对他们而言,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至于工作所带来的财富,则是另一回事。当博斯韦尔在伦敦索霍区看到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时,他想起了博尔顿的一句话:“先生,我们在卖全世界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动力。”这些新贵就是企业家,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精神。事实证明,这种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经济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讲,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因此他们堪称“革命者”。摘编自美罗伯特L.海尔布罗纳、威廉米尔博格经济社会的起源材料二:每个时代都有技术进步,但是对于帝国主义者的掠夺行为有帮助的许多发
30、明,却首先是在1860年至1880年这20年间产生作用的新技术在19世纪的传播令帝国主义的成本变得很低廉,因此欧洲各民族和政府对它的接受程度也达到了顶峰,它让欧洲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新贵们“新的精神”追求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他们从经济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860年至1880年间出现的新技术为何能令帝国主义的成本变得很低廉? (4分)(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科学和技术进步对人类发展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4分)【答案】(1)追求:追求人的地位平等;重视技术创新。
31、说明: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把人类社会推进到“蒸汽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工厂制确立;城市化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时代潮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革命性变化,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的发生革命性变化,商品输出成为其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动力和新能源(或电力、石油)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新兴产业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革新,促进资本和人员在全球的流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作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为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等可以得出追求人的地位平等,重视技术创新;第二小问,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生产力、生产组织、城市化、自由主义、世界市场等角度)来回答。第(2)问,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来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信息和前面几个小问的答案来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