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92618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月考试题(含解析)钓鱼是一项有趣的休闲活动,钓鱼活动中钓点选择决定了渔获多少。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钓点选择的基本原则:“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钓鱼爱好者总结的钓点选择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流速快慢B. 水温高低C. 河底地形D. 水位涨落2. 春日拂晓,某钓鱼爱好者来到其早己选好的钓点,开饵做钓。做钓时发现太阳光从前方照到河面,水面波光粼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鱼爱好者选择的钓位可能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春

2、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可知,垂钓影响因素是水温。因为水温高低会影响鱼类的活跃度,从而影响食欲。春季钓鱼主要选择浅滩是春季气温还未完全回升,浅滩比深潭水温更高,鱼儿到浅滩处取暖;夏季正好相反,浅滩水温过高,鱼类逃热趋凉,喜欢待在深水区;秋天沿袭夏季气候条件,气温较高,鱼喜欢待在阴凉处,所以选择阴凉处钓鱼;冬钓阳是因为冬季水温低,向阳处水温更高些。选B。【2题详解】结合题干分析,春日拂晓大致是在春季太阳刚好升起的时候,而此时太阳大致从东北升起,做钓时发现太阳光从前方照到河面,水面波光粼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说明该垂钓者位于水库的西南侧且面向东北,据此判断图中丙地符合条件。故选

3、C。2018年年底,一张“中国防寒抗冻分布图”(下图)风靡网络。该图的制作充分考虑体感温度和集中供暖情况。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转换成同等溫度,主要受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综合影响。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 既可导致体感温度偏高,又可导致体感温度偏低的因素是A. 气温B. 风速C. 相对湿度D. 太阳辐射4. “海派湿冷”力压“川派湿冷”和“楚派湿冷”,成为全国最抗冻地区的原因是阴天更多气温更低 湿度更高风速更大A. B. C. D. 【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转换成同等温度,主要受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

4、的综合影响。气温越高,体感温度就越高,气温越低,体感温度就越低;一般而言,风速越小体感温度越高,反之越低;太阳辐射越强,体感温度越高,反之越小;而在夏季相对湿度越高,体感温度越高,冬季相对湿度越高,体感温度更低,因此既可导致体感温度偏高,又可导致体感温度偏低的因素是相对湿度,综上本题选择C。【4题详解】根据图中判断,从海派湿冷到楚派湿冷,再到川派湿冷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变化趋势,海派湿冷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是由于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更大,风力更强,气温更低,同时海派湿冷区域更靠近海洋,相对湿度更大,因此该区域成为全国最抗冻地区,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较大,突出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的转

5、换能力和分析能力。纳马夸兰地区位于非洲西南部的沙漠区,是最著名的赏花圣地。在这片干早的大地上生长着近300种植物,多肉植物就是代表性植物之一。这里的植物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旱季进入休眠状态,雨季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5. 纳马夸兰赏花最佳的旅游时间为A. 2月B. 5月C. 8月D. 11月6. 根据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推测纳马夸兰地区的气候A. 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B.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早C. 冬季受西风影响,有少量降水D. 夏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7. 原产于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在重庆栽培应该A. 选取透水性好的土壤B. 露天栽培C. 每天

6、定时浇灌D. 避免阳光曝晒【答案】5. C 6. C 7. A【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旱季进入休眠状态,雨季生长开花,因此赏花最佳的旅游时间应为当地雨季,结合图示经纬度进行分析,该地区位于30S附近,只有当西风带控制(冬季)的时候才会带来适量的降水,而西风带移动来大致为当地的8月份左右,因此C正确。【6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这里的植物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旱季进入休眠状态,雨季生长开花”。可推测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气温高、降水量少、干湿季明显,再结合纳马夸兰地区进行具体分析,该地纬度较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年降水量少,B、D错误;冬季受西风

7、影响,有少量的降水,降水的季节差异很大,C正确;受寒流影响,由于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沿岸地区降水少,A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7题详解】根据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判断,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主要生长在沙漠地区,因此重庆栽培应该选取透水性好的土壤,A正确;且由于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副高控制下,降水稀少,光照充足,说明多肉植物喜光大部分时间不需要交浇灌,而重庆由于雨天多,多雾,因此不能露天栽培,更不能每天定时浇灌,因此BCD错误,故选A。阿尔梅里亚省(2W,37N)位于西班牙的东南沿海,该地区年均温15以上,年降水量约300mm,大部分为山地、丘陵和沿

8、海滩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该省大量建造温室大棚种植番茄、柿子椒和西瓜等用于出口的作物,逐渐成为“欧洲的蔬莱之都”。图为“该阿尔梅里亚省温室大棚卫星照片”,夏季农民还会给棚顶刷上白石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8. 该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普及温室的主要原因是A. 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 提高光照利用率C. 减少水上流失,保持土壤肥力D. 减轻病虫害的威胁9. 与法国相比,该地区利用温室生产农产品出口欧洲各国的优势条件有温室不需要加温离消费市场近蔬菜瓜果成熟早,上市时间更早海洋运输便利A. B. C. D. 【答案】8. A 9. B【解析】【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西班牙的东南沿海(2W

9、,37N),该地区年均温15以上,年降水量约300mm,根据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当地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发展农业将面临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普及温室,能够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正确;该地区晴天多,而且夏季农民还会给棚顶刷上白石灰,是为了减少光照的照射,B错误;该地区年降水量约为300mm,水土流失弱,C错误;减轻病虫害的威胁主要依靠农药等手段,D错误。【9题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与法国相比(4251N),西班牙(37N)纬度更低,热量更加充足,利用温室不需要增加温度直接可以天然种植,正确;同时由于西班牙纬度更低,热量更充足,导致蔬菜瓜果

10、生长的周期短,成熟早,上市时间更早,能够提前占有市场,正确;结合两地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西班牙靠近欧洲南部,法国位于欧洲腹地,法国距离市场更近,其海洋运输也更加的便利,错误,故选B。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下图为中央气象台于9月12号05时发布的台风“山竹”未来120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 影响“山竹”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为A 洋流B. 地形C. 大气环流D. 大陆轮廓11. 台风登陆后,强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摩擦力增大 台风向更高纬度运动,地转偏向力

11、变小台风向更高海拔运动,地面温度降低水汽来源减少,潜热释放减弱A. B. C. D. 【答案】10. C 11. D【解析】【分析】本题以“山竹”为背景,考查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台风强度的因素。【10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台风移动路径的因素,由图可知“山竹”由东南向西北移动,夏秋季节与东南季风的风向基本一致,而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使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风由海洋吹响陆地,盛行东南季风,因此与“山竹”向西北方向移动路径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环流,C正确;经过该区域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大致自东向西流动,达到太平洋西岸后由于受陆地的阻挡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日

12、本沿岸流去,形成日本暖流,与“山竹”的移动路径不相符合,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山竹”从生成到登陆,所经路径下垫面主要为海洋且主要移动方向基本是一条直线,说明地形对其影响较弱,B错误;台风“山竹”遇到陆地的阻挡后,并没有沿着陆地轮廓进行移动,而是直接登陆,说明大陆轮廓对其影响较小,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台风强度的因素,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台风登陆后,风力减少,强度减弱,这是由于台风登陆后,陆地的摩擦力增大,对台风具有削弱作用,进而导致风力减弱;同时与海洋相比,陆地水汽减少,降水的强度减少,释放出的热量减少,导致台风动力减弱,进而导致台风的强度减少,因此正确;而

13、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的幅度越大,对台风风向的影响越明显,错误;台风主要在沿海运动,海拔变化不大,气温降低幅度较小,海拔高摩擦力增加导致台风强度减少,错误,综上本题选择D。【点睛】整体而言,要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的成因及副热带高压带队其移动的影响,同时还要清楚影响台风强度的内因和外因,本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1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2018年9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发布首期成果,指出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显着。专家指出青藏高原气候的变化,从短期来看,确实有不少好处。但从长选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会对高原生态系统、工农业、交通、人民生活

14、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该地区地势高峻,冰川广布,湿地众多。下图为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气候变化分布图(站点抽样统计数据)。(1)据图,描述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2)有数据表明,近几十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升温速度增快,试从下垫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原因。(3)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推测未来三江源地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简述高原的气候变化对铁路安全运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答案】(1)气温总体升高;降水大部分地区增加;但三江源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降水有所减少。(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大量冰川融化,冰雪覆盖率降低,高原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显著下降,下垫面吸

15、收的太阳辐射增加,气温升温速度增快。(3)变化趋势:水量先增加,后减小;原因:由于三江源区域分布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气候变暖会导致短时期内冰川融化加剧(或冻土解冻),河流水量增加。后期由于降水减少,加上冰川融化加速,冰川面积变小,冰川融水补给减少,河流流量减少。(4)冻土融化,冻融频繁破坏路基稳定性:冻土融化和大量冰雪消融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铁路运营。【解析】【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气候变化分布图(站点抽样统计数据)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的提取能力,影响气温的下垫面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气候变化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区域地理的影

16、响等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突出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图文信息的提取能力。结合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气候变化分布图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进行描述。从气温变化图可知,整体上气温呈升高的趋势;从降水来看,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降水增多,但是三江源地区和黄河上游的降水呈减少的趋势。(2)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下垫面因素,影响气温的下垫面因素主要是地形、洋流、植被、下垫面的形态(水面、冰面)等,实则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利用该原理进行解释。结合青藏高原冰川连绵、雪山广布的特征及在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的背景下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

17、高,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冰川的面积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释放出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进而导致气温升高。(3)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不断融化,冻土解冻,加上该区域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从短期来看,随着冰川的融化量和冻土解冻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增加,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增多,可能会增加降水,同样增加河流的径流量;但是从长期来看,后期由于降水减少,冰川融化量减少,冻土解冻量也下降,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因此,河流的径流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铁路安全的影响,随着全

18、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层融化,且冻融作用频繁,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融化,降水增多,加上该地区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1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中药材基地分布大致以1000m等高线为界划分为两大区域:东部为中药材种植基地,西部为野生中药材基地。全省每年野生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产量达8万多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成都市云集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拥有中药学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天然药物研究中心。下图为四川省地

19、形图 (1)从自然环境分析四川省西部成为野生中药材基地的优势条件。(2)分析成都市成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加工基地的原因。(3)目前,四川多种名贵野生药材濒危。请你提出保护与开发建议。【答案】(1)地处亚热带高原山区,面积较广,地势高差大;垂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中药材种类多,分布广,生产规模大;一些地区山高谷深,自然环境独特,特色、优质的药材较多。(2)靠近中药材原料基地,原料充足:省会城市,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科研水平高;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劳动丰富;地处平原、都江堰灌区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用地和水源条件好。(3)建立濒危药材保护区;加强宣传教

20、育和法制,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禁止滥挖乱采过渡捕猎;加强科学研究,建设濒危药材人工培育基地。【解析】【分析】本题以四川省中药材发展为背景,考查四川省西部成为野生中药材基地的优势条件,都市成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加工基地的原因。针对四川多种名贵野生药材濒危,如何保护与开发,展开讨论,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气候、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四川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于多种中草药的生长和繁殖,野生中药资源丰富;同时区域类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垂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因此中药种类多,分布广;四川地区地貌多样复杂,区域之间差

21、异明显,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特色、优质的药材多。(2)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上题可知,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说明成都市靠近中药材原料产地,发展中药加工基地。具有药材种类繁多,原料充足的优势;成都市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较广阔,且劳动力充足;成都市位于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交通优势;成都市云集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说明科研水平高,为中药的加工提供技术支撑等。(3)建立濒危野生中药材保护区或保护基地,禁止滥挖乱采;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加人工养殖,建立濒危药

22、材养殖基地,加强替代性药材的开发;加强对濒危药材的宣传教育,增加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等。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地理-旅游地理】距离拉萨240公里的纳木措在藏民心目中具有神圣地位,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都会不远千里来参加盛大的转湖节。纳木措湖面海拔4700多米,湖区水草丰美,风景秀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到纳木错旅游,须赶在6-9月的雨季,稍晚就会因大雪封山而无法进入。说明纳木错旅游资源不宜大规模开发的原因。【答案】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大规模开发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冲击当地传统文化,干扰藏民生产生活;距离客源地远,气候

23、恶劣,游客数量少;适宣旅游的时间短;基础设施差,旅游接待能力有限。【解析】【分析】本题以西藏纳木错旅游资源的开发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注重考查学生的迁移分析能力。【详解】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从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纳木错湖面海拔4700多米,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开发将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且不易恢复,易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纳木错距离拉萨240公里,离东部地区距离远,客源市场狭小,且交通不便,游客数量较少;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规模开发将导致旅游接待能力不足;到纳木错旅游

24、,须赶在6-9月的雨季,稍晚就会因大雪封山而无法进入,说明纳木错气候恶劣、旅游时间短。最后大规模开发还会造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为当地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15.【地理一环境保护】重庆主城地处长江和嘉陵江河谷,全年平均风速0.92.1m/s,是全国风速最小、静风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2018年12月年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该条例将重庆市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城(含绕城高速公路)和北碚区、江津区、合川区等11区的城市建成区作为烟花爆竹禁放区城。2019重文庆主城区首次度过了没有“硝烟”的春节。下图为重庆市主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区域示意图。 (

25、1)指出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2)从自然因素分析,重庆市设置烟花爆竹禁放区域的必要性。【答案】(1)燃放烟花爆竹时可能产生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燃放的固体废弃物可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2)重庆地处长江、嘉陵江河谷,群山环绕,一方面,冬半年易出现地形逆温大气稳定;另一方面,地形封闭,风力微弱,污染物不易扩散。【解析】【分析】本题以重庆市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为背景,考查烟花爆竹燃放造成环境污染和重庆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自然原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释放出很多的微小粉尘造成大气污染;

26、燃放时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会造成噪声污染;燃放剩下的烟花爆竹箱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大量的烟花爆竹箱堆放,会占用土地及腐烂后的烟花爆竹废弃物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或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2)主要从局部大气环流的进行分析,结合图示可知重庆市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的合地区,四周群山环绕,地形封闭,大气的内外交换弱,风力小(全年平均风速0.92.1m/s,是全国风速最小、静风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有必要设置烟花爆竹的禁放区域;同时从大气环流来看,根据山谷风的原理可知,结合当地四面环山的地形可知,冬季该地区主要吹山风,山坡上冷空气容易沿山坡进入谷底,形成典型的地形逆温现象,导致空气对流不旺,形成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有必要设置烟花爆竹的禁放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