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82522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责任”,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 出门不佩戴口罩B. 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C.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D. 大量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答案】C【解析】【详解】A为防止飞沫传播,出门要佩戴口罩,故A错误;B家庭消毒时,消毒液不是越浓越好,过浓的消毒液会对人体以及物品造成伤害,故B错误;C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能减少室

2、内的病毒,故C正确;D喝酒对人体有害,与新型冠状病毒无关,且医用消毒酒精为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平时喝的酒达不到这么高的浓度,不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故D错误;故答案为C。2.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答案】A【解

3、析】【详解】A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A错误;B“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故B正确;C爆竹爆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故选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H2与2H2互为同素异形体B. 14C与14N质量数相同,互称同位素C. 6Li与7Li的性质相同D. 23Na与24Mg的中子数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都是氢气单质,为同一种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A错误

4、;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互称同位素,选项中14C的质子数为6,14N的质子数为7,两种核素的质子数不同,故不能互称为同位素,B错误;C6Li和7Li的中子数不同,核电荷数相同,二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但物理性质稍有差异,C错误;D23Na有23-11=12个中子,24Mg有24-12=12个中子,二者中子数相同,D正确;故选D。4.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则表示R原子组成符号正确的是( )A. RB. RC. RD. R【答案】D【解析】【详解】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则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2,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a-2,质量数=

5、质子数+中子数=a-2+b,所以R原子的符号为R,故答案为D。5.某非金属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A. 3n-10B. 12-3nC. 3n-4D. 3n-1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设HnRO2n-2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1)n+x+(-2)(2n-2)=0,解得x=3n-4,所以最低负价为3n-4-8=3n-12,故选D。6.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 Y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6、D. Z单质可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表短周期元素左侧只有两个族,故X、Y、Z三种原子应在周期表短周期右侧,又因第一周期右侧只有一种元素,故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据此分析。【详解】AS是非金属元素,不是金属元素,A错误;BHe为稀有气体元素,没有最高正价,不能形成氧化物,也就没有对应的水化物,B错误;CF的非金属性最强,故F的氢化物HF最稳定性,C正确;DS与盐酸不反应,D错误;故选C。7.A、B两元素为同一周期A族和A族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x+1 x+8 x+11 x+18 x+25 x+

7、32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在第二、三周期中第IIA族和第IIIA族元素紧相邻,所以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1,在第四、五周期中第IIA族和第IIIA族元素相差10种元素,所以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11,第六、第七周期里应为有镧系和锕系第IIA族和第IIIA族元素相差10+14种元素,所以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25,因此满足题意,D选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学生只要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就能熟练解题。注意第IIA族和第IIIA族之间会随着周期的不同,原子序数的差值会发生变化。8.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

8、是()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HCl的酸性比H2S强 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HCl的还原性比H2S强 HClO的酸性比H2SO4弱 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在周期表中Cl处于S同周期的右侧 还原性:ClNaINaBr,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若三种物质完全反应,则剩余NaCl、Na2SO4;若氯气只与前二者反应,则剩余NaCl、NaBr、Na2SO4;若氯气只与亚硫酸钠反应,则剩余物质是NaCl、NaBr、Na2SO4、NaI,因为碘易挥发,所以剩余物质中不可能有碘单质,同时不可能氧化NaBr而NaI有剩余,所以可能剩余的固体成分是N

9、aCl、Na2SO4或NaCl、NaBr、Na2SO4,答案选B。16.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1和2molL1,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假设反应中HNO3的还原产物全部为NO)A. 224mLB. 448mLC. 672mLD. 896mL【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铁过量,且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氢离子,所以首先发生反应:3Fe+2NO3-+8H+=3Fe2+2NO+4H2O,若H+有剩余,则还发生反应:Fe+2H+=Fe2+H2,以此计算该题。【详解】10mL混合酸

10、中含有:n(H+)=0.01L4mol/L2+0.01L2mol/L=0.1mol,n(NO3-)=0.01L2mol/L=0.02mol,根据反应方程式3Fe+2NO3-+8H+=3Fe2+2NO+4H2O可知消耗0.02mol硝酸根需要0.08mol氢离子,所以硝酸根完全反应后有氢离子剩余,且剩余的氢离子为0.1mol-0.08mol=0.02mol,生成的NO为0.02mol;再根据Fe+2H+=Fe2+H2可知0.02mol氢离子可以与过量铁反应生成0.01mol氢气,所以生成的气体一共为0.02mol+0.01mol=0.03mol,体积为0.03mol22.4L/mol=0.672

11、L=672mL,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7.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 11H 21H 31H 14C 14N 16O 35Cl2 37Cl2(1)以上8种微粒共有_种核素,涉及_种元素。(2)互为同位素的是_(填序号)。【答案】 (1). 8 (2). 5 (3). 【解析】【分析】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元素是指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互为同位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以上8种微粒种,为H是3种核素,为C的1种核素,为N的1种核素,为O的1种核素,中含有Cl的2种核素,则共有3+1+1+1+2=8种核素,涉及5种元素,故答案为:

12、8;5;(2) 11H、21H、31H中质子数均为1,而中子数分别为0、1、2,三者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18.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1)写出元素符号:A_ , B_ ,C_ ,D_ ,E_。(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A单质和C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_。(4)将9g B单质在

13、足量的D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 1moL-1 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 (1). H (2). C (3). N (4). O (5). S (6). (7). N2+3H22NH3 (8). 溶液变红 (9). Na+ 、CO32-、HCO3-【解析】【分析】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则A为H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碳元素;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E为S元素,则

14、D为O元素;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且D的原子序数大,则C为N元素,然后分析。【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C元素、C为N元素、D为O元素,E为S元素, A、B、C、D、E、分别是H;C;N;O;S;(2)E的阴离子为S2-,离子结构示意图:;(3)A的单质是氢气,C的单质是氮气,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N2+3H22NH3,在氨水中存在NH3+H2O=NH3H2O,NH3H2O NH4+OH-,因此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4)9gC的物质的量是0.75mol,C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是CO2,C+O2 CO2,所以生成的

15、二氧化碳是0.75mol,NaOH的物质的量为n=1L1mol/L=1mo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由CO2+NaOH=NaHCO3 ,CO2+2NaOH=Na2CO3+H2O可知,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产物是碳酸氢钠;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产物是碳酸钠;当二氧化碳与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小于1时,产物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CO32-、HCO3-、Na+。【点睛】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关系判断哪种物质过量,从而判断出产物的种类,需熟悉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各种关

16、系式。19.已知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0.5mol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得到一个电子后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自然界最强的含氧酸。D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其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A单质可在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得到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2)A、B、C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3)向10mL浓度为1mol/L的B、C两元

17、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里逐滴滴入35mL浓度为1mol/L的苛性钠溶液,现象是_。【答案】 (1). 2Mg + CO22MgO + C (2). Cl-Mg2+Al3+ (3).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中,0.5mol 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即1mol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则A离子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 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由AO+2HClACl2+H2O,M(AO)=,所以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16g/mol=24g/mol,又A原子核内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相等,则

18、质子数为12,即A为Mg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B为Al;C得到一个电子后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原子核外电子数=18-1=17,故C为Cl元素;D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D为C元素,据此进行解答。【详解】(1)A为Mg元素、D为C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碳,Mg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MgO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 CO22MgO + C;(2)A为Mg,B为Al,C为Cl,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镁离子、氯离子、铝离子半径大小为Cl-Mg2+Al3+;(3)10mL浓度

19、为1mol/L AlCl3水溶液中溶质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为:n(AlCl3)=0.01L1mol/l=0.01mol,35mL浓度为1mol/L的苛性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0.035L1mol/l=0.035mol,将NaOH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生成氢氧化铝沉淀0.01mol,消耗NaOH0.03mol,剩余NaOH为0.035mol-0.03mol=0.005mol,然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0.005molNaOH完全反应消耗0.005mol氢氧化铝,沉淀没有完

20、全溶解,故整个过程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三、实验题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元素周期律,如图所示。(1)仪器a的名称是_,加入的药品为稀硝酸;仪器b的名称是_,加入的药品为碳酸钠固体;b中反应现象为_,验证氮的非金属性比碳的_(填“强”或“弱”)。(2)c中装有硅酸钠溶液,c中反应现象为_,验证硅的非金属性比碳的_(填“强”或“弱”)。(3)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_(填“增强”或“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_(填“增强”或“减弱”)。(4)某同学考虑到稀硝酸的挥发,则应在装置b和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_试剂的洗气瓶。【答案】 (1).

21、分液漏斗 (2). 圆底烧瓶 (3). 固体溶解 (4). 有气泡生成 (5). 强 (6). 产生白色浑浊弱 (7). 增强 (8). 减弱 (9). 饱和NaHCO3溶液【解析】【分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可以和弱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弱酸和强酸盐。【详解】(1)根据a的结构特点可知其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硝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稀硝酸可以和碳酸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现象为: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说明N的非金属性比C的强;(2)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所以二氧化碳进入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硅酸不溶于水,所以现象为产生白色浑浊,可验证硅

22、的非金属性比碳弱;(3)N和C属同一周期,N比C靠右,非金属性NC,说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Si和C属于同一主族,且C比Si靠上,非金属性CSi,说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4)硝酸的挥发性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硝酸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1.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氨气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按气

23、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Y管中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集打开K2_【答案】 (1). A(或B) (2). 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或B NH3H2ONH3+H2O) (3). dcfei (4). 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5). 8NH3+6NO27

24、N2 +12H2O (6). 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7).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解析】【详解】(1)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也可以选择装置B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故答案为A (或B);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或B NH3H2ONH3+H2O);实验室制备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

25、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 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根据反应8NH3+6NO27N2+12H2O以及装置恢复至室温后气态水凝聚可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Z中NaOH溶液发生倒吸,故答案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 +12H2O;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体分

26、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四、计算题:22.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5mol/L NaOH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原合金中Mg质量_,Al质量_,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答案】 (1). 4.8g (2). 2.7g (3). 8 mol/L【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从开始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mL,没有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盐酸溶解镁、铝后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最大量沉淀为Mg(OH)2和Al(OH)3,二者质量为19.4g,再继

27、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沉淀不再溶解时,沉淀为Mg(OH)2,质量为11.6g,故Al(OH)3质量为7.8g,由元素守恒可知:n(Al)=n(Al(OH)3)=0.1mol,n(Mg)=n(Mg(OH)2)=0.2mol,m(Al)=2.7g,m(Mg)=4.8g;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了盐酸,此时溶液的溶质为AlCl3、MgCl2、NaCl,根据钠元素守恒:n(NaCl)=n(NaOH)=0.02L5mol/L=0.1mol,n(HCl)=3n(AlCl3)+2n(MgCl2)+n(NaCl)=0.8mol,c(HCl)=0.8mol0.1L=8 mol/L,故答案为:4.8g;2.7g;8 mol/L。【点睛】本题以图象题的形式考查混合物的计算,故要分析图象各阶段的发生的反应是解题关键,解题的突破在沉淀的溶解过程,可结合消耗的NaOH计算出溶解的Al(OH)3的物质的量,另外当所得沉淀量最多时,溶液里只存在Na+和Cl-,可结合守恒法计算n(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