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讲美苏争锋 必备知识夯基固源 主干知识历史认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8页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3美苏实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美苏“冷战”的表现1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2政治上(1)美国: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成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2)苏联:1947年9月,苏
2、联、波兰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3经济上(1)美国: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2)苏联: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4军事上(1)美国: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三、美苏“冷战”的影响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1)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
3、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导致国际局势紧张(1)19501953年,美国参与的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2)1962年,出现了古巴导弹危机事件。(3)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3积极影响(1)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经验,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第三
4、世界由此崛起。【教材拓展补遗】思维点击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材料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哪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迁移运用: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提示:美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构图解史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思维点击冷战的目的材料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迁移运用: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推行冷战的目的。提示:“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反映出美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实质上是要公开地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构图解史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信息提
5、取: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是全方位的,以“冷战”方式为主,辅以“热战”。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导致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思维点击冷战下的国际关系材料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迁移运用:举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提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核心素养重点深化 主题突破提升素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9页主题(一)冷战的起源和发展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冷战与“热战”(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2)“热战”是指
6、在“冷战”的大环境中采取的军事行动,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冷战”的扩大。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热战”,但又均属于“冷战”的范畴。这是因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苏没有直接交战,对于美苏而言是“冷战”。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美国与中国、朝鲜、越南均直接交战,对于中美、美朝、美越是“热战”。【针对练1】下图是题为第一世界的真相的漫画,其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该漫画意在反映()A苏联妄想称霸世界B美国企图控制西欧C国际环境动荡不安 D美苏实行冷战政策解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
7、”出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漫画寓意与材料中“第一世界”即美苏两国冷战相符,故选D项。答案:D二、“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不同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经
8、济援助计划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影响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三、“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史料一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史料二
9、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史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思考(1)结合史料一,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教你读史(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反映了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反映了创作者认为
10、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体制”指资本主义制度;“极权主义政权”指社会主义政权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和作用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马歇尔计划的本质上去分析其认识上的不同;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二者的手段上去比较。 提示(1)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2)共同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反共;
11、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主题(二)两极格局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1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精神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起止时间是19451991年,这一体系的核心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它以苏联的解体为结束的标志。2两极格局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国际格局。【针对练2】“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一个国家如何去使另一个国家相信,它在推行它的计划的时候不会走得太远;它的敌手
12、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材料中“事件”()A造成德国分裂B标志两极格局形成C引发朝鲜战争 D反映两大阵营对峙解析:“它的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表明这个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反映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故D正确。答案:D二、“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
13、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三、“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分析美苏“冷战”的影响(1)积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擅
14、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战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四、“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
15、可能登上月球摘编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史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6、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教你读史(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冷战导致国际局势紧张,使世界处在战争的边缘冷战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的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美苏关系的缓和使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局部热战的发生导致美苏关系的紧张(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学术界的评价;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美苏两国国家实力的变化中分析其争霸的特点。 提示(1)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做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
17、发展。(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及新力量的发展。关键能力定向突破 史料考法能力提升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材料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要求:分析材料,概括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凸显的主要特点。
18、信息: 答案: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第三世界;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
19、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苏联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摘编自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观点思考方向历史结论角度1美国与冷战爆发的关系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角度2苏联与冷战爆发的关系角度3全面认识冷战的爆发答案:角度2:苏联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角度3:冷战的爆发有历史必然性,美苏都有责任材料冷战指的是从1945年至1991年间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所进行的激烈对抗。这两大洲的巨人间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因而“冷战”这一描述是很准确的。现在,一切都已过去,其结果已
20、众所周知,如果把这一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英约翰W.梅森冷战发现问题: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其表述侧重于冷战的积极后果。思考: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出发点是什么?试答: 答案:冷战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真题感悟模拟演练 真题研模决胜高考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1页考情分析二战后初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形成,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国际关系。在高考中,本考点考查频率较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美苏争霸(如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美苏对非洲的争夺)和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及世界的整体发展需重点关
21、注。1命题点:二战后美苏冲突(2019高考全国卷)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解析:B对:“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以此为依据,美国政府拒绝为部分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部族提供救济。根据时间信息“19471948年”可知,当时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态势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对内政策。A错: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政权结构。C错:不符合史实,美国执政者依然奉行资本主义
22、的治国精神,并未改变和重塑。D错:材料中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援助,并未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2命题点:“冷战”与文化领域的争夺(2016高考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解析: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
23、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和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C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故排除。答案:D3命题点: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与国家实力的必然联系(2015高考全国卷)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解析: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A项表述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
24、武,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B项错误;美苏双方的敌对意识没有淡化,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故D项错误。答案:C1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扎在伊朗北部。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美国的行动表明()A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B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C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D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解析:从材料可知美国阻止苏联扩大势力,反映出二战时美苏的同盟关系逐渐被大国对立取代,故C项正确。答案:C21949年,美、英、法、西德等17个国家
25、秘密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这一举措()A是北约国家集体冷战的反映B是对违反关贸总协定的制裁C导致两大阵营贸易量急剧下滑D造成了苏联核技术应用的落后解析:西德加入北约是1955年,1949年西德还不是北约成员,故A项错误;巴黎统筹委员会是对社会主义的禁运,故B项错误;禁运影响了巴黎统筹委员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故C项正确;苏联1949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故D项错误。答案:C31947年3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
26、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该文章评价的“它”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 D柏林危机解析:根据材料中“1947年3月”并结合材料中美国外交政策的攻势具有全世界意义,可得出文章评价的“它”是杜鲁门主义的“遏制共产主义”,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发生在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只针对欧洲,故B项错误;北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发生于1948年,故D项错误。答案:A4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B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解析:由马歇尔计划可知,美苏处于冷战时期,而漫画通过对美国和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的夸张对比来展示两国的差距,而且对苏联此时农业生产的反映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明该漫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选B项。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