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是有关实验与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B.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土壤取样时应将表层土铲去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D.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最适浓度时,做预实验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答案】A【解析】【分析】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
2、和目测估计法,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详解】A. 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A正确;B.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需取距地面大约15cm的表层土壤,B错误;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种群密度的调查,C错误;D.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以探明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再缩小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实验,D错误。2. 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的体
3、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B.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C. 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 肝糖原的分解在中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是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图中是淋巴、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详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成分,所以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是错误的,A不正确;B.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即由组成的,B正确;C.人体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而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所以构成了肝细胞生存
4、的内环境是,C不正确;D.物质的水解和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所以肝糖原的分解在中进行是错误的,D不正确;故选B。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3.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B.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 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 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有八条食物链,分别是;桉树甲虫蜘蛛蜥蜴蛇、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蜥蜴蛇、合欢树叶状虫蜜雀袋鼬、合
5、欢树叶状虫蜜雀百劳鸟袋鼬,据此分析。【详解】A. 据食物链可知,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A正确;B.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错误;C.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含有的能量最多,C错误;D. 图中有八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D错误。4.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 通过检测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 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 若肌肉收缩但电表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
6、向传导的【答案】C【解析】【详解】A.由于b点是电流表的中点,故刺激b点时,产生的兴奋双向传导,电流表的两极同时兴奋,故不偏转,A错误;B.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特点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作用与突触后膜,故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故B错误;C.b、c两点位于两个神经元上,通过突触相连接,因此兴奋从b传到c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正确;D.电流表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故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5. 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
7、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 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C.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 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因此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全部丧失。【详解】A.HIV对
8、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当体内的T细胞全部死亡后,人体才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A错误;B.识图分析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增殖速率不相同,B错误;C.免疫系统具有监控、清除和防御功能,因此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HIV,C错误;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正确。故选D。6.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 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C. 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D.
9、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数量变化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该种群呈S型增长。【详解】A、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B、由于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B正确;C、cd段围绕最大值上下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C正确;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D正确。故本题选A。7. 下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10、为c/a100%B. 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 图中d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答案】B【解析】【详解】A.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c/a)100%,A正确;B.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因此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中的部分能量,B错误;C.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人工投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d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正确;
11、因此,本题答案选B。8. 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 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组检测结果可知,培养后的“部分淋巴细胞”是效应T细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类细胞具有裂解肺癌细胞和分泌淋巴因子的双重能力,而“胸腺淋巴细胞”是T细胞,M淋巴细胞相当于吞噬细胞起识别呈递抗原作用。【详解】A、实验证明M细胞为吞噬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A正确;B、据表格分析,经M(吞噬)细胞刺激后部分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杀伤肺癌细胞,B正确;C、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C正确;D、本实验不涉及体液免疫,只有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中不会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D错误。故选D。9. 如
13、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主要原因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B. 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D. 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A、葡萄糖是酵母菌种群生存的主要能源物质,因而其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A正确;B、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发生的场所是细
14、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C正确;D、曲线AC段培养液中出现了乙醇,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了无氧呼吸,原因是培养液中氧气的大量消耗,D错误。故选D。第II卷 非选择题10. 图甲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 (用字母表示),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形式进行的。(3)如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
15、的能量金字塔,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图中对应的营养级中(由下向上的顺序为)_。(4)若为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答案】 (1). B (2). 光合作用 (3). 有机物 (4). CO2 (5). 由下向上分别为A、D、E、F (6). 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C是大气中CO2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E、F是消费者,因此图甲中食物链可以为:ADEF。 能量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表示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
16、20%。(1)图甲中C是大气中CO2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E、F是消费者;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是 CO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向下流动的,能量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表示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因此图中对应的营养级中,由下向上分别为ADEF。(4)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使更多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11. 狗是恒温动物,其体温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温度感受器接受温度变化的刺激,发出信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信息在中枢整合后引起骨骼肌、皮肤血管、汗腺及内分
17、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器官的活动变化,进而改变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力,从而维持体温恒定。(1)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2)当环境温度降低,机体经一系列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将升高,这种变化又会反馈作用于_(器官),从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不至于过大,上述整个过程属于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3)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也会升高,促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为探究其调节模式,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设计:选取甲、乙、丙、丁四只_的实验狗。甲狗剪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并结扎通向肾上腺的门静脉;乙狗_;丙狗_;丁狗不做任何处理(说明:
18、垂体分泌的促激素通过门静脉进入肾上腺)。将四只实验狗置于同一寒冷环境中12小时,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分别记录其变化过程,对比分析(说明:不考虑手术创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预期可能结果并分析结论:a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丙甲,其调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b_,其调节方式只为神经调节;c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甲、丁丙甲,_。【答案】 (1). 神经 (2). 下丘脑和垂体 (3). 神经-体液 (4). 性别、体重、发育状况相同 (5). 剪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 (6). 结扎通向肾上腺的门静脉 (7). 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丙乙=甲 (8). 其调节模式为神
19、经-体液调节【解析】【分析】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的方式,因此其它变量都为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详解】(1)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骨骼肌寒颤,产热,属于神经直接支配骨骼肌的结果,属于神经调节。(2)当环境温度降低,冷觉感受器兴奋,将信息最终传到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
20、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最终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稳定,该过程受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3)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的方式,因此其它变量为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因此应选取甲、乙、丙、丁四只性别、体重、发育状况相同的实验狗。为研究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的调节方式,各组应做如下处理,各组甲狗剪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并结扎通向肾上腺的门静脉;乙狗剪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丙狗结扎通向肾上腺的门脉系统,丁狗不做任何处理。将四只实验狗置于同一寒冷环境中12小时,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并做好记录若只有体液调节,
21、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丙=甲,若只有神经调节,则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丙乙=甲,若调节模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甲、丁丙甲。【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和相关实验设计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 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_。(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4)从三
22、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5)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_。(6)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_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_。【答案】 (1). 10-4 (2). 抑制生长 (3). 抑制生长 (4). 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5). 根 (6). 10-4 (7). 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不同 (8). 双重性【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
23、L。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图中看出,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4 mol/L 。中间一条实线以上表示促进作用,以下代表抑制作用,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抑制生长 。(2)图中看出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是促进生长,对根是抑制生长。(3)B点刚好和横轴相交,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茎的生长,也不抑制茎的生长。 (4)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越小,说明其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越大,因此,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对根最敏感。(5)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的效应要抑制根的生长,但能促进茎的生长,因此选10-4mol/
24、L最合适。(6)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准确分析题图的曲线,能分析出根、芽和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并能分析出三者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情况。13. 下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2)图中a、b、c、d不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填字母)(3)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
25、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4)人体免疫系统具有_、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 (1). 体液 (2).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3). b (4). 自身免疫 (5). 防卫【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分析题图可知,题图中的免疫过程是体液免疫的过程,其中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c为记忆B细胞,d为抗体。(1)分析图解可知,该特异性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图中b细胞表示浆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B细胞和记忆B细胞。(2)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记忆B细胞,d为抗体中只有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因此不能够识别抗原的是b
26、。(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4)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熟练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从而能准确分析出图中各个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名称或过程。14. 青岛“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项目生产的药用蛋白具有表达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分离纯化的优点,可产生乙肝表面抗原及抗凝血酶等医药产品,造福人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_,如果直接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过程使用的酶区别于其他酶的特点是_。(2)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从相关基因组中获取了目的基因
27、,并采用_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等载体组合形成了重组载体。在重组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_。(3)将目的基因导入玉米(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受体细胞的过程中,在过程中一般采用_,在过程中一般采用_。(4)由于转基因表达产物存在于山羊的乳汁中,检测其乳汁中是否出现药用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及结果是什么?_。【答案】 (1). 目的基因 (2).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DNA分子 (3). PCR技术 (4).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5). 基因枪法 (6). 显微注射法 (7). 从转基因山羊的乳汁中提取蛋白质,
28、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表明乳汁中出现了药用蛋白;如果不出现杂交带,表明乳汁中未出现药用蛋白【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分析可知,是目基因的获取A是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B。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为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过程。(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一种该酶(或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2)目的基因的扩增用PCR技术,然后将目的基因与载体(或质粒)组合形成了重组质粒,该重组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3) 为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细胞,而一般使用基因枪法;为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体细胞(受精卵)中,一般采用显微注射技术方法。(4)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转基因山羊的乳汁中是否存在药用蛋白的方法是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表明乳汁中出现了药用蛋白;如果不出现杂交带,表明乳汁中未出现药用蛋白。【点睛】本题关键需要结合基因工程操作流程,结合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逐一解决各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