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压 缩 语 段【真题研磨高屋建瓴】1.(2020全国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答:_【解析】一段新闻文字中,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
2、物、事件等。本文段中,第一句交代了时间,注意2020年不是时间,4月24日是时间,主语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地点是国家航天局网站,解决的任务是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并公布任务标识。答案(示例):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为“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2.(2020全国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2020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在视频会议上,国资委表示,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
3、试验区,打造改革高地,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在视频会议现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在原定今年对湖北计划总投资3 900亿元基础上,将新增投资超过3 200亿元。答:_【解析】本题所给材料属新闻报道。对一般性新闻材料压缩的信息应包括:(必要的)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或条件;事件发生过程的主要环节;事件的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由此,在材料中找出时间、事件及其过程、结果等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即可。语段共3句话。第1句话交代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第2句话交代视频会议的主
4、要内容: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采取各项措施助力湖北疫后重振。第3句话交代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将新增投资超过3 200亿元。据此可整合得出答案。答案(示例):2020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将新增投资超过3 200亿元。3.(2019全国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
5、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答:_【解析】一般就文段本身来看,重要信息主要有: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开头或结尾的概括句;文中的过渡句。可据此提取重要信息,然后组织文字。答案: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备考启示录】选材特点紧贴社会生活,体现传统文化。题型特点 1.有限的字数,答案表述要准确全面。2.题型多样化、综合性。复习启示1.眼光放开。多读报纸新闻,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科研成就、传统民生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报道。2.十指放开。多动笔,加强新闻报道关键信息提取的练习。3.思维放开。新高考下的语段压缩,题型之间的界限已不再那么明显,有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这就要求考生多角度地深入思考,透过题目的“形式”看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