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表的相应空格中。)1.通俗俚语是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追求。“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形象的反映了我国农民阶级的通俗愿望 ,形成这种低层次需求的根本因素是 A、农民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B、封建统治残暴,农民不敢有太高的愿望C、自然经济的长期影响 D、农业生产比较容易,没有太大风险2.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
2、行,以求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因圣王之所欲来,商又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二人都主张重农抑商 B、陈亮重农,黄宗羲重商C、二人主张农商并重 D、二人观点对立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4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维护自给自
3、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5. 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6. 在几座古墓中分别发现如下的随葬品,你认为距今最晚的可能是A、精美的青铜礼器 B、珐琅彩瓷 C、波斯图案的丝织品 D、定窑的白瓷7.下列关于唐长安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宫殿宏伟、街道整齐 注重城市绿化,建有排水设施突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没有区域限制 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A、 B、 C、
4、 D、8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A、设立邸店 B、建立柜坊 C、使用“飞钱”D、发行“交子”9都城纪胜记载:“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梦梁录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10.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巩固了井田制 B、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5、C、是一次赋税制度的变革 D、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11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12. 景德镇市某校高一文科某班同学在研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马可波罗行纪在历史上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这一著作是虚构的,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因素导致
6、的A、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的需求 B、本书作者为了出名C、传教士热衷于传播宗教 D、封建主为避免衰落对外进行侵略13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14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
7、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 B、 C、 D、15. 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本质含义为A、亚太地区历史进程落后于西方 B、西方国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C、亚太国家社会形态逐渐西方化 D、东方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6.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8、和新的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17、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着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的“时髦”指的是A、学习西方的医术B、兴办团练 C、学习西方的技艺 D、学习西方的政治18.(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
9、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19.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中华民国的建立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清政府大力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0、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1948年,民丰帐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的原因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
10、制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21、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洛阳农民的部分人生经历,其中发生在1957年的是 A、分到土地,兴奋不已 B、土地归公,集体劳动 C、土地入股,集体劳动 D、集体劳动,集体吃饭2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黑龙江23既是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厦门 B、福州 C、广州 D、上海24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
11、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25.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 18 分,27题 16 分 28题 16 分,共50分,学生可依据材料答题,但须提炼整合,不得摘抄原文。)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18分)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材料三 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材料四 (明)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例如,一船灯草、笤帚,只值一两多银子,而货物税和船税却要三四两银子,小商人只得弃船而逃,或焚货而去。 华夏货殖五千年材料五 顺治末年(1660年左右
13、),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庄(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一种什么基本模式?(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3分)(2)概括材料二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出现于什么时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本”“末”各指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1分)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政策?(2分)(5)根据材料五,请指出清朝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4、4分)27(16分)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请回答:(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科技革命的最突出标志和工业结构的变化。(6分)(2)概括说明图A、B两点所对应的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3)图A、B两点对应的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重大影响?(6分)28、(16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52年195
1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1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1分)这一运动的实质是什么?(2分)(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1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2分)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2分)(3)材料三中反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2分)(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3分)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