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1解释下列词语。惩罚: 。气急败坏: 。2将下列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_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2、。”_3把文中横线上的句子改成句末用句号的句子。(不能改变意思)_4用“决不会更不会”造个句子。_5读画“”的句子,分析普罗米修斯的性格特点。_6你知道火神为什么敬佩普罗米修斯吗?_阅读女娲造人(节选),回答问题女娲造人(节选)女娲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
3、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7女娲造人的目的是什么?()A女娲想让人类叫她“妈妈”。B女娲想让世间不再荒凉寂寞,想叫天地间更加生气蓬勃。C女娲闲着没事,用泥捏自己的形象消磨时光。D女娲想造出人来管理宇宙。8盘古用 劈开了天地,女娲想到了造人的好办法 。这些想象都很奇特,运用了 的手法,这也是神话故事的特点。9在刻画盘古、女娲这两个神话人物时,故事中都运用了 描写。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
4、一()缝,一()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10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量词。11形容速度慢的词语有很多,选文中就有两个,你能找出来吗?( )( )12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语,请你找出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 )( )( )( )( )13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表现了盘古怎样的特点?_课外阅读。人生第一课这是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
5、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稚嫩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上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虽然画的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他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
6、起。封面上,老师还写上了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和“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1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稚嫩:_不知不觉:_15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_16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1)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2)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纸,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_17最后一自
7、然段中的“某种灌输”指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灌输”?_18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_读下面的作文,要求回答问题。我和孙悟空在一起夜里,我正在睡觉。忽然,有一个满脸猴毛的怪物叫醒了我。“啊!你是谁!”我害怕地问。他说:“小孩,别害怕,我就是孙悟空。我奉我师父唐僧的命令,来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取经。来,跟我走吧!”于是,它带着我飞了起来,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座庙里。我果然见到了唐僧和他的两个徒弟。唐僧说:“原来你就是菩萨叫我们找的人。好吧,人都齐了,我们出发吧!”走了半天,我们来到了乌鸡国。刚走进城门,就看到一个黑脸大汉,拿着一把大刀。他一看见我们,就说:“啊!你们来了。国王吩咐我在这里专
8、门等你们,来帮我们的国家驱除妖怪,保护环境。”说完,他带着我们,来到了国王的宫殿。只见那国王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样子。国王看见我们来了,就像看见了救兵似的。他对唐僧说:“法师啊!请你为我们驱除妖怪吧!那个妖怪在我们国家捣乱,害得民不聊生。你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唐僧刚想说话,就被孙悟空抢着说:“放心吧!有俺老孙在,保证让那妖怪吃不了兜着走!”国王说:“你要小心啊!据说,那妖怪有股神秘的力量给他提供法力。”孙悟空把唐僧留在宫中,让另外两个徒弟保护,他带着我去降伏妖怪。那妖怪和孙悟空打了起来,打了三百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我问孙悟空:“悟空哥,怎么回事,那妖怪怎么这么厉害!”孙悟空说:“神了!他
9、把那些污染厂喷出的黑烟,化作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功力提升百倍!你快拿着太上老君给我的风袋,把烟吸光,这样我才能胜利!”于是,我拿着孙悟空给我的风袋,驾驶着他的筋斗云,在空中对乌烟瘴气进行吸收。不一会儿,那些乌烟瘴气就被我吸光了。再看看孙悟空和妖怪的战斗,没了乌烟瘴气作法力,那妖怪自然就不堪一击。我们打败了妖怪,回到了宫殿,向国王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国王说:“你们真是神通广大!我代表全国人民谢谢你们啦!”唐僧说:“你们国家要是不整顿环境,那越来越多的妖怪还会来你们这破坏的!”“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妈妈叫醒了我。啊!原来我在做梦啊!不过通过这个梦,我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19填上合适的词语。
10、( )的怪物( )的力量( )的国王20我们来到乌鸡国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景象?_21“我”和孙悟空是怎样战胜妖怪的呢?_延伸阅读华佗学医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解除消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辛苦),来到西山,拜一位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耐心地侍候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因为所以)他在三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三年过去了,师傅对华佗说:“你已经(磨炼锻炼)了三年了,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
11、佗来到内室,只见内室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朗读攻读)起医书来。“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了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22将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用“”划掉。23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体会句子的含义。_24用“_”在文中画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2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参考答案:1 惩戒、责罚。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2 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说,他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他一定请
12、求宙斯饶恕普罗米修斯。 3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4我是一名班长,决不会允许同学们做违反纪律的事,更不会让自己做违反纪律的事。 5他是一个正直、刚毅、顽强的人。 6火神敬佩普罗米修斯的原因是因为火神有正义感,敬佩普罗米修斯勇于献身,为人类造福的行为。【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结合短文第段中“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戒、责罚。惩罚:惩戒、责罚。结合短文第段中“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宙斯感到十分慌张和恼怒。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13、2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的能力。直述句:直接叙述,即一个人直接叙述的话,说话人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转述句:就是将直接叙述变为间接叙述的句子,将别人说的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应把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句末再加上句号,并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故改句子为: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说,他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他一定请求饶恕普罗米修斯。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分析原句“为
14、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把“有”改为“没有”,把疑问词“什么”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故改句子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4本题考查的是造句能力。结合文章例句,注意用“决不会更不会”组成一个意思完整且通顺的句子。示例:我对老师说,我决不会迟到,更不会旷课。5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性格分析。通过阅读短文第段中“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可知,从普罗米修斯这句话就能体现他是一个拥有坚定的信念,并且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勇敢,不畏强权的人。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可知因为宙斯拒绝人类用火,众神都知道盗取火给人类用的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而普罗米修斯却知难而进,不屈不挠,不归
15、还火种,不承认错误,所以火神很敬佩他。7B 8 斧子 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动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人 夸张 9动作【解析】7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原文“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可知女娲造人的目的是女娲想让世间不再荒凉寂寞,想叫天地间更加生气蓬勃。8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盘古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劈开了天地。结合“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可得出答案
16、。两个故事中劈开天地,撒泥成人都是夸张的手法,体现了神话故事的特点。9考查赏析描写。盘古把天地劈开,女娲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都是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属于动作描写。10条丝把 11 缓缓 慢慢 12 轻 重 清 浊 上升 下降 13这段描写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表现了盘古身材巨大、厌恶黑暗的特点。【解析】10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出自课文盘古开天地,原文为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
17、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1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性的识记,需要认真的阅读。缓缓(hun hun):慢慢地,不迅速地。慢慢(mn mn):迟缓的样子。12本题考查反义词。根据阅读短文“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可知:轻: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清:洁净;清澄。与“浊”相对 。上升:由低处向高处移动。反义词是下降。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根据阅读短文可知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结合“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中“巨人”“对着眼
18、前的黑暗劈过去”可知表现了盘古身材巨大、厌恶黑暗的特点。14 幼稚,弱小,不成熟。 没有意识到,没有察觉到。 15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强调这并不是正规意义上的出版。 16强调老师对小朋友讲的故事的重视,说明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认真。 17指的是不同于我们通常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老师以启发、引导、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值得肯定和推广。 18是一位和蔼、有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的老师,能够给孩子们启发和鼓励。【解析】14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稚嫩的释义:(形)幼小而娇嫩。 幼稚;不成熟。“稚嫩”这一词语出现在短文第二自然段这里“稚嫩”是用来形容童声,联系上下文可以得知此处“稚
19、嫩”的意思是幼稚,不成熟。不知不觉的释义: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这一词语出现在短文第五自然段,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结合上下文可得知这一段表达的意思人生的第一课结束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某种灌输。故在这里“不知不觉”的意思是没有意识到,没有察觉到。15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对标点符号作用的了解。引号的作用主要有: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本句中引的是“出版”两个字,结合第三、第四自然段可得知这里的出版不是真正意义的出版,只是老师把这本“书”装订成册。故本题答案为: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强调这并不是正规意义上的
20、出版。16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记录的释义:(动)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1)本句的意思是:虽然这个故事语无伦次,但是老师拿了质量非常的纸,认真、工整的写了下来。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孩子们讲的故事很重视,也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2)本句的意思是:虽然这个故事语无伦次,但是老师拿了质量非常的纸写了下来。由此只看出老师把孩子们讲的故事写了下来。故此处画线词语的作用是为了强调老师对小朋友讲的故事的重视,说明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认真。17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灌输的释义:(动)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输送(思想、知识等)。结合全文可以得知老师是想通过这一堂课告诉孩子们写书并不难,在无形之
21、中引导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这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某种灌输”指的是不同于我们通常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老师以启发、引导、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这种“灌输”值得推广。18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第二自然段:“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稚嫩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
22、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是和蔼可亲的人。结合第四自然段: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可以看出老师是善于启发和鼓励孩子的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老师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人。故本题答案为:这位老师是和蔼可亲、有智慧、有思想,善于启发和鼓励孩子的人。19 满脸猴毛 神秘 无精打采 20刚走进城门,就看到一个黑脸大汉,拿着一把大刀。他一看见我们,就说:“啊!你们来了。国王吩咐我在这里专门等你们,来帮我们的国家驱除妖怪,保护环境。
23、”他带着我们,来到了国王的宫殿。只见那国王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样子。 21我拿着孙悟空给我的风袋,驾驶着他的筋斗云,在空中对乌烟瘴气进行吸收。不一会儿,那些乌烟瘴气就被我吸光了。再看看孙悟空和妖怪的战斗,没了乌烟瘴气作法力,那妖怪自然就不堪一击。【解析】19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怪物:神话传说中奇形怪状的妖魔。故可以与“无名、凶猛”等搭配。力量:力气、能力。故可以与“神秘、很大”等搭配。国王:古时某些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故可以与“威严、无精打采”等词语搭配。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文章第段写了“我”和孙悟空来到乌鸡国看到的景象,结合“走了半天,我们来到了乌鸡国。刚走
24、进城门,就看到一个黑脸大汉,拿着一把大刀。他一看见我们,就说:啊!你们来了。国王吩咐我在这里专门等你们,来帮我们的国家驱除妖怪,保护环境。”可知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个黑脸大汉,拿着一把大刀,他告诉我们他们的国家有妖怪;结合“说完,他带着我们,来到了国王的宫殿。只见那国王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样子”可知,我们接着看见了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国王。2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文章第段写了“我”和孙悟空战胜了妖怪。结合“那妖怪和孙悟空打了起来,打了三百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可知,刚开始孙悟空和妖怪不分胜负;结合“我拿着孙悟空给我的风袋,驾驶着他的筋斗云,在空中对乌烟瘴气进行吸收。不一会儿,那些乌烟瘴气就
25、被我吸光了。再看看孙悟空和妖怪的战斗,没了乌烟瘴气作法力,那妖怪自然就不堪一击。”可知,“我”听了孙悟空的方法,将乌烟瘴气进行吸收,最终打败了妖怪。22 23一边一边这句话体现了华佗是真心学医的。他照顾病人的同时还留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说明他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24华佗一边耐心地侍候病人,一边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2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本领都必须勤奋努力。(答案不唯一)【分析】22本题考查词语应用。“解除”去掉;消除:指冲洗、清扫宅舍 、解除灾厄等事。“消除”除去;使不存在。“艰辛”艰难辛苦。“辛苦”身心
26、劳苦。“因为”表示原因。“所以”意思是因此、因而。“磨炼”意思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锻炼”冶炼金属。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朗读”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的基本功;就语言学习而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等任何语言学习,朗读是最重要的。“攻读”意思是专攻,主修一门学科以便获得该学科的学位和文凭;勤勉地读书、学习或研究。根据词语含义并结合语境进行搭配即可。2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理解句子含义。“华佗()耐心地侍候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运用“一边一边”体现了华佗的善于学习,认真负责、耐心,2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注意审题,运用“横线”画出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答案定位在第二、三自然段。分别从华佗照顾病人和学习医书的方面进行寻找。25本题考查故事启发。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可以结合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和最后一段“有志者,事竟成”(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