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2008级哲学半期试题(政治)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41226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2008级哲学半期试题(政治)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2008级哲学半期试题(政治)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2008级哲学半期试题(政治)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2008级哲学半期试题(政治)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2008级哲学半期试题(政治)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二2008级哲学半期试题(政治)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探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1.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D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 B. C.

2、 D. 2.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B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B.人们的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历代人读他的著作,都会为他的博学而感叹不已。但他也犯过无知的错误。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对这个问题,只要他数数夫人和自己的牙齿便一清二楚。可是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根据上述材料回答34题:3.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A.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

3、的认识正确与否 B.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4.亚里士多德这样博学的人物也犯这样低级错误,体现的哲理是A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B.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世界C.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D.越是简单的事物越不容易被认识“鲶鱼效应”是说渔民为了避免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死亡,通常在船舱中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从而保证了鱼的鲜活。据此回答1012题。C10. “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D.运动是物

4、质的根本属性11.“鲶鱼效应”是渔民们在生产中发现的一条实用经验,这说明CA理性认识可以直接在实践中获得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人们能认识和和利用规律12. “鲶鱼效应” 在经济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AA.适度的竞争有利于保持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B.外来的竞争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C.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D.国家必须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13.笑话:甲乙两个吝啬鬼交了朋友。这天是甲的生日,乙拿了一个鸡蛋,去给甲祝寿,说:“老兄生日, 送上一只肥鸡, 只是嫩了点。” 甲没说什么,就收下了。不久,乙过生日,甲砍了几根新竹子,扛来给乙祝寿说:

5、“贤弟寿辰, 送上十斤鲜笋,只是老了点。”两个吝啬鬼的做法之所以可笑,从哲学上讲是因为CA.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违背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C.故意混淆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D.没有坚持诚实守信15.“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杜荀鹤(唐)。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BA.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B.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C.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16.“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古瓦砚 欧阳修。这首诗

6、意思是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CA.金和玉不如瓦砾的用处大B.认识和利用自然物必须把握矛盾的普遍性C.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的利用客观事物D.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17.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那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B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18.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

7、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B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作用C.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就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19.“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势篇)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C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量

8、变必然引起质变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信、真懂、真用。真信,就是真正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真懂,就是完整准确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真用,就是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指导实践。据此回答13题2、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懂,这是因为 ( B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只有理性认识对实践才具有指导作用 D、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我们学习的目的3、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用,这主要是因为 ( C )A、实践是认识

9、来源和发展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4、2004年,瞭望新闻周刊提出一个公式“增长发展”。这一公式体现的哲理是( D )A、增长和发展是相互区别的两个问题 B、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增长的体现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看事物不能只看现象,更要看到事物的本质5、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在哲学上可以把它归纳为两大类,这两大类是指(B )。 A、物质与意识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D、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6、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C )

10、。 A、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更重要的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7、下面是在一次讨论会上,就什么是“价值”问题展开争论后所归纳的4种意见,试问正确的意见是 ( D )。 A、价值就是指人们是否利用了客观事物,某种东西被人利用了,某种东西就有价值,某种东西没有被人利用,某种东西就没有价值 B、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所有需要,只有满足了人们的所有需要才是有价值的 C、价值是指人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凡能被人认识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没被人认识的事物就是没有价值的 D、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

11、的有用性,凡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有价值的,反之,是无价值的13、下边这幅图表明( C )。A、 人生追求的内容都与金钱有关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金钱的占有 C、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要正确处理人个与他人的关系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41

12、5题14、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因为 ( A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C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互为前提相互决定 B、个人利益的发展为集体利益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集体利益的实现要*个人利益的巩固和发展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

13、质和规律。据此回答35题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觉。“错觉”是一种 C A现象 B本质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4水有固态、液态、气态。水的三态尽管不同,但都由H和O两元素组成,分子式是H2O,这说明 CA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没什么区别 B现象和本质是不同的,没什么联系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离不开本质 D本质离不开现象,总要表现为现象5我国有“小儿辨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B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

14、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10古人说“文章之道,有开有合”。这启示我们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做到 CA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要把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起来D要有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据此回答11-13题。1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中的“法”和“德”是 BA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B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D客观规律的表现1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共同体现了 D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15、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 B C D13要做到以德治国,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这就要求 A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做到尊重人、关心人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A B C D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据此回答12-13题。12、“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涵了(A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规律的客观性 D、联系的多样性13、“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16、。”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有: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矛盾 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可以消除的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A、 B、 C、 D、 16、材料一 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人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广泛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 材料二 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对此,必须加以坚决抵制和反对。 阅读上述材料,用所学知识说明: (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17、经济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广泛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8分)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应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12分))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总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第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以及他人的劳动、兴趣、个性、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其次要主动关心他人;再次要尊重他人

18、的正当利益。第二,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每个人都要以全局的利益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可违反这个原则。第三,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少数人由于个人主义膨胀,公然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因此,要坚持集体主义。 31、材料一:2002年第3期求是载文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重点,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材料二:2002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我们所谈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是它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同样适合于它自身,它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而没有也

19、不可能穷尽真理。”材料三:2002年4月17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1)材料一说明人们的认识应不断地深化,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材料二说明认识要不断地扩展。人们应当不断地扩展认识,以便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材料三说明认识应不断地向前推移。人们应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3分)(2)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应得出什么结论?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应当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因而认识总是要发展的,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

20、是不科学的。4(34分)材料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并将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变化。 材料二: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21、和谐相处的社会。他强调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材料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原理?是如何体现的?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的体现了这一原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

22、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和谐社会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体现了这一点。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的认识,将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变化。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做到这一点?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尊重人才,关心弱势群体,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说明为什么“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预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