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39331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因此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C.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D.促使中央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2、2.董仲舒曾经提出三天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两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3.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极少以郡命名;反观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所处时期以后的人物籍贯,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推知A.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 B.宗法关系逐渐淡出两汉政治构架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封

3、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4.“衣冠南渡”语出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的著作史通,原指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下,南京出土的唐琅琊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下面推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历史材料都证实了唐朝金陵经济的繁荣局面 B.琅琊王氏墓证实了“衣冠南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C.史通和琅琊王氏墓志都详细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历史D.“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片面观察得出的结论5.北宋水军数量不多,规模大小不一,战斗力薄弱;南宋则在江淮地区和海路大规模扩建水军,战斗力也大大提升,这一变化客观上A

4、.改变了“重文轻武”的策略 B.维护了南宋的长治久安C.保障了海上丝绸之路畅通 D.开启了经济中心的南移6.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说: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相对完善,但最终结果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代替。这一变化反映出古代中国A.中央集权趋势加强 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C.政治开明程度降低 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7.王阳明指出:“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他认为“致良知”也就意味着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去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王阳明的思想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

5、学的范畴 B.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C.主张通过外在的规范维护秩序 D.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8.清朝中期,棉花加工业等“低端”产业大多从苏州市区迁往郊区市镇,但其产品仍主要供应市区消费;四周是去只保留印刷业等“高端”产业,其原料大多来自郊区市镇工业,这说明此时的市镇A.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B.区域分工更加明显C.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D.产业结构出现倒退9.清承明制,沿袭了内阁制度,下表是明清时期内阁职权和阁臣选任方式变化表,表格反应了清朝朝代内阁职掌阁臣选任方式明中期明朝内阁有票拟、拟答、顾问咨询、劝谏、会审之职廷推(内阁推举)、特简(皇帝钦点)等清中期草拟谕旨、办理本章(奏本)、筹办典礼和

6、祭祀、组织修书、收储档籍大学士均由“特简”A.内阁成员权利扩大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内阁可以参与决策 D.皇帝权力高度集中10.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C.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_21011.1911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只有50万-60万,而到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已有260万,其中铁路工人和矿业工人就有90万,这一现象A.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想的出现 B.说明了中国铁路

7、与采矿业较为发达C.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为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12.下表为1985-1913年我国民族工业各部门设厂和资本额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工业部门设厂数占总数的比重资本额占全部资本额的比重矿冶35个7.5%916.6万元10.1%金属加工13个2.8%228.7万元2.5%水电41个8.8%1787.1万元19.7%硝酸盐工业28个6.0%474.1万元5.2%纺织159个34.2%2712.8万元29.9%食品122个26.2%1866.5万元20.5%其他轻工业57个12.3%1006.4万元11.1%杂项10个2.2%89万元0.9%合计465个100

8、%9081.2万元100%A.机器生产已占主导地位 B.工业生产结构扔不合理C.纺织品生产技术有优势 D.民资工业得到较大发展13.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由此可知,他认为新文化运动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14.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一观点反应出当

9、时A.推翻乡村封建势力是革命的要求 B.“工农武装割据”细思昂基本形成C.中共已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D.国民革命的革新任务是土地革命15.1930年10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刘士奇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东固)苏府范围内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明白国际歌、少先歌、红军歌等各种革命歌曲,达到帝国主义,拥护苏维埃及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几乎成了每个群众的口头禅,这说明当时A.社会主义证券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广泛传播C.人民群众已融入革命斗争中 D.革命群众发帝斗争形势多样化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材料一 中国的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地方制度屡经变化,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从秦汉到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县级政府的权力呈逐渐被削弱的趋势,并且非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了当时县制存在的三点弊端;州县官员缺乏充分的施政权力,官员行政效能低下;吏胥把持州县行政,“官治”变为“史治”;乡村社会散弱,缺乏健康的社会机体。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对州县行政进行整体性改革,基本思路一是“官治”,即国家派官设治,包括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

11、建立乡镇一级国家政权,从而将地方社会各种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兴办和管理纳入统一的国家行政轨道;一是“自治”,即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在国家行政的基本框架内另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这些蕴含着近代县制萌芽的措施拉开了中国县制近代化的帷幕。据魏光奇官治与自治:中国近代的县乡行政体制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县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9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

12、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发扬光大,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倡导理学,表达文化认同;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辩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午外之分论哉!”据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整理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

13、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及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重新进行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据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整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

14、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2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占有情况的比率表主户客户上三等户(地主)下户(自耕户)佃农占全国农户总数百分比12.752.238.1占全国总耕地百分比70300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信息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2分)(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19.(12分)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主干知识,某同学整理了如下春秋战国知识结构简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时期的主干知识,整理画出知识结构简图,并运用相关史

15、实予以简要阐释。(12分)(要求:阐释清晰,史实准确,逻辑合理,结构简图清晰简洁)历史参考答案_210210一、选择题1.C【解析】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诸侯,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B项;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D项错误。2.C【解析】“立太学”“地方选官”是董仲舒推行儒学、提高儒学地位的表现,其思想服务于政治,是适应汉朝“大一统”

16、需要的体现,C项正确。这些主张显然不能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A项错误;察举制与材料中设立太学的措施不符合,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于官僚队伍的“全面管理”,D项错误。3.A【解析】汉朝人物籍贯从以封国国名居多到以县名、郡名居多,反映了汉朝解决王国问题后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封国的影响力变小,故A项正确。材料与宗法关系无关,排除B项;C项在秦朝就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封国影响力变小,排除D项。4.B【解析】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作为第一手原始史料可以用来证实史书中“衣冠南渡”,故选B项。A项错误,题干中两个材料体现的都是政治现象,不是经济发展现象;题干中材料主要记载的是中原少

17、数民族为躲避战乱而南迁,没有提及家族发展的历史,故C项锴误;“衣冠南渡”得到考古证实,说明不是刘知几对历史片面观察得出的结论,故D项错误。5.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水军包括海军的强大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故选C项。重文轻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南宋一直偏安江南,饱受内忧外患,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宋朝以前,故D项错误。6.C【解析】“宫府合一制”取代“宫府分离制”是指皇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削弱相权, 直至明朝废除丞相,造成政府完全被皇帝控制,专制主义日益强化,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与中央集权无关

18、,排除A项;“宫府合一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B项;“官府合一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项错误。7.D【解析】“致良知”即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肯定人的存在,强调的是伦理的意识自觉原则,突出了个体的历史责任感以及道德的自我意识,故D项正确。“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性,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故A项错误;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是强调道德的自觉性,不是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故B项错误;“主张通过外在的规范维护秩序”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8.A【解析】材料反映郊区的棉花加工业主要供应市区消费、市区的印刷业等原料来自郊区,说明城市工商业的范围在扩大,低端及原料工业向郊区市镇扩展,故A项符合题

19、意。材料没有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进行比较,无法判定区域分工、生产专业化和产业结构变化,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9.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清朝的内阁大臣已经变成了虚职,这体现出清朝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排除A项;B项是军机处设立的意义,排除B项;清朝时内阁不能参与决策,排除C项。_21010.C【解析】观察图片之间的相互关系,3和4企业类型之间只有一条线相连,且3中企业类型对4中企业类型起到压制和诱导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只有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存在这种关系,所以3为洋务企业,4为民族企业。再从1企业类型受到其他三种企业的瓦解,可以得知1是自然经济,推知2为外资企业,故本

20、题选择C项,其余三项错误。11.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从1911年到1919年中国的产业工人数显著增加,这说明工人阶级力量得到加强,为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D项正确。这一现象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排除;近代中国的重工业发展较为落后,B项排除;C项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排除。12.B【解析】解读表格可知,1895-1913年的中国民族工业,纺织和食品等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而重工业落后,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生产结构仍然不合理,故选B项。从材料信息中我们无法判断出这些工业是手工生产还是机器生产,故得不出“机器生产已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故排除A项;中国纺织品生产技术与西方相比,并不具有优势

21、,故排除C项;材料中虽然列举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但是没有其他时期的数据,故得不出“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13.A【解析】材料“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可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4.A【解析】根据“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可知,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因此,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是革命的任务,故A项正确。1927年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后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项错误;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找

22、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项时间不符合题干,排除;国民革命的核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统一,D项错误。15.C【解析】材料主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深刻影响了人民群众,故C项正确。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故A项错误;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就开始在中国传播,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反帝斗争形式多样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1)特点:历史悠久;长期存在且保持稳定;县级政府权力被削弱,中央集权逐渐加强(6分)历史意义:巩固政治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基层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2)变化:扩充和健全县级国家行政

23、力量,并将其延伸至乡镇;建立起地方自治系统。(1点2分,2点3分)原因:清末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末新政的推动;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传入。(6分)17.特点: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6分)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6分)18.信息:地主所占总户数比例低,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高;自耕农所占总户数比例高,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低。(4分)历史解释:原因: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下的土地兼并加剧;宋朝商品经济

24、的发展,租佣关系日益普遍化。(4分)影响:促使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了赋役制度的改革及后来的王安石变法。(4分)19.示例:以20世纪初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为主干知识画出结构简图。(4分)阐释: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日渐加深;清政府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这一时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于1905年成立了革命政党同盟会,并提出了三民主义,为推翻清政府作了充分准备。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经济,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