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32211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15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限时:45分钟满分:5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众阅读折射了社会的变迁。1949年到2019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着“场景”和“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批红色文学作品讴歌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与此同时,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中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改革开放后,受时代大潮(),_,比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无不成为当年甚至持续几年的畅销书籍。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_;但2000年以后,读者的阅读内容从娱乐类书籍逐渐转化为知识类书籍,阅读目的已经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5G时代,戴上虚拟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传播阅读沉浸式”的()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的路上,_,如技术、经济、文化等,衍生出“阅读”的形态,让生活更加多彩。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变换感染数字化百花齐放B变换感召智能化百花齐放C变幻感召数字化遍地开花D变幻感染智能化

3、遍地开花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幻”强调的是事物变化无常、动荡不定,使人难以预测。根据语境,应该选“变换”。第二空,感召:感化和召唤。感染: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语境说的是时代浪潮的召唤,应该选“感召”。第三空,智能化: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数字化: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根据语境,“传播阅读沉浸式”的出版,依靠的是科技的智能化,此处应选“智能化”。第四空,百花齐放:各种鲜花一

4、齐开放,形容繁荣的景象,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遍地开花:形容好事情到处出现或普遍发展。语境说的是可供阅读的书目多种多样,应该选“百花齐放”。故选B。答案:B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B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C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D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

5、的烙印。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阅读及引入”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应是先“引入”后“阅读”,应改为“引入及阅读”;二是“使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搭配不当,应改为“在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只有A项完全修改正确,故选A。答案:A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处,根据横线后列举的图书和“无不成为当年甚至持续几年的畅销书籍”,可推知应填写表达出现一些优秀作品意思的句子。第处,根据横线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横线后“2000年以后从娱乐类书籍逐渐转

6、化为知识类书籍”,可推知应填写“娱乐性图书的需求较大”之类的句子。第处,根据横线前的“不仅”和横线后的“技术、经济、文化”“衍生出阅读的形态”,可推知应填写“而且阅读与各领域融合”之类的句子。答案:(示例)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娱乐性图书的需求较大而且阅读与各领域融合4根据下面四句话,用一句话介绍“虹云工程”。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4分)我国首个天基互联网系统“虹云工程”将于2020年投入示范应用。2018年底,中国已成功发射“虹云工程”首颗技术验证星。我国将打造由156颗卫星组成的天基互联网“虹云工程”,它将在距离地面1 0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虹云工程”建成后人们

7、将能够在世界任何角落接入宽带互联网。答: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确定句子主干。阅读分析题目给出的四句话可知,最关键的信息是第句,所以可将第句作为句子主干,将其他句子中的关键信息作为附加成分添加进去。且要注意句子通畅和字数要求。答案:(示例)在已发射了技术验证星的基础上,由156颗卫星组成、能使世界任何角落联网的我国首个天基互联网系统“虹云工程”将于2020年投入示范应用。5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在2019年11月20日发布了一条消息:“近日,陕西宝鸡,医生许向东正要为一名85岁高龄的病人实施一台手术。病人被麻醉后,护士接到电话,得知许医生的父亲在楼下ICU离世。两难之间,许向东

8、来到楼下,看了父亲最后一眼,便立刻返回为病人成功实施了手术。”看了这则微博,你一定被许向东医生感动,请你为他写一则留言,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意,80个字左右。(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握题目的要求,找到任务关键词。题目要求考生为许医生“写一则留言”,所以留言中应有称呼。题目要求考生表达“敬佩之意”,所以考生要梳理事件,找出许医生令人敬佩的地方。梳理事件可知,许医生的父亲去世,但他依然回到手术室为病人做手术,这表明他职业素养高,且内心有大爱。答案:(示例)许医生,父亲去世,您一定很难过,但您强忍悲痛,坚守岗位,挽救了一位躺在病床上

9、的老人的生命,您强大的职业素养令人敬佩,您对病人的大爱令人感动!医者仁心,向您致敬!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的观点是相同的。(2)杜甫在登高中感慨自己晚年多病、孤苦无依的两句是“_,_”。(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对偶句“_,_”描写自己踏上归途时的情形,表现了无比轻松愉快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暗含后来者(学生)比前辈(老师)强的意思,以此为依据,搜索师说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晚

10、年多病、孤苦无依”的提示可推知答案。(3)根据“对偶句”“踏上归途”“轻松愉快”的提示可得出答案。易错字:(2)常,作;(3)飏。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8题。燕子楼张仲素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燕子楼白居易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注工部尚书张愔去世后,其妾关盼盼独居在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张仲素写了燕子楼,白居易阅后,写了和诗。7下列对这两首诗

11、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诗巧用“伴”字将楼外之寒冷与楼内之孤寂联系起来,为人物的出场作安排。B张诗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言一夜相思情的长度绝对不是天涯地角的距离所能比拟的。C白诗中的两个“满”字,写出了女主人公深感于夜晚月圆而人却永远不能再团圆的痛苦。D无论是张诗,还是白诗,都塑造了一个能够跃然纸上的在相思中煎熬挣扎的女性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白诗首句是说月光透过帘隙洒了满床,霜花结在帘上,满帘皆霜。C项理解错误,两个“满”字并不是夜晚月圆而人无法再团圆之意。答案:C8请从和诗的角度分析白诗的妙处。(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

12、力。答案:白居易和诗的第一、二、四句与原唱诗的第一、二、四句韵脚相同,达到了“和韵”。原唱诗将楼内残灯与楼外晓霜合写,将独眠人与合欢床对照;和诗则将满床月与满帘霜合写,将被冷与灯残合写,又增添了拂床的动作,内容上与原唱诗既相衔接又不雷同。原唱诗作为盼盼的自白,感叹天涯地角的距离都不及自己此情之长;和诗则是感叹这凄凉秋夜竟似为她一人而显得特别缓慢,在情感表达上同中见异。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

13、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

14、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事景帝岁余,久之,卒。(节选自史记张释之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

15、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B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C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D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上”指的是皇上,是“使”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也”是表停顿的句末语气词,要与“一倾”断开,且“民”是“安所措其手足”的主语,中间

16、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答案:D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拜,指按照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辟、荐、举、授等。B刀笔之吏,指主办文书的小吏,含贬义。古时记事用竹简,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C乘舆,原指车子,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也用作皇帝和诸侯的代称。D犯跸,古代罪名,指冲犯皇帝的车驾。跸也指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过往。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也用作皇帝和诸侯的代称”错误。“乘舆”在古代可用作皇帝的代称,不能用作诸侯的代称。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17、张释之颇有才华,赢得皇帝青睐。起初他久宦而不能得到升迁,就想要辞职,但因有德行和才能而被中郎将袁盎推荐,在朝堂上议论秦汉之事获皇帝夸赞。B张释之思虑周全,颇有为政智慧。他跟从皇帝登临虎圈,啬夫善于答对,代替上林尉回答皇帝的问话,皇帝想提拔啬夫,他认为不妥,请皇帝慎重做决定。C张释之刚正不阿,敢于弹劾太子。太子与梁王乘车入朝时,到了司马门没有按照规定下车,他没能阻止太子、梁王进宫,就以不敬之罪弹劾他们。D张释之照章办事,坚持依法量刑。皇帝出巡,有人突然从桥下跑出,使皇帝所乘坐车驾的马受惊,皇帝想严惩那个人,他却坚持按照法律条文只处以罚金。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18、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信息进行比较。C项,“他没能阻止太子、梁王进宫”曲解文意。原文“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是说张释之追上去阻止了太子、梁王,使他们不能进入殿门。答案:C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译文:_(2)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既”“便宜”“高论”。(2)关键词“公共”“重”“信”。答案:(1)张释之朝见完毕后,趁机上前陈述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建议。汉文帝说:“不要过分高谈阔论,要使得当

19、今可以施行。”(2)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13张释之为什么认为不应该提拔啬夫?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抓住张释之对皇帝说的话中“今陛下以啬夫不可不审也”这几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即可。答案:上面的举措会对下面的人造成影响,害怕提拔了啬夫,天下人都会纷纷效仿,只学习能言善辩而不讲求实在内容。【参考译文】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侍奉汉文帝,为官十年没有得到选调,名声也不为人所知。张释之说:“做了这么久的官,花费了兄长的财产,心里不安。”(他)想要自己辞官回去。中郎

20、将袁盎知道他有德行有才能,惋惜他的离去,就奏请迁调张释之补谒者的缺职。张释之朝见完毕后,趁机上前陈述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建议。汉文帝说:“不要过分高谈阔论,要使得当今可以施行。”于是张释之谈论了秦汉之间的事,谈了很长时间秦朝灭亡和汉朝兴起的原因。汉文帝听后认为很好,就任命张释之做了谒者仆射。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登临虎圈。皇上询问上林尉各种鸟类野兽的书册登记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左看右看,都回答不上来。看管虎圈的啬夫跟随在旁边替上林尉回答了皇上所问的鸟类野兽的书册登记情况,答得很详细,想以此来显示他回答应对无穷无尽的才能。(皇上)于是下诏命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说:“绛侯、东阳侯

21、都被称为德高望重的人,可这两个人议论事情时竟都不善于言谈,难道让人们去效法这个喋喋不休、能言善辩的啬夫吗?况且秦朝由于任用了主办文书的官吏,官吏们争着拿办事迅急和苛刻审查来互相标榜,然而这样做的弊病在于徒然具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因为这个缘故,秦朝国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益衰落,到秦二世时,秦朝也就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啬夫能言善辩就越级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着学能言善辩而不讲求实在的内容。况且在下位的人被在上位的人感化,比影子和回声来得还要快,(陛下您)制定措施不可不慎重啊。”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司马门也没有下车,在这个时候张释之追上去

22、阻止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入殿门。于是检举揭发他们在司马门不下车犯了不敬之罪,上奏给朝廷。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汉文帝摘下帽子赔罪说:“怪我教导儿子不严。”薄太后才派使者传令赦免太子、梁王,这样他们才得以进入宫中。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面跑了出来,皇上乘坐车驾的马受了惊。于是派骑兵捉住这个人,把他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审讯那个人。后张释之上奏那个人应当给予的处罚,(说)一个人冲犯皇帝的车驾,应处以罚金。汉文帝大怒,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况且在那时,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象征,稍一偏失,天下应用法律就都会任意减轻或加重,老百姓岂不要手足无措了吗?愿陛下明察这件事。”后来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张释之侍奉汉景帝一年多,很久之后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