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共有2924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是()A由我国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B由等额选举产生的C由省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的D由各省党委推荐产生的答案:C解析:A、B、D三项表述错误。22012年,某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求,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A BC D答案:A解析:“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这是直接选举的
2、体现,“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这是差额选举的体现。故选A。32012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A BC D答案:A解析:在我国,县人大代表的选举属于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不是间接选举与等额选举,故项错误,选A。4下列说法中对我国民主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A我国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3、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A、B、D三项都是对我国民主选举方式的正确认识,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是否相等,而不是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故选C。5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A BC D答案:A解析:与题意无关。6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2013年3月任期届满,届满之前选举产生第十二届全国人
4、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次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以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理解、运用能力。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社会进步相适应,我国选举法的修改,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是更好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实现公民权利的平等,故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不准确,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就使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7在某省2012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侯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指定候选人)。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增加了选举成本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 BC D答案:B解析:“海选”与差额选举相比,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增加选举成本,同时,由于被选举人较多,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故项正确。“被选举人之间的开展竞争”、“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这是“海选”的优点。故排除。8近年来,北京市18个区、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一种声音“我要自荐参选北京市区、县
6、人大代表一职”。有一位自荐参选者说:“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我参加选举的目的是维护选民的权利。”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表明()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B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C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D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答案:D解析:A项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B、C两项说法错误,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材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故选D。9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体
7、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以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理解、运用能力。由规定的前半句直接得出,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故选。正确,但材料没涉及,故排除。是一个干扰项,记住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10选举是关系到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掌握的大事情。下列哪一项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A选择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的方式B采用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C选举人大代表还是选举政府工作人员D选民参加选举的
8、态度和能力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可知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D正确。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材料二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材料三2010年,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材料四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于2012年3月8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李建国说,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
9、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到2013年3月任期届满,届满之前需选举产生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选举。根据材料,分析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表明了什么?具体原因是什么?答案: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12材料一2012年五一假期,某校以“中学生与政治生
10、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材料二武村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村庄,农民人均年收入12000多元。但是,最近该村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时,出现了以下混乱的场面。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调查结果传递了哪些政治信息?对正确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应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答案:(1)政治信息: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政治意识增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权利意识增强,但出现片面维护个人利益现象。启示: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能力,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遵循宪法、法律(规则、程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2)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