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正兴中学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1-20每小题1分,第21-40每小题1分,共60分)1(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DNA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版权所有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
2、质DNA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解答:解:A、细胞内DNA转录过程无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核糖核苷酸,翻译过程有特定运输工具tRNA搬运原料氨基酸到指定位置,A错误;B、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一只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B正确;C、精子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D、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及病毒结构的异同点,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细胞的结构并能够识记原核生物中一些特殊种类,如:蓝藻、硝化细菌等2(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3、()A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B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种类差异很大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糖类的组成元素;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不同化合物的含量和元素组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不同生物体在元素组成上的关系的综合性考查,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解答:解;A、组成核糖的元素是C、H、O,核苷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P二者不完全相同,A错误;B、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B错误;
4、C、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C错误;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都是单体脱去水分子形成的多聚体,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 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比的放大倍数大,比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考点:细胞观察实验版权所有分析:形成
5、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甲图目镜中是低倍镜,是高倍镜;物镜中是高倍镜,低倍镜解答:解:A、目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反比,而物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故比的放大倍数小,比放大倍数大,A错误;B、把视野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放大倍数增加,应选用高倍镜,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无需提升镜筒,B错误;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C错误
6、;D、放大倍数越大,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要越大,物镜与观察对象解距离越短,组合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只有记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4(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B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D中心体参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版权所有分析: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普遍
7、分布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体现了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生物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也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动物细胞中,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解答:解:A、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A错误;B、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属于生物膜,生物膜都具有流动性,B正确;C、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C正确;D、动物细胞中,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其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细胞器的功能;明确生
8、物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识记相关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难度不大5( 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表: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分离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b地的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植物a生长,则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A0.2B0.15土壤溶液0.3C0.2D0.2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版权所有分析:从题干供给的实验结果看,植物a细胞液的浓度范围是0.150.2 mol/L,则该植物适于栽种的土壤溶液浓度应
9、0.2 mol/L解答:解:1、根据表格分析,植物a在浓度为0.15 mol/L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2 mol/L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植物a的细胞液浓度为0.150.2 mol/L2、该植物适合在b地生长,说明其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则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即b地土壤溶液浓度小于0.2 mol/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理解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分离剂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
10、的浓度范围6(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版权所有分析: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酶相对于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解答:解:A、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
11、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不可采用碘液检测,应该选用斐林试剂,B错误;C、酶的高效性是相对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研究酶的高效性时,应用酶和无机催化剂对比,C正确;D、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所以利用胃蛋白酶、蛋清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不能设置成3、7、11,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酶的特性,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理、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7(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
12、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量甲(顶生)乙(腋生)101腋生,99顶生甲(顶生)丙(腋生)198腋生,201顶生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版权所有分析:判断显性性状的一般方法为: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则亲本表现型则为显性;或者根据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一般隐性性状的个体全为纯合子;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解答:解:根据杂交组合中可以看出,后代全为腋生,因此可以确定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
13、隐性性状由于杂交组合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因此亲本全为纯合子,即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而杂交组合和的后代均发生1:1的性状分离,因此可以确定乙和丙均为杂合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杂交组合中显隐性的判断以及基因型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够掌握一般判断方法和运用分离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8(1 图中和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和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和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C和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和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版权所有分析:
14、分析题图:已知图中和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组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和所在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和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属于基因重组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和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组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说明和所在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B、和的形成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和的形成属于基因重组,因此它们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C正确;D、和形成后,先被分配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15、而不是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图解,考查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D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考点
16、: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对光合作用与活性作用的具体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的考查,回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产生来自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因此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A正确;B、光合作用过程中葡萄糖产生于暗反应阶段,其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是由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形成的,因此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C正确;D、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是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的,丙酮酸是葡萄糖酵解产生的,因
17、此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自原料中的C6H12O6和水,D错误故选:D点评:对光合作用与活性作用的具体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的掌握,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0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1和400mmolL1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1,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版权所有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
18、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解答:解:A、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与外界溶液成正比,与题意中“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不符合;故A错误B、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而题干中“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说明与能量无关;故B错误C、“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说明物质M运输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而与能量无关,则M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故C正确D、通入空气
19、,有氧呼吸速率加快,能量供应增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1( 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B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
20、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X表示葡萄糖,由元素组成为C、H、O、N且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可知,Y表示蛋白质;由元素组成为C、H、O、N、P且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可知,Z为磷脂分子解答:解:A、葡萄糖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而协助扩散过程并不需消耗能量,故A正确;B、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与Z有关,故B错误;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蛋白质(Y),故C错误;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可以流动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和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
21、识的特殊性,把握知识的运用能力12 下表列出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膜结构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核内膜其他粗面滑面外膜内膜甲2351677320.2少量乙5601104170.7少量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D不同细胞膜结构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版权所有分析:细胞甲中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比细胞乙少,说明细胞甲是肝细胞,细胞乙是胰腺细胞,胰腺细胞能分泌多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
22、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解答:解:A、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甲的内膜面积大于乙,则呼吸强度大;故A正确B、细胞乙中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多,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可能代表胰腺外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消化酶;故B正确C、细胞乙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多,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故C正确D、不同体细胞基因相同,膜结构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D错
23、误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辨别、综合分析能力13( 如图所示,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MP可以作为合成ADP及mRNA的原料B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3的还原或细胞分裂C丁过程中合成ATP所需能量可以是电能D催化乙和丙过程的酶应该是同一种酶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版权所有分析: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和ADP转化过程中1、酶不同:酶甲是水解酶,酶丁是合成酶;2、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
24、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3、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AMP是一磷酸腺苷,可参与AMP+Pi+能量ADP,又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mRNA的原料,A正确;B、ATP中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C、合成ATP所需能量可能是电能或化学能等,C正确;D、酶具有专一性,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不是同一种酶,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结构组成、合成、水解及利用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推理能力14(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进行的一组实验
25、,结果见下表通过对表中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方法实验结果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常温下加Fe3+氧气泡稍多而小常温下加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从化学本质看,酶是蛋白质或RNA 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去活性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ABCD考点:酶的特性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分析考查酶的特性,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然后分析表格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获取结论解答:解:实验不涉酶的本质,不能得出酶是蛋白质或RNA的结论,错误;实验与实验比较,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新鲜动物肝脏
26、提取液比常温下加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说明高温使酶失去活性,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没有底物,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错误;实验与实验比较,常温下加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比常温下加Fe3+,氧气气泡极大而多,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正确综上所述中,通过对表中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本质、酶的专一性、酶的高效性和温度对 酶活性的影响,解题时一定从分析表格中的自变量出发,根据对照原则获取结论,其中的虽然是知识点正确,但不能通过本实验得出15 呼吸熵(RQ=)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
2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分析题目,阅读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选项 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于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知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大于1时,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错误B
28、、分析题图可知,b点氧气浓度大于a点,所以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B正确;C、由题图可知,c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呼吸作用最弱的点,若要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不能将氧分压调至c点,C错误;D、由题图可知,c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有氧呼吸氧气的饱和点,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在用的范围内会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根据呼吸商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1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ATP和DNA的化学元素种类不同
29、,但ATP和RNA所含元素相同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C蛋白质中的S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酶的概念版权所有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解答:解:A、ATP、DNA和RNA的组
30、成元素相同,均为C、H、O、N、P,A错误;B、酶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或RNA(组成元素为C、H、O、N、P),可见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B正确;C、蛋白质中的S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C正确;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一些主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识记酶的概念和化学本质;识记核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 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
31、,后代患病率为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考点:伴性遗传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说明该遗传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患病男性的基因型为XA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aXa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儿子的基因型为XaY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解答:解:A、儿子XaY与正常女子XaXa结婚,后代患病率为0,A错误;B、儿子XaY与正常女子XaXa结婚,后代患病率为0,B错误;C、女儿XAXa与正常男子XaY结
32、婚,其后代患病率为,C正确;D、女儿XAXa与正常男子XaY结婚,后代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 图甲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而图乙表示棚内植株在b点时,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其中正确的是()AABBCCDD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分析:图甲中ab段和cd段分别表示在凌晨0时至6时和晚上18时至24时,植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点之前,大棚内CO
33、2浓度增加;b点之后,大棚的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说明b点时棚内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即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与消耗的氧气总量相等,其体积比为1:1解答:解:据图分析可知,b点之前,大棚内CO2浓度增加,说明了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点之后,大棚的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同时也说明了:b点时棚内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即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相等,其体积比为1:1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和对图形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19 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
34、DNA和RNA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版权所有分析:1、细胞生物含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解答:解: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含有C、H、O、N、P元素,B错误;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碱基A、C、G参与组成的脱氧核苷酸有3种,C错误;
35、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染色体、线粒体,所以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和原核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 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净吸收速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B在CO2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C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光照强度下,将植物A和植物B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长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积累有机物的速率
36、一样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分析:1、分析题图曲线可知,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速率,因此曲线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与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图A在较低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净光合作用速率高,说明与植物B相比,植物A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两条曲线相交时,表示该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二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2、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解答:解:A、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对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B在CO2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积累有机物,不是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B错
37、误;C、分析题图可知,与B植物相比,植物A能有效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因此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光照强度下,将植物A和植物B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A正常生活时间长,C错误;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同,即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同,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曲线代表的含义是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及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21 某地区天气晴朗时,中午12时的光照最强烈,测得大田小麦植株上部叶片光合作用在上午11时左右时速率最高,而下部叶片在中午12时左右时速率最高以下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1
38、时之前,光照是全部叶片的限制因素B11时至12时之间,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光照,下部的是二氧化碳C12时之后,光照将成为下部叶片的限制因素D12时,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版权所有分析:十二点时,阳光在正上方照射植物且温度较高,上部植物为防止蒸腾作用过强,关闭气孔(午休现象),导致二氧化碳无法进入植物体为光合提供原料,所以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为上部叶片限制因素;十一点或十二点之后光照不如十二点足,但十二点时,由于上部叶片遮光,下部叶片光照不足,所以光合作用小于十一点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11点之前,光照强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限制植物叶片光合
39、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之前;B、11点到12点,温度较高,上部叶片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无法进入植物体为光合提供原料,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为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下部的影响因素是光强,B错误;C、12点之后,光照强度逐渐减弱,由于上部叶片的遮挡作用,下部叶片的影响因素是光照,C正确;D、12点时,温度较高,上部叶片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无法进入植物体为光合提供原料,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为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2 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某黄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判定酵母
40、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判定淀粉是否充分水解成麦芽糖,最好依次选择试剂()苏丹苏丹Ca(OH)2 重铬酸钾溶液 碘液 斐林试剂ABCD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版权所有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鉴定脂肪需要使用苏丹或苏丹染液,由
41、于脂肪与苏丹反应产生橘黄色,样本也是黄色,为了便于观察,可以选择苏丹;2、判定酵母菌发酵是否彻底可以使用斐林试剂看是否有葡萄糖的存在;3、判定淀粉是否彻底水解,可以使用碘液检测有没有淀粉的存在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3( 如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A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B过程、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C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D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M1、M2是转
42、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是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解答:解:A、老年人细胞中含有M2,但其翻译合成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使黑色素的合成减少,进而导致白头发的出现,A错误;B、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而为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B错误;C、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合成,因此食物中缺乏酪氨酸时人体依然能合成黑色素,不会使皮肤变白,C错误;D、M1、M2体现了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衰老、细胞分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
43、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及发生的场所;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24 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B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版权所有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
44、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所以该物质的合成也受基因的控制IAPs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而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解答: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所以该物质的合成也受基因的控制,故A错误;B、IAPs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而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故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45、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故C正确;D、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IAPs为素材,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5 下列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染色体上DNA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ABCD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6、版权所有分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本质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发生时期及其原因减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出现多倍体;或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染色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等原因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生殖细胞,形成多倍体解答:解: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正确;同源染色体非
47、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故错误;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故正确;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单倍体植株,只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正确;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故错误;染色体上DNA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解题时抓住“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即可解题26( 科学家利用“同位索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
48、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3H标记亮氨酸,分析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C用180标记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于CO2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版权所有分析: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即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解答:解:A、如果用15N标记脱氧核苷酸只能
49、弄清分裂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而对染色体形态没有办法进行变化规律的研究,A错误;B、用3H标记亮氨酸,氨基酸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可以分析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B正确;C、光合作用中产生的02来自于水,而180标记C02用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C错误;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取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难度适中,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般选择的同位素为该物质或结构的标记性元素27(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
50、紫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1紫:6红:9蓝若将F2中的红色植株的花粉两两融合,培养出的融合植株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分别是()A3种、6种B2种、3种C4种、4种D2种、4种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分析: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F2为1紫:6红:9蓝,其中1:6:9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蓝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蓝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P:纯合的蓝色品种(
51、AABB)纯合的紫色品种(aabb)F1均为蓝色(AaBb)F2中为1紫(aabb):6红(A_bb、aaB_):9蓝(A_B_),因此将F2中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能产生Ab、ab、aB三种配子,配子两两融合能形成6种基因型:AAbb(红)、aabb(紫)、aaBB(红)、Aabb(红)、AaBb(蓝)、aaBb(红),共有3种表现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1:6:9,要求考生明确1:6:9是9:3:3:1的变式,再进而推断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再根据题干要求答题,属于
52、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8( 如图表示家族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四个选项是对致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ABCD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所以在染色体上是成对存在的 根据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分析遗传图解进行回答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患病的II3和II4婚配后代中有患病儿子,正常女儿,说明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由于女儿患病,所以父母都是杂合体,CD错误;如果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II4患病,女儿必定患病现女儿正常,所以A基因位于X染色
53、体上,a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同源部位所以A图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遗传病的能力、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能力、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9( 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丙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与不相同B甲图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部位,解旋酶作用于部位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比例不能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D形成丙图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根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
54、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版权所有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为DNA分子片段结构示意图,其中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为碱基对,其缺失、替换或增添都会导致基因突变;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分析乙图:乙图表示转录过程;分析丙图:丙图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为DNA非模板链;为转录的模板链;为mRNA;为核糖体;为多肽链解答:解: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产生4个DNA,所以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丙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含T,而的碱基排列顺序含U,所以不相同,A正
55、确;B、甲图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部位,使磷酸二酯键断裂;解旋酶作用于部位,使氢键断裂,B正确;C、任何一个双链DNA分子中,比例均为1,所以不能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C正确;D、丙图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空进行,说明该生物为原核生物,其中为mRNA,是转录形成的,该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由于小麦根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小麦根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场所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
56、物质的名称需要注意的是丙图,要求考生明确原核生物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同一时空30(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和麦芽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BCD考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57、,然后吸收,并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原,故正确;、此过程是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在动物体内完成,故错误;、植物体内虽然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但是不能还有糖原,故错误;、在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糖原,麦芽糖是二糖,故正确题干中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化学成分,熟记细胞化学成分的相关知识,理解糖类种类及相互转化内容31( 亲核蛋白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有关亲核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亲核蛋白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没有选择性D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属于亲核蛋白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
58、合版权所有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A正确;B、亲核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B正确;C、亲核蛋白是大分子,而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物质交换通道,所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具有选择性,C错误;D、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都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所以都属于亲核蛋白,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和亲核蛋白的相关知
59、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 据下列式子分析,发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有()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和列式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即产生配子的
60、过程中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3(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只有35S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D只有32P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版权所有分析:噬菌体的DNA中含有P,蛋白质中含有S,因此一般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解答本题应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着手,并且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利用细菌中原料合成DNA和蛋白质的解答:解: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将自身的DNA注射到细菌菌体中,蛋白
61、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亲代噬菌体被32P标记的那两条DNA链存在于某两个子代噬菌体中而细菌中没有32P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始终只有两个子代DNA分子有32P标记由于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以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的,而大肠杆菌被35S标记,因此合成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有35S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可能有32P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放射性标记,考生解题时能够运用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和噬菌体的寄生特性,并且明确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34 选材是做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果
62、蝇和豌豆都是良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图甲表示豌豆的部分染色体,R、r是决定豌豆粒形(圆和皱)的等位基因,Y、y是决定种皮颜色(黄和绿)的等位基因图乙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其中A和a、B和b、C和c、D和d分别表示四对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孟德尔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主要是因为豌豆是闭花传粉植物,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B基因型为RR的豌豆表现为圆粒的原因是它合成较多的支链淀粉,从而能够有效保留水分,这一事实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在图乙中,用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不能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由图乙知,该果蝇为雄果蝇,属于二倍体考点:
63、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中的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乙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最后一对同源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其形态、大小不同,属于X和Y染色体,因此该果蝇为雄性果蝇基因A和a、B和b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传粉植物,且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适于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A正确;B、圆粒豌豆中有指导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该基因转录形成相应的mRNA,再翻译出淀粉分支酶,进而合成淀粉,淀粉
64、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使豌豆成为圆粒豌豆;如果豌豆中缺少淀粉分支酶,就不能将糖合成淀粉,则为皱粒豌豆这一事实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代谢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C、图乙中,基因A和a、B和b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图乙细胞中最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是X和Y染色体,所以该果蝇为雄果蝇,属于二倍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果蝇为素材,结合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理解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基因
65、自由组合定律的使用范围,学会判断生物体的染色体组数35 一个染色体组应是()A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D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版权所有分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解答:解:A、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不一定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A错误;B、一个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错误;C、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C正确;D、染
66、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不一定是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重点考查染色体组,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组的概念,明确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6( 如图所示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是该实验的一个无关变量B本实验装置中乙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C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成透光的玻璃罩,实验现象会更明显D如果将丙玻璃罩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
67、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分析实验装置:装置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影响实验结果;装置中乙瓶的作用是为了检验空气中的二氧
68、化碳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从而减少实验误差;装置丁中澄清石灰水是鉴定是否产生CO2的丙瓶用的是不透光的玻璃罩,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解答:解:A、装置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影响实验结果,澄清石灰水是鉴定是否产生CO2的,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故温度是该实验的一个无关变量,A正确;B、本实验装置中乙瓶的作用是为了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从而减少实验误差,B正确;C、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成透光的玻璃罩,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被光合作用吸收,故实验现象不明显,C错误;D、如果将丙瓶中的植物换
69、成萌发的种子,由于种子也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则实验出现相同的现象,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37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考点:DNA、RNA
70、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版权所有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解答:解:A、染色时,甲基绿和吡罗红需混合使用,A错误;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还需用蒸馏水冲洗才能用染色剂染色,B错误;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进行,C正确;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还需移到视野
71、的中央才能转换高倍镜观察,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实验,识记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38( 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正确的是()花粉成熟前花粉成熟时花谢后套袋 去雄异花传粉ABCD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版权所有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据此答题解答:解: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在花粉成熟前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花粉
72、成熟时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所以正确的顺序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掌握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明确去雄的时期、目的及去雄后的操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9(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AATTdd AAttDD AAttdd 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
73、选择亲本和杂交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和、和杂交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先选用和亲本杂交D将和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有四种,比例为9:3:3: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分析: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去雄操作简便;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快;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产生的后代较多,统计更准确花粉鉴定法的原理: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而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
74、碘液变棕色,则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和杂交,故A错误;B、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和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故B错误;C、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选用和亲本杂交较为合理,先杂交再自交,经过选育,最终得到稳定遗传的性状,故C正确;D、和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40( 如图是一种伴性遗
75、传病的家系图,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4一定是杂合体B3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都不患此病C4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几率为D7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患此病的几率为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版权所有分析:1号正常,2号患病,生患病的女儿4号,已知该病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1不携带致病基因,4号两条X染色体,表现父亲一样的病症,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解:A、根据试题分析,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号患病,生有正常的儿子,故4号一对是杂合子,A正确;B、3号表现正常,故没有致病基因,3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都不患此病,B正确;C、4是杂合子,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
76、几率为=,C错误;D、7号有正常的父亲,故7号也是杂合子,7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患此病的几率为,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41( 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高等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1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差速离心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结构位于P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S1、P2
77、,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S1、S2、S3、P4(填写S1S4、P1P4)(3)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P3的棒状结构,一般需要利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处理(4)若图2为该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3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a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细胞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被染成深色b如果图1细胞是该植物的根毛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时图2中哪些结构将肯定不能被观察到?a、d、g(填字母)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版权所有分析:1、该题是对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及不同细胞器的分布
78、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然后根据题图信息解答问题;2、图1中P1是细胞核,P2是叶绿体,P3是线粒体,P4是核糖体;3、图2中是核糖体,是细胞质基质,是染色质,是光面内质网,是粗面内质网;4、图3中a是叶绿体,b的液泡,c是核糖体,d是中心体,e是线粒体,f是高尔基体,g是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h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解答:解:(1)由于不同细胞器的质量不同,差速离心法可以将不同细胞结构沉淀、分离(2)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结构中细胞核的密度最大,差速离心时最先沉淀,因此图中DNA含量最多的结构位于P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中,S1含有叶绿体,P2主要是叶绿
79、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相对质量较轻,存在于S1、S2、S3中,P4是核糖体(3)P3的棒状结构是线粒体,健那绿是线粒体的常用活体染色剂(4)a、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细胞进行染色,染色质会被染成深色,即图中b、植物的根毛细胞无叶绿体、中心体细胞器,根毛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不存在分裂期的染色体行为,因此如果图1细胞是该植物的根毛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时图2中a、d、g肯定不能被观察到故答案为:(1)差速离心 (2)P1 S1、P2 S1、S2、S3、P4(3)健那绿染液 (4)a被染成深色 ba、d、g点评:对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及不同细胞器的分
80、布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2(1 如图A、B是某动物同一器官内细胞分裂的部分时期示意图,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细胞中的染色体中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16(2)图B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该细胞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图C中的ef和fg段(3)若图B细胞完成分裂后的某一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A,则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A、Da、da或者DA、da、da(4)图C所示各区段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恒为1:2的区段是ef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
81、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核DNA数量变化曲线,d之前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ab为间期、bc为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cd为末期),d点之后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d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ef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解答:解:(1)A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且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说明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细胞含有4
82、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所以B细胞中含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2)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而图B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D和d基因,这是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和d),即图C中的ef和fg段(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会形成基因型为dA、DA、ad、ad的子细胞;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含有a基因的
83、染色体和含有D、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会形成基因型为dA、dA、aD、ad的子细胞(4)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之比为1:2,而染色单体从间期复制形成,到着丝点分裂结束后消失,所以图C所示各区段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恒为1:2的区段是ef故答案为:(1)有丝分裂后期 4 16(2)基因突变 ef和fg(3)dA、Da、da或者DA、da、da(4)ef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准确判断曲
84、线图中各区段所处时期43(1 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用黑纸将叶片左侧上下两面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三个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请依据上述信息及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的目的是消耗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的干扰;此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填写图1中的序号)(1分),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填写图1中的序号)(1分)(2)图2中D点处限制其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85、的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CO2浓度此时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基质到基粒)(3)图2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X=2小时(4)C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大于、等于或小于)A点释放的CO2量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分析:分析图解:图1中,将盆栽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实验用叶片内的淀粉已被运走耗尽;该实验共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叶的边缘部分和绿色部,变量是叶绿体;叶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变量是光图2表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曲线图
86、,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C点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点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解答:解:(1)由于实验前已将叶片放在黑暗处进行了暗处理,而植物在黑暗重要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暗处理的目的为消耗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的干扰叶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处遮光而没有产生淀粉,说明缺少光照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因此处遮光为实验组,为对照组叶的边缘部分和绿色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处不变色,说明没有产生淀粉,即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由此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没有叶绿体的为实验组(2)图2中D点处
87、限制其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CO2浓度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因此此时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基质到基粒)(3)图2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24单位,而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单位,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即24X=412,则X=,2小时(4)C点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故答案为:(1)消耗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CO2浓度 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基质到基粒)(3)2 (4)等于点评:本题为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
88、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过程和场所;能够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分析对照实验;充分利用曲线中的信息进行相关计算,难度适中44(1 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基因突变时则可能出现白毛狗(白化)如图是一个狗毛色的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的“基因突变”应为显(显/隐)性突变,最终结果是导致狗的皮毛细胞中不能合成色素(2)该遗传实验中,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是bbii、BBII(3)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6种,如果让F2中雌雄白毛狗互交,其后代出现褐毛狗的几率是(4)如
89、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回交,理论上说,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狗的皮毛黑色为Bii,褐色为bbii,白色为I再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解题解答:解:(1)根据题干“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基因突变时则可能出现白毛狗”可知该“基因突变”应为 显性突变,由i突变为I,最终导致狗的皮毛细胞中不能合成色素(2)该遗传实验中,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白毛:黑毛:褐毛=12:3:1,说明F1是BbIi,则亲代褐毛狗(bbii)和白毛狗(I)的基因型分别是:bbii、BBII(3)已知F1是Bb
90、Ii,则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II、BbII、BBIi、BbIi、bbII、bbIi共 6种,如果让F2中雌雄白毛狗互交,其后代出现bb的概率是=,ii的概率是=,所以褐毛狗的几率是=(4)如果让F2中褐毛狗(bbii)与F1(BbIi)回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Ii:Bbii:bbIi:bbii=1:1:1:1,所以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 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故答案是;(1)显 色素 (2)bbii BBII (3)6 (4)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