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18400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7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攀枝花统考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A反映出孝道思想主导了官僚思维B表明忠孝是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C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互结合D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解析:据材料“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可知,明

2、代注重孝道的同时,并注意政府工作的需要,将政治与伦理关怀相结合,故选C项;“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可知出于工作需要,官员可以继续任职,从而说明孝道并非主导官员思维,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政治与伦理相结合,而未涉及官员的考核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政治与伦理相结合,而未涉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排除D项。答案:C22020合肥高三质量检测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遣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君主权力的强化C边患

3、的日益严重 D军权的分化制衡解析: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军权被牢牢地掌控在皇帝手中,反映的是君权的强化,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宰相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无关边患严重程度,排除C项;军权的分化制衡只是材料的表象,君权加强才是实质所在,排除D项。答案:B32020大庆市高三质量检测明朝初年建都南京,“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以故命沿边诸王得专制国中,拥三护卫重兵”。朱棣即位后,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朱棣此举()A加速血缘宗法关系的瓦解B消除了蒙古对明朝的威胁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4、制D使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重叠解析:从材料朱棣“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可知,此举既减少了地方拥有重兵的权利,又有利于加强对北方边疆的管理和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朱棣内徙诸王,又北迁都城,是国家对地方政策的调整,不能体现出血缘宗族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政策发生变化,不能体现出消除了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排除B项;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在江南地区,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体现的是政治重心北移,排除D项。答案:C42020北京市期中考试雍正以后,形成了以军机处辅佐皇帝办理机要大政,以内阁协助皇帝处理例行庶务的政治体制。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

5、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由此可知,清朝军机处()A有军国大事决策权 B与内阁同为宰辅机构C秉承皇命上传下达 D统领中央和地方官员解析:材料中“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军机处只能上传下达而没有决策权,故选C项;材料中“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军机处仅能上传下达,排除A项;材料中“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军机处仅能上传下达,并非宰辅机构,排除B顶;材料中提及军机处“辅佐皇帝办理机要大政”而非统领中央和地方官员,排除D项。答案:C52020潍坊高三期中考试清代乡试考官中,房考官是实际的阅卷官,例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担任,雍正五年以邻省举人

6、、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充任。这一变化()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C促进了科考的公平公正D体现了君主专制集权加强解析:阅卷官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变为邻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避免与本地考生的嫌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举的公平公正,故选C项;材料是阅卷官身份的变化,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的创立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排除B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排除D项。答案:C62020德州市期中考试乾隆三十四年,四川总督阿尔泰以“川民不谙纺织,地间种棉,种植失宜,

7、或商贩贱售,至江楚成布,运川重售”,劝谕乡民,依法芟锄,广招织工,教习川民妇女。得旨嘉奖。这反映出当时政府()A设法阻止商品贩运转卖 B重视传统手工业生产C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D促进各地经济平衡发展解析:依据材料从“川民不谙纺织”到政府“广招织工,教习川民妇女”且“得旨嘉奖”可知,政府重视传统纺织业的生产,故选B项;政府没有阻止贩卖,而是组织人们学习纺织技术,排除A项;政府只是鉴于运往四川的布太贵而劝民自己织布,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题干只涉及四川地区,体现不出各地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答案:B72020乌鲁木齐高三诊断测试明清时期中国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在谷物加工、服装制作、制

8、烛等行业的生产规模上与其城镇人口绝对数量增加的步态大体一致;榨油、酿酒、印刷等行业的成长速度较快,纺织业发展更为迅速,技术领先于世界。这体现出()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B小农经济开始走向瓦解C工商业市镇的繁荣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解析:由材料“江南地区在谷物加工、服装制作、制烛等行业的生产规模上与其城镇人口绝对数量增加的步态大体一致”可知,江南地区出现生产区域化分工的现象,专业化的生产推动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清商业市镇的繁荣而非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开始逐步瓦解,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治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答案:C8202

9、0天一大联考高三模拟1836年,在广州商馆中落脚的外国商人约有50余家,其中英商31家,美商9家,葡萄牙、瑞典、荷兰、法国商人各一家,还有“港脚”商(主要是英印的所谓“自由商人”)11家。这反映出()A西方列强已经打开中国市场B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夺对象C清朝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对外贸易潜伏重大危机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836年”和“在广州商馆中落脚的外国商人有50余家,还有港脚商”,得知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外贸集中于广州,故选D项;“西方列强已经打开中国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夺对象”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B项;根据所学“清朝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说法错误,

10、康熙为收复台湾实行“海禁”政策,到了乾隆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答案:D92020绵阳市高三诊断考试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祭孔子,褒扬孔子为“万世师表”。雍正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为王爵,敬避孔子名讳。至乾隆将孔庙的大成殿改铺黄色琉璃瓦,意将孔子与帝王同尊。清朝尊孔旨在()A恢复传统儒学教育 B消除满汉部族界限C革新传统祭孔礼仪 D强化国家一统意识解析:儒家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清朝尊孔旨在通过尊孔的形式,强化国家一统意识,维护封建统治,故选D项;中国古代始终进行传统儒学教育,不涉及恢复与否,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满汉民族关系与界限,排除B项;材料中是加强了传统祭孔礼仪,并无革新

11、,排除C项。答案:D102020商洛市高三质量检测据有关统计,15841790年间来华的传教士共有译著成书300余种,其中关于自然科学的有120种左右,以天文学为主的约89种,涉及数学的有20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 B科技发展融入新血液C思想专制统治逐渐松弛 D政府提倡向西方学习解析:来华传教士通过译著自然科学、天文学和数学等西方科学技术,为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融入了新血液,故选B项;“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与联系,排除A项;明清时期,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控制逐渐强化,排除C项;政府提倡向西方学习主要是在近代时期,排除D项。答案:B112020韶关高三调

12、研考试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可以“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钟离睿水指出李渔的十二楼的创作目的是“今是编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人情啼笑,接引顽痴。”由此可推知明清小说()A有利于强化社会政治功能B是封建儒学世俗化的产物C使人们普遍受到文化熏育D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小说可以使人为忠臣孝子,可知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A项;儒学世俗化对小说内容有一定影响,但“产物”说法欠妥,排除B项;“普遍”说法欠妥,排除C项;D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A122020蚌埠市高三考试明代文人唐寅、文征明、祝允

13、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其中不乏为有钱的商贾之家所定制。这反映出当时()A世俗生活改变绘画的技法B市民阶层对绘画要求提高C文人画淡化神韵意趣追求D绘画艺术市场化倾向凸显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唐寅、文征明等书画家“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甚至出现了有钱人向他们定制书画作品的现象,充分体现出明代艺术出现了商业化趋势,即市场化倾向凸显出来,故选D项;题干主要反映明代的书画出现了市场化倾向,没有涉及绘画技巧的改变,排除A项;题干仅是提及了有钱人向唐寅等书画家定制作品,这不等于市民阶层对绘画的要求提高了,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文人画一直追求神韵意趣,

14、而不是淡化对神韵意趣的追求,排除C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衡水中学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和明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比较表宋代明代地方行政每路设四监司,分掌财政、军政、刑法及仓谷;各州加设通判,知州发出的政令须由通判副署;通判可直接向中央报告地方吏治的得失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及司法,互不统属,直隶中央;分封子孙为王,以镇守地方,屏藩皇室监察制度设独立的谏院和御史台,监察百官,以监督宰相为要务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材料二清朝前期,政府征集名儒编纂巨籍三十多种,一以整理文化遗产,消磨学者精力;

15、一以销毁禁书,统制思想。康熙时敕修、雍正初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凡一万卷;乾隆时的四库全书,凡三千四百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七十卷,更是巨籍,对学术的贡献亦甚大。以上材料据江增庆中国通史纲要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明两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的异同。(1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朝统治者大修典籍的动机及影响。(13分)解析:第(1)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每路设四监司,分掌财政、军政、刑法及仓谷”“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及司法,互不统属,直隶中央”得出都分散地方的权力;根据材料一“设独立的谏院和御史台,监察百官”“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得出都设立专门的监

16、察机构,监察百官。“不同点”:根据材料一“通判可直接向中央报告地方吏治的得失”得出宋代设置通判,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根据材料一“各省设三司”“分封子孙为王”得出明代三司和分封并存;根据材料一“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得出明代监察体系更加完善。第(2)问第一小问“动机”,依据材料二“整理文化遗产”可知传承中华文化;依据材料二“销毁禁书,统制思想”等信息可知加强思想控制,促进文化认同。第二小问“影响”,从传承文化角度可得出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保留和文化传承贡献巨大;从加强思想控制角度可得出有利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答案:(1)同:分散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专门的

17、监察机构,监察百官。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明代三司和分封并存;监察体系更加完善。(12分)(2)动机:传承中华文化;加强思想控制,促进文化认同。影响: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保留和文化传承贡献巨大;有利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13分)142020南充市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政府各部门职责分明,相互牵制,无论是君主还是政府官员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法理和传统的政治理念、制度行事。在选官任官方面依据一定的标准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来共同完成,绝不是凭借君主一人喜好来决定。以上属于制度设置方面对君主专制独裁的约束。除制度设置外,儒家思想对君主道德修养的要求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君主。因此

18、,明代以前,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程度是较大的,自明清以来,开明的统治愈来愈少。摘编自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开明性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古代君主制度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政府各部门职责分明,相互牵制,无论是君主还是政府官员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法理和传统的政治理念、制度行事”可得出君主专制下的行政制度也有开明性。结合所学知识,从制约皇权的角度分析。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后,全国一切事务由皇帝掌管。宰相协助皇帝管理政务,统领百官,这迫使皇帝在国家政事中,必须重视或倾听以

19、宰相为首的政府的意见,实行较为开明的统治,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古代监察谏议制度负责对皇帝及百官的言行进行监督,制约其执政行为,也是集体决策的体现。中国的选官任官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拓宽了人才选拔途径,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官员的任免与升迁也依据一定的标准来确定。因此,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虽然皇权至上,但也受到一定的制约。答案:示例:观点:君主专制下的行政制度也有开明性。(2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后,全国一切事务由皇帝掌管。宰相协助皇帝管理政务,统领百官,这迫使皇帝在国家政事中,必须重视或倾听以宰相为首的政府的意见,实行较为开明的统治,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古代监察谏议制度负责对皇帝及百官的言行进行监督,制约其执政行为,也是集体决策的体现。中国的选官任官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拓宽了人才选拔途径,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官员的任免与升迁也依据一定的标准来确定。因此,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虽然皇权至上,但也受到一定的制约。(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