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彭鸣 审题人:庞家容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按要求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相应处,注意条理清晰,规范答题。 第一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军功奖励耕织焚烧诗书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2假设丁一是秦国某县县令,下列相关叙述明显有误的是()他负责主持该县的县政他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地方官其助
2、手的官职名称是“丞”他提拔弟弟担任县尉以负责军事3毛泽东早年曾评论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这里他认为变法“保人民之权利”,而商鞅变法实际上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A奴隶主贵族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兴地主阶级 D奴隶阶级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采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机构臃肿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
3、巨大5魏书高祖纪记载:“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为改变这一局面,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B迁都洛阳C设立三长制 D实行租调制6王安石指出:“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可见保甲法推行的直接目的在于()维持地方治安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军队战斗力节省军费开支7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
4、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急功近利动摇不定反对变法软弱无能8 “卡诺莎之辱”的绘画,描述的是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于1075年1月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B教皇是德意志权力中心C罗马教权高于封建王权 D“开明君主”统治盛行9某论文将“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10“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对外开放,
5、学习西洋之法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11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12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13历史学
6、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14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置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置产兴”政策实施的特点有: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工业生产垄断程度高于其它国家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政府成为近代化的主导力量()A B C D1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提倡官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澄清吏治设邮政局16下列观点倾向于
7、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17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结合所学,两人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包括 都主张改造本国的统治思想 都认为宗教是统治国家的主要手段 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都相信“因信称义” () A BC D18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这样预测时局:“自那时
8、(注:指1915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造成俄国“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 ()A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 B俄国农奴制的阻碍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机器工业极其落后 19 1898年康有为等组织成立保国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维新变法形势的进一步高涨B是在北京成立的全国性政治团体 C已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D是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标志20. 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项 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A英法两国逐
9、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C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1. 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 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22. 下列属于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战役是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A、 B、 C、 D、23.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 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失误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同盟国资源的短缺A B. C. D.24、一战给
10、欧洲带来的影响有 使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 引发了欧洲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动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A. B. C. D.2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根本原因是A这一体系是由战胜国制定的 B这一体系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C以德国为代表战败国对这一体系不满 D这一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6小题11分,第27小题25分,第28小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
11、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材料一中“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阐述了怎样的宗教改革理论?(3分)材料二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一项中国的科技发明,为这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维基百科宗教改革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5分)材料三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
12、而完全靠上帝恩赐。卡尔文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代表了谁的利益?(2分)材料四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卡尔文材料四中“某些蠢人”是指哪些人?(1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佩里叩关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重大事件对中日两国有何相似的影响?(4分)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
13、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作坊里的日本运用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10分)材料四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4、?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材料五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雷颐材料六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萧功秦材料七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根据材料五、六、七,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七的观点。(5分)2
15、8(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战争是人类不断反思的问题。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阴暗的背景下画面上是尸体、漂落的帽子阅后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8分)(2) 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 ? 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创伤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