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2、运用学习“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3、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学习目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探和之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探和之义“以和为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你能说出一些有关“和”文化的俗语或成语吗?探和之义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义。“和”有什么内涵呢?探和之义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
2、地利不如人和。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义。和:(家族)和睦、(国家)和顺、(感情)适中探和之义和而不同,包容而独立,对当下的我们,依然意义重大!探和之义寻和之用分享“和”故事“六尺巷”的故事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与吴宅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子时要占据张家的空地,张家不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于是告到了县衙门。因为张吴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写信向张英告知此事,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
3、始皇。”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寻和之用寻和之用以和为贵,才能与人和睦相处;以和为贵,不计较得失、胸怀宽广;以和为贵,可以消除战乱、带来和平;寻和之用宣和之美宣和之美当今的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存在,世界也并非和平,我们应如何对待?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远离恐怖的和谐世界。和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业: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中国文化中的“和”一定有了许多的认识和理解吧,选一个角度,或拍一组图片,或摄一段视频,或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收获。宣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