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过关训练:9-1《美苏争锋》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031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过关训练:9-1《美苏争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过关训练:9-1《美苏争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过关训练:9-1《美苏争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过关训练:9-1《美苏争锋》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过关训练:9-1《美苏争锋》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美苏争锋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1945年12月美国总统说:“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否则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的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美国“不再妥协”开始的标志是()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提出欧洲复兴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D.发表铁幕演说解析:题干中“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否则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说明美苏两国已由过去的盟友转变为敌人,美国要与苏联全面对抗,根据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选C项。答案:C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

2、,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解析:题干中所说的“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是指美苏之间的冷战,“重建世界”是指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故其主要原因应是D项。答案:D3.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六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这一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A.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B.在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下建立起来C.有利于打破西方大国的经济封锁D.是与欧洲共同体相似的国际经济集

3、团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成立了经互会,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故与欧洲共同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故A、D两项表述错误。两极格局是1955年华约建立后正式形成的,故B项错误。答案:C4.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A.美国推行

4、马歇尔计划B.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解析: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是西欧的“强心剂”“及时雨”。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又促使西欧走向联合,所以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但是由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外,所以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答案:A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的社会矛盾解析:杜

5、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答案:B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把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称为“极权政体”,把资本主义国家称为“自由国家”,因此其划分的标准是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7.在美苏的冷战政策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

6、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组织华约D.提出杜鲁门主义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从经济上加强对西欧的援助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所以与马歇尔计划相类似的应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答案:B8.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时间大事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A.苏联力图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解析: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反映了双方关系的缓和,柏林墙的建立和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双方对抗的加剧,B项说法错误,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应为C项。

7、答案:C9.柏林墙(下图)的打开是两德统一史上引起世界瞩目的大事。但在1961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接受“柏林墙”的既成事实,是因为它们()A.忙于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国内经济B.力图维持对德国分区占领的局面C.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D.与苏联签订了和约,苏联承认联邦德国解析:当时处于冷战时期,西方势力因为不愿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军事冲突,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故选C项。答案:C10.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B

8、.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可知,朝鲜战争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故B项为最佳选项;材料中“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只是表明这场战争使中国更加彻底地倒向苏联,并不足以说明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故A项不正确;朝鲜战争并没有使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也没有改变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故C、D两项观点不正确。答案:B11.如果给下边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正确的应该是()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C.冷战时期的德国D.柏林墙

9、推倒后的德国解析: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是在冷战时期。答案:C12.“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解析: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存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但核战争的破坏性使得双方都不敢轻易动武,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

10、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

11、。为此,这一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参考答案:(1)状况:苏联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从越南撤兵。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作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

12、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以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据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参考答案:(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彼此的判断失误。(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