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导学案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考试说明】(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2)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3)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4)解放战争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命题规律】本讲内容是全国高考考查的密集区,近五年年多以选择题和材料题形式考查抗日战争和历史上的国共关
2、系,2014年以材料题形式考查抗日战争的进程和影响。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分析考纲近年全国卷已考试题情境创设相关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015新课标全国卷30国民政府战略部署的调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2015新课标全国卷30日本侵华对中国的掠夺日本侵华转嫁战争负担2014新课标全国卷30顾维钧在国际会议上争取各国对华帮助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2014新课标全国卷41中学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抗日战争的进程和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013新课标全国卷30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013新
3、课标全国卷3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未肯定“减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2012新课标全国卷31俄国革命道路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命题趋势】命题重点是以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考查主干知识,选择题侧重微观现象的考查,主观题侧重宏观线索的考查;从具体内容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特征、国共关系、日本侵华与中日关系都需要联系现实重点复习。 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基础梳理】1. 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初,召开,英、美等国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2)经过第一阶段:5月4日到6月初;运动中心在;主力是学生;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第二阶段
4、:6月5日到初步胜利;运动中心在;主力是工人。(3)结果: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运动取得初步胜利。(4)意义:标志中国的开端。彻底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促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2. 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的日益结合;的帮助。(2)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3)一大纲领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成立机构;制定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消灭资本家;确定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4)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 国民革命运
5、动(19241927年)(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共成立后逐步认识到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深感群众力量之伟大,同意以“”的方式同中共合作。标志: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名义加入国民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战争(19261927年)目的:打倒,推翻统治,统一中国。巨大成功: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3)失败原因: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和的领导权。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前
6、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轻巧记忆】数字法识记五四爱国运动(1)一个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是主力。(3)两个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5)四点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易混易错】关于国民革命需要澄清的几点认识(1)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国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
7、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3)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4)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策基础,是国民革命的旗帜,这并不意味着中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5)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重点突破阐释】1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
8、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2多角度认识五四运动从革命史角度看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从党建史角度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思想史角度看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从全球史角度看五四运动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的引导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争夺中国的必然产物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首先要弄清楚五四运动前后
9、中国民主革命新旧阶段的区别与联系。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两个基本相同点:一是中国的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新旧民主革命又有两个基本区别:一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起领导作用。二是革命发展的前途不同。资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在完成民主革命后,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上述两个不同点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变化的。从领导阶级上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革命指导思想上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当时思想潮流
10、的主导。因此,五四运动是区分民主革命新旧阶段的分界线。【思维升华】1.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有何不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领导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斗争目标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斗争方式武装起义游行示威、“三罢”斗争群众基础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历史功绩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的比较比较项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不同点背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11、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成果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群众基础仅依靠革命党人,缺乏群众基础工农运动发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同点结果失败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破坏;主观上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或错误方针导致3多角度认识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
12、的侵华势力。【易混易错】由于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及缺乏实际斗争经验,中共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都是超前的或脱离国情的,因此,中共一大没有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1922年召开的二大提出的。 考点二国共政权的对峙【基础梳理】1. 南昌起义(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从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2)时间:1927年8月1日。(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4)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背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八七会议”,确
13、定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2)创建: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的星星之火。(3)影响: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成立。3. 土地革命(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2)意义: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4.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红军长征原因王明路线导致红军失败,最初称为“战略转移”过程开始:1934年10月;转折点:
14、;初步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当地红军会师;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境内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共在长征途中宣传了自己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历史意义(2)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长征途中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在上和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轻巧记忆】数字法归纳国共的十年对峙(1)一个核心:农村革命道路的探索。(2
15、)三点成就: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3)四个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一致对外”。(4)六点实践: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图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 考点三抗日战争【基础梳理】日本侵华过程(1)局部侵华: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2)全面侵华: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侵华开始日军的暴行(1)1937年12月,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2)实施细菌战的“”中国人民的抗战防御
16、阶段(1)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会战、会战、会战、会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3)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4)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1)中共: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发动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2)国民政府继续领导正面战场抗战胜利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胜利意义(1)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2)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
17、提高【要点突破】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领导因素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投降,成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共同领导抗日。国民党坚持抗战,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提出了统一战线方针,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民众因素清政府不敢发动民众实行全民族抗战战略战术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至于坐失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游击战和运动战结合,进行持久抗战国际环境西方列强支持日本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轻
18、巧记忆】 整体把握抗日战争(1)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2)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3)战略战术: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等。(4)胜利保证: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五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双重性);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持久抗战。 考点四解放战争【基础梳理】1. 内战的爆发(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的方针,在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内战。(2)标志: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年6月
19、,刘邓大军(解放军主力)挺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三大战役:战略。时间:1948年9月1949年初。战役:战役、战役、战役。战果: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1)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统治中国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2)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革命基本胜利。(3)意义国内: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
20、想的胜利。【重点突破阐释】(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1. 演变的过程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1)合作对抗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2.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基本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1927年之后的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环境。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
21、,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有何影响?【提示】(1)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组建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4)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5)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提示】(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共二大从
22、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3)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
23、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在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高考真题】1(2015课标全国卷)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24、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广东卷)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而实际上民族资产阶级属于应该团结的革命力量之
25、一,故选A项。 答案:A3(2015山东卷)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由此可见更名的原因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故C项正确。答案:C4(2014四川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
26、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成立,而国民革命运动发生于19241927年,排除A项;B项错在“全面贯彻”;D项错在“消除”。故C项正确。答案:C5(2013大纲全国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
27、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强调农民游击战争必须与城市革命高潮联合才能发挥作用,意在强调城市革命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6(2014海南卷)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解析:
28、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中“从莫斯科或从西欧回来”“轻视理论”“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等信息说明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深,故B项正确。答案:B7(2015全国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
29、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作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答案】B8(2014全国卷)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
30、格局【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37年11月”进行分析。1937年11月正处于中日淞沪会战晚期。日本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并逼近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故本题选择A项。B、D两项并不是当时顾维钧的主要想法,而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9(2013全国卷)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解析】解答本题的
31、关键是注意时间“1928年”。材料突出了“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论的观点,B项正确。A项与材料观点相反,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10(2015江苏卷)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信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虽然无
32、力阻止日军进攻,但牵制了大量日军,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此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5江苏卷)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 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答案解析】 20世纪初期,同盟会已建立,而且同盟会的成立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数量及分布与图示均不吻合,A项错误;图中带处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一致,以此为组织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以北京大学为中心,
33、主要力量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没有直接建立政治组织,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高潮的基础在于国共第一次合作,D项错误。答案:B12(2015天津高考)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徽章信息理解材料。由徽章中的时间1942年、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可知,这一设计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抗击侵缅日军的史实,故选C项。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发
34、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信息,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该时期特征,此时美国正在抗击法西斯的侵略;题中的徽章是美国特种部队的徽章,不可能完全突出中国军队的斗争,故排除D项。【答案】C13(2016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介绍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的粮食大丰收。在红色地区
35、粮食之所以价格能够那么低,很重要的就是在红色区域实行了土地革命,做到了农民有田可以种,这就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因此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红军对农民生产的保护;C选项说法错误,政府当时的主要精力是巩固苏区,开展土地革命;D选项说法错误,人民并没有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很多物资还是匮乏的,依旧处于被封锁中。【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14.(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
36、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体现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这些口号得到乡村农民的认同,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15(2016年新课标卷文综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
3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答案】D【针对性训练】1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答案】C2.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
38、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A自由精神B平等精神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答案】A31919年梁漱溟认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是()A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C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D用法律来维护北洋政府的威信答案A。解析由“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
39、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可知在强调法制,由“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可知在强调爱国,二者合起来,与A项所述一致,故选A项。ks5u4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答案D5(2016长春调研)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A北洋
40、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解析】五四运动的目的是反抗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故不可能得到北洋政府的支持,故A项错误;解读题干可知吴佩孚赞扬学生运动,体现出学生运动影响广泛,B项正确;北洋军阀分化不是学生运动的影响,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B6(2016河北百校联盟大联考)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
41、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解析】据材料“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答案】C7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解析】从五四学生游行过程看,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
42、,还有巡警等各方面的力量,故选B项。 【答案】B8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其中“最合时宜”的方案是指()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解析】A项为中共一大的纲领,但不切实际,排除;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大敌人,因此要联合各革命阶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故C项错误;此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要目标是实现民族
43、独立,故D项错误。【答案】B9.右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A辛亥革命爆发 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解放战争爆发【解析】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不是发动农民运动,故A项错误;国共首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党的党徽是青天白日,图片中旗帜的左上角是白日,旗帜右下方的耕犁象征农民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工农利益的,图片整体体现了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可能出现国民党党徽和象征农民利益的耕犁同在一面旗帜上的景象,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同样是国共两党对立的时期,同上所述,不可能出现图片场
44、景,故D项错误。【答案】B10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势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解析】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是属于国民革命时期的任务,而题干时间为“1927年12月”,故A项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的时间,应该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故C项正确;纠正“左”倾错误是1935年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故
45、D项错误。【答案】C11“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且根据斗争经验,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指的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46、”反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损失惨重。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避敌锋芒,转兵贵州,解放贵州重镇遵义,并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C项正确;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6龙岩质检)19391941年,国民政府军队为保卫长沙奋勇抗日。下面是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主题曲的节选,该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啊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啊快团结快团结快奋起快团结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全民团结坚持抗战C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
47、盟D全民强身不作病夫【解析】题干时间信息为“1939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1937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歌词所反映的时代主题为国共应继续合作,共同抗日,故B项正确;歌词信息为国内人民的抗战,没有提及世界,故C项错误;歌词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外来侵略的时代主题,没有提及有关全民健身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13天津的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原名“万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透过解放桥名称的变更历程,我们可以了解近代天津()A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B经济的近代化C半殖民地化
48、加深D文化的平民化【解析】天津的解放桥在抗战胜利后由“万国桥”改名为“中正桥”反映的是近代天津反侵略的历史;材料中的信息“1949年,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反映的是近代天津求民主的历史,故A项正确。桥的名称改变无法体现经济近代化,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项错误;天津解放桥名称的变化,折射了近代天津的社会变迁,但无法体现文化的平民化,D项错误。【答案】A14.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
49、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材料显示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希望苏区人民代表参加全国国会,说明中国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合作,这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说明这一时期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成为次要矛盾,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城市,还没有建立苏区,故A项错误;B、D两项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不符合题意。【答案】C15.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
50、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时间“1948年6月”,同时熟记解放战争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代表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是在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时,故排除B、D两项;1948年,共产党已经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由于国民
51、党实行独裁统治,逐渐失去民心,故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A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52、,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8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4分)答案(1)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与国民党合作,合作方式为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
53、党是一个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2)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积极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17.下列材料为人民日报纪念抗战胜利文章的标题或中心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
54、人民和苏联的功劳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试分析变化的原因。(2)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突出了哪
55、些方面的内容?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较为全面、客观地概括抗日战争的特点。答案(1)变化:十周年时强调苏联的作用;二十周年时忽略苏联的作用。原因: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2)内容: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原因: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关系。(3)新视角:把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视角评价。特点: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的抗战,是受到苏联、美国等大力支持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