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9253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必修二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考点训练题组一、基因在染色体上与性别决定1(2013年高考海南卷)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C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解析: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是建立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及摩尔根利用白眼果蝇进行的实验基础上;该结论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即中心法则无关。答案:D2(2011年高考福建卷)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

2、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B雌雄12C雌雄31D雌雄41解析:按题意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Z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Z、W、W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W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W、Z、Z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WW(不存活)ZW(雌)12。故综合两种情况,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雌雄41。答案:D题组二、伴性遗传及其应用3(2013年高考山东卷)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

3、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由题意知,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且为雌性,雄性中无玳瑁猫,A错误;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1/4,B错误;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需用黑猫和黄猫进行杂交,子代中雌猫均为玳瑁猫,C错误,D正确。答案:D4(2013年高考四川卷)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

4、传问题。(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B、b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性。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_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有关。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F2代杂合雌蝇共有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3)果蝇

5、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个氨基酸。解析:(1)对实验一中F2性状分离现象分析可知,该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且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故朱砂眼对红眼为隐性。F2代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BXB、XBXb,各占1/2,朱砂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bY。因此,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交配类型有:XBXbXbYXBXb、XbXb、XBY、XbY;XBXBXbYXBXb、XBY

6、,因此F3代中,雌蝇有2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所占比例为1/21/21/4。(2)根据题意可推知,F2的性状表现比为431,该比例为3131的变形。实验二遗传图解为因此,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eeXbXb,F2代杂合雌蝇共有4种基因型及比例为:EeXBXbEeXbXbEEXBXbeeXBXb2211。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2/3。(3)根据起始密码子(AUG)信息可判断乙链为模板链,因为只有乙链转录成的mRNA中有起始密码子。若“”所指碱基对缺失,则mRNA链上碱基排列顺序为AUGGGAAUCUCAAUGUGA,其中UGA为终止密码子,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因此,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5

7、个氨基酸。答案:(1)X隐2(2)eeXbXb4(3)乙55(2012年高考福建卷)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请回答:(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纯合子/杂合子)。(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

8、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上升/下降/不变)。解析:此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与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1)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符合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故亲本裂翅果蝇为杂合子。(2)根据题图,无法判定该等位基因的位置。若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其杂交后代也可呈现题中实验结果。(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某对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应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或雌雄显性个体杂交,如果杂交后代显、隐性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9、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题图中基因型为AaDd的裂翅果蝇逐代自由交配,后代所有果蝇基因型都为AaDd,故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不变。答案:(1)杂合子(2)PXAXaXaY 裂翅 非裂翅F1 XAXa XAY XaXaXaY 裂翅 裂翅 非裂翅非裂翅 1 1 1 1(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 裂翅)(4)不遵循不变6(2011年高考安徽卷)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

10、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1)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GGZtW,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2)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雌、雄亲本:GGZtW、GgZtW、ggZtW、GGZTW、GGZTZt、ggZTZt、ggZtZt、GgZtZt,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解析:本题考查ZW型性别决定方式。(1)通过计算可知后代F1有GgZTZt和GgZTW两种基

11、因型,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2,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4,结天然绿色茧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4,因此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43/43/16。(2)由于幼蚕无法立即体现将来蚕茧颜色,因此要通过杂交实验间接辨别。后代个体不能全为体色正常或全为油质透明,且可通过F1体色性状判断性别,由此判定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tZt、ZTW,此组合符合后代雌性幼蚕个体体色全为油质透明,雄性幼蚕个体全为体色正常的要求。进而用排除法确定雄性亲本基因型为ggZtZt或GgZtZt,雌性亲本基因型为GGZTW。答案:(1)1/23/16(2)

12、P:基因型ggZtZtGGZTW F1:基因型GgZTZtGgZtW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或P:基因型GgZtZtGGZTWF1:基因型GGZTZtGgZTZtGGZtWGgZtW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课时高效训练一、选择题1(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1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故A错;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故B对;生殖细胞既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们都选择性地表达,故C错;在减时X和Y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的只含X染色体,有的只含Y染色体,故D错。答案:B2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解析:由

14、条件可知,突变型是显性性状,野生型是隐性性状;选择隐性性状的雌鼠与显性性状的雄鼠杂交时,若后代雌鼠全为显性性状,雄鼠全为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鼠中都有显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A3(2014年福州模拟)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A、B可分别表示父亲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C可表示因减过程发生交叉互换而得到的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答案:D4(2014年海南琼海模拟)

1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父母正常,儿子患病则母亲必然是携带者,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XYY产生的原因是父亲减后期Y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A正确。答案:A5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B)与红绿色盲(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但这对夫妇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

16、AaXBYAAXBXbBAaXbYAaXBXbCAaXBYAaXBXB DAaXBYAaXBXb解析:正常夫妇生了白化病女儿,说明双亲均为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夫妇双方色觉正常,即丈夫的基因型为XBY,但他们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则妻子基因型为XBXb,故双方基因型为AaXBY、AaXBXb。答案:D6(2014年福建四地联考)一种鱼的雄性个体不但生长快,而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高得多的经济价值。科学家发现这种鱼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AXDXDXDY BXDXDXdYCXDXdXdY DXdXdXDY解析:由于含有D

17、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所以雌鱼中不可能出现基因型为XDXD的个体,而淘汰A、B两个选项;XdY的两种类型的精子都具有受精能力,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7.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B1;C1或; D1;1解析: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基因位于1或,即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也就是位于Y染色体的段。答案:C8家蚕为

18、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如何()A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B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C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D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解析:ZW型性别决定雄性是性染色体同型的,隐性致死基因(伴Z)易导致雌性个体部分死亡,从而使雄雌比例上升。XY型是雌性性染色体同型的,隐性致死基因(伴X)易导致男性个体部分死亡,从而使男女比例下降。答案:B9(2014年北京朝阳模拟)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左表所

19、示(设眼色基因用A、a表示,翅型基因用B、b表示)。分析图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眼色中的红眼,翅型中的长翅均为显性性状B右图所示基因型即为左表中红眼雄蝇基因型C若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则需测定右图中、X和Y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D若右图果蝇产生了含YB的配子,说明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解析:这是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首先按独立遗传分析,即逐对分析,先分离后组合。由红眼红眼后代雌性全红眼、雄性红眼白眼11,说明眼色跟性别关联,但是整个群体中只有雄性中出现白眼,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后代雄性中红眼白眼11,知亲代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则红眼为显性,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

20、亲代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长翅长翅后代中长翅残翅31,不跟性别关联,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且长翅是显性,亲代均为杂合体,基因型为Bb。组合起来亲本的基因型就是BbXAXa、BbXAY。答案:B10某科学工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系谱图,该家系存在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红绿色盲,6号无患病基因,则7号和8号婚后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A1/48 B1/24C1/16 D无法确定解析:解题步骤:首先确定遗传方式;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病为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根据1号和2号生出的4号为乙病女性患者,知乙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21、。其次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假设控制乙病、色盲的基因分别为a、b,则7号的基因型为AaXBY,对于乙病基因来说,5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故8号的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最后计算患病概率:7号和8号婚后生一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3)(1/4)1/12,生一色盲孩子的概率为1/4,且色盲孩子为男孩,所以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为(1/12)(1/4)1/48。答案:A二、非选择题11(2014年成都模拟)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代表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灰

22、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153/151/151/155/1502/150(1)果蝇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上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3)若上述(2)题中的假设成立,则F1代成活的果蝇共有_种基因型,在这个种群中,黑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让F1代灰身截毛雄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则F2代雌果蝇共有_种表现型。(4)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C);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

23、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的主要思路_。实验现象与结论:若子代果蝇出现红眼雄果蝇,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若子代果蝇_,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若子代果蝇_,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解析:根据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可推知亲代基因型为AaXDXd、AaXDY,其中灰色和刚毛为显性。(1)从表中可以看出,后代中同一性状出现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不同,可判断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按照正常遗传,雌性果蝇中灰身刚毛和黑身刚毛比例应为31,而现在为52,说明AAXDX

24、D或AAXDXd不能成活。(3)根据亲代基因可知子代应共有3412种基因型,有一种不能成活,则有11种基因型;两亲本杂交,AA个体占4/16,其中1/16的雌果蝇不能成活,因此存活的AA个体为3/15AA,Aa个体占8/15,aa的个体占4/15,可计算出黑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15;F1中灰身截毛雄果蝇基因型为AAXdY或AaXdY,黑身刚毛雌果蝇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杂交后,在F2中雌果蝇基因型有4种,表现型有4种。(4)按正常遗传,后代中雄果蝇和雌果蝇皆为红眼。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若子代出现红眼雄果蝇,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出

25、现的变异;若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子代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为11,且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若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雌果蝇基因型为XCXr,与雄果蝇杂交,后代中XCY不能生存,则雌雄个体的数量比为21。答案:(1)X(2)AAXDXD或AAXDXd(3)118/154(4)实验方案: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实验现象与结论: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1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2112已知家鸡中,鸡冠直冠与豆冠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羽毛芦花与非芦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F、f控制)。两只亲代家鸡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请回答:直冠、芦花直冠、

26、非芦花豆冠、芦花豆冠、非芦花雄鸡3/401/40雌鸡3/83/81/81/8(1)控制直冠与豆冠的基因位于_;控制芦花与非芦花的基因位于_。(2)亲代家鸡的基因型为_。(3)亲代家鸡的表现型为_、_。(4)子代表现型为直冠芦花的雄鸡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5)子代雌鸡中直冠非芦花的基因型为_、_;若要在早期的雏鸡中根据羽毛区分开雌性和雄性,从而多养母鸡多得蛋,则选用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解析:直冠和豆冠在雄鸡和雌鸡中其比例都是31,因此是常染色体遗传,而其性别决定属ZW型性别决定,芦花和非芦花在雄鸡中是10,而在雌鸡中是11,具有性别差异,是Z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伴性遗传;具亲代家鸡产生

27、子代的表现型可推知亲代家鸡的基因型为BbZFW、BbZFZf,其表现型雌()直冠芦花,雄()直冠芦花;子代中直冠芦花雄鸡纯合体为(BBZFZF),杂合体为1,其比例为15;子代雌鸡中直冠非芦花的基因型为BBZfW、BbZfW;要根据羽毛区分雌雄,应选用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ZFWZfZf,其后代所有雄性都表现为芦花,雌性为非芦花。答案:(1)常染色体Z染色体(2)BbZFW、BbZFZf(3)直冠芦花直冠芦花(4)15(5)BBZfWBbZfWZFWZfZf13(2014年北京西城模拟)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的是,果蝇由受精卵中的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下表为果蝇受精卵

28、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发育情况XX、XXY雌性,可育XY、XYY雄性,可育XXX、YO(没有X染色体)、YY胚胎期致死XO(没有Y染色体)雄性,不育(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其原因可能是亲代雌果蝇卵细胞形成过程中_未分开,产生了含有X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正常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还可能是亲代雄果蝇产生精子时_未分开,并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2)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蝇和一只红眼雄蝇交配后,F1代雌蝇和雄蝇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

29、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亲代果蝇中某一亲本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这一杂交组合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_(填“父本”或“母本”),其性染色体组成是_。亲代白眼雌蝇的基因型是_,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组成的类型可能有_(写出具体的基因组成);亲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_,子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_。(3)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性梳”是雄果蝇特有性状)。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填“原始生殖”或“体”)细胞的_分裂过程中。解析:(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

30、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可能的原因: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染色体X没有平均分配到两极,产生异常卵细胞XX,与正常精子Y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精子XY,与正常卵细胞X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2)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交配,正常情况下F1代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而杂交后代中雌蝇和雄蝇均出现了红眼和白眼,可能的原因是母本基因型变异为XbXbY,与XBY结合,其子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XBY。(3)“嵌合体”果蝇可能是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变

31、异造成的。答案:(1)两条同源的X染色体未分开或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XY同源染色体(2)母本XXYXbXbYXbXb、Y;Xb、XbY;XbXbY、OXBYXBY(3)体有丝14小鼠繁殖力强,也常被用作遗传研究的材料动物。(1)一对黑色鼠与白色鼠杂交,F1均为黑色鼠,F1中黑色鼠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鼠灰色鼠白色鼠为934,若让F2中的灰色鼠与白色鼠杂交,子代中纯合灰色鼠的比例是_。(2)已知小鼠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可通过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小鼠的_初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3)若控制该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

32、色体上,其中一个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注:XDY,XdY等均视为纯合子)。一对小鼠杂交,若F1雌鼠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F1雌鼠的基因型是_。(4)在一个区域的小鼠群体中发现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由于_。解析:934实际是9331的变形,所以鼠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灰色为A_bb,白色则为aaB_和aabb,所以白色和灰色杂交不可能产生AAbb。若XD纯合致死,则F1雌鼠仅有一种表现型时,亲本基因型为XdXd和XdY,F1雌鼠的基因型是XdXd;若Xd纯合致死,则F1雌鼠仅有一种表现型时,母本可能为XDXD或XDXd,父本为XDY,F1雌鼠的基因型是XDXD或XDXD和XDXd。答案:(1)0(2)性别比例(数量)(3)XD或XdXdXd(致死基因为XD);XDXD或XDXD和XDXd(致死基因为Xd)(4)该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